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统筹城乡发展创建“养老型卫星城”

  如果把“老年城”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中小城市繁荣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而且可以疏散城市人口,促进卫星城或新城的发展

  文/张永平

  近期,我们对河北、河南、山东3省10个市县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官员探讨老年城建设的基本条件和所需配套政策等问题。

大家一致认为,建设“老年城”体现了全社会对新一代老年人的关爱与扶助。如果把“老年城”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中小城市繁荣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而且可以疏散城市人口,促进卫星城或新城的发展。

  城里老年人,尤其是60岁左右的老年人其实并不老,他们多数人身体健康,有着继续工作的愿望,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如果能在大城市的周边可以形成卫星城的地区建设老年城,依靠老年群体的经验、智慧和消费能力,带动当地多种服务业的发展,这种产业支撑与联动基础上的城乡统筹,可以迅速改变当地农民的生存状态,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初步计算,如果全国建成100个老年城,就能解决500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为可继续工作的老年人、进城务工的农民、城市大龄下岗职工,提供500万就业岗位。项目的建设和休闲产业的兴起,可以带动500万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

  建设老年城的重大意义

  应对人口深度老龄化,发展新型养老模式

  目前,我国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1.44亿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单身独居老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0.4%,与配偶一起生活的老人占25.9%,两者相加占36.3%。空巢老人家庭达5200多万户。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未富先老,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我国已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0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人,2014年将达到2亿人,2026年将达3亿人,2037年超过4亿人。21世纪,老年人口将维持在3-4亿人。2020年以后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总人口增长趋缓,老年人口陡增,接近30%,平均3-4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一个孩子要赡养多位老人的家庭养老格局正在受到严峻挑战,人们对社会化养老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未来,老年人养老理应成为社会公益事业,应从主要依靠家庭转为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和辅助设施为辅的多元化养老体系。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探索老年城等新型养老模式,以满足老人的多种需求。

  缓解城市人口膨胀压力,建设新型生活家园

  在我国的省会城市和其他大城市,城市规模过度膨胀,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等问题非常突出。这些城市一般都是地区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多功能综合发展使得这些中心城市对于人口的聚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近40年,北京每年平均增加常住人口20万人;近3年,每年增加常住人口41万人。尽管大城市交通拥挤,土地紧缺,房价飞涨,老年人生活的慢节奏和年轻人生活的快节奏在狭小空间中产生的矛盾日渐突出,人们还是不会轻易离开生活服务水平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

  建设老年城就是要在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未来养老以及发展的自由空间,创建一个能够满足老年人基本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型家园。与此同时,由于老年人和失业人员从城里大量流出,也会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居住、养老和就业压力。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探索新型住房建设方式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逐步繁荣,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美,应该考虑给相对贫困的农村和农民以更多的实惠,实现城市支持农村。根据法律法规,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但是,可以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探索农民住宅和宅基地流转和置换的新途径,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农民的利益,而且可以减少地方强势部门对农民的侵害。

  当前,中低收入人群在中心城区买不起房,必然把希望寄托在农村集体建设的商品房上。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机遇,农民可以借助商品房的建设,改变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城里人也可以买到廉价的住房,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如果我们正确引导,加强规划,以建设老年城为契机,对农民的宅基地和建设用地进行整合,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周边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加速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还可给城市人口更多的生活选择,让更多的中低收入人群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共享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老年城所具备的优势

  建设老年城是我们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扩大内需、促进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我国正在着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促使更多的民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应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配套齐全的老年城具备以下的优势:

  1.居住优势。面对中心城区每万元一平米的商品房,老年城的房价只有两千多元。中低收入人群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只有在这里得到实现。

  2.就医优势。老年医院是老年人生活的保障,国家有必要在深度老龄化到来之前,创建从教学、科研到临床的系列老龄病医疗体系,以充分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的就医需求。

  3.增收优势。带着中心城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到低物价的地区生活。老年人的收入增加,他们购买服务的能力增强,一个以休闲产业为立城之本的老年城,就有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4.亲缘优势。城市发展,工作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改变了原有的亲缘关系。老邻居、老同事、老战友、老“插友”、老同学和在艰苦环境下建立的友谊,是养老的必要条件。

  5.就业优势。把城市因退休而闲置的人才引导到知识和技能相对匮乏的农村,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节约。

  6.产业优势。休闲型服务业是老年城的立城之本。由服务老年人带动当地的文化休闲、体育休闲、餐饮休闲、精品农业观光休闲、医疗保健休闲等休闲产品。

  建设老年城的基本思路

  (一)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老年城的建立需要各级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建议对老年城住宅、商业及公用设施建设中所需土地,实行政府统一划拨,并减免相关税费。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对老年城公益性建设投资实行贷款贴息并发行政府债券。项目牵扯到发改委、建设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需要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土地的综合利用、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再利用、异地养老的社保和医保、农民利益、养老服务业和老年人再创业、城市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还要规范和约束投资方和建设方的经营行为,让他们有钱赚,但不是暴利。

  (二)做好项目规划设计

  项目选址和老年城的产业规划,是未来老年城发展的关键。项目的环境,水电资源,交通条件是项目建设的首选条件。老年城与“母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在交通条件良好的一小时通勤圈内。老年城距离“母城”太远不利于相互联系,不利于基础设施的共用共享,而且投入过多的交通投资,必然加大老年城的建设成本;太近了土地价格过高,不易形成规模。老年城与周边地区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布局,将有利于老年城的休闲产业向周边地区辐射,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老年城中的医疗康复产业、休闲服务业、教育、文化应是老年城的优先发展产业。

  (三)结合城乡统筹发展

  老年城可以在原有村、镇宅基地的基础上建设,整合自然村镇,建设田园型城市,并且不占用基本农田。在建设中应充分保障农民和当地居民的居住利益,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农民在改造中分配住房,从而实现农民的生活跨越式飞跃。在老年城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资金筹集与保障机制,保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资金来源;实现对村镇集体所有制土地和农民的身份进行“赎买”,完成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的转换;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征地农民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老年城的建设将严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凡是占用集体土地,必然与城乡统筹发展挂钩,反对“要地不要人”的错误做法。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

(责任编辑:孙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