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通胀难解 货币持续从紧抑制股市"升"机

   不光发达国家经济堪忧,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等国也陷入通胀的热浪,印度5月份通胀已超过8%,原定于7月底才举行议息会议的印度央行日前突然提前加息。而越南的情况更加糟糕,房地产价格下跌一半、货币贬值加剧、股指下跌超过60%,而5月份的CPI上涨则高达让人瞠目结舌的25.2%。



    对于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第一创业”固定收益部的分析师王皓宇发表了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他说:由于国际经济实力的改变,“导致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冲击,美元跌入漫漫熊途,新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崩溃,金砖四国乃至欧洲的央行为了本国出口部门的利益,纷纷买入巨额美元,大量抛出本国货币,全球货币供应超常增长。同时,欧洲的货币供应速度也因美元贬值而超出了2000年以来6%~8%的水平,目前是10%~12%。”他认为,这才是全球通胀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严厉的紧缩货币供应的措施,任何对未来1~2年全球及中国的通货膨胀抱有乐观态度的看法都将是有很大风险的。”
  
    股殇?宏观之忧

    持续高涨的CPI数据终于回落了!5月份CPI同比上涨7.7%,近三个月来首次低于8%的水平(见表一)。

    然而,面对下降的CPI数据,股民却始终高兴不起来。就在这一周,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大关,创出15个月来的新低。而在过去的近8个月,上证指数已经从6124点跌去了超过50%。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中国的宏观经济究竟怎么了?一直以来,股民大都认为宏观经济并没有出现衰退的迹象,似乎一切都还在良性运行,最多不过就是加息、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已。但是为何自去年10月之后,股市会出现如此转折?

    其实,回顾这8个月我们不难发现,市场的转折要从货币政策的从紧开始说起。然而,同样在这8个月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国内宏观经济出现了变化,国际环境同样不容乐观。美国次贷危机,令全球资本市场提心吊胆;而近期,越南的经济危机,印度的高通胀,更令新兴市场面临考验。

    国内

    货币政策从紧股市大量失血

    “去年11月12日,央行公布了去年10月的金融运行数据,当时我们也就预感到货币政策可能会出现变化。但确实没有想到,当时货币政策的从紧,引发了这场持续8个月的股市地震。”某券商宏观经济分析师陈先生回顾时,用了“股市地震”一词来形容这场“股灾”。

    流动性过剩严重

    其实,在去年的前10个月,我国经济增长过热,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现实已经实实在在摆在了大家面前。

    “去年在连续大涨期间,央行已经9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进行了5次加息。然而每次加息市场却不跌反涨,似乎与A股大局无关。”陈先生说,“但随着去年12月10日第10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时,我们都感觉,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发挥威力了。而当时,上证指数已经从6124点,一度跌破5000点。”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原因还是当时货币供应、信贷增长超出政策范围。

    去年10月份,我国货币供应继续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虽然此前央行已经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特别是8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同时5次发行了定向央票,并发行了2000亿元的特别国债。但从公布的10月份的金融数据来看,广义和狭义货币依旧高增,2007年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47%,增幅比上年末高1.53%,比上月末高0.02%。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4.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21%,增幅比上年末高4.7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14%(见表二)。去年1~10月累计净投放现金1245亿元,同比多投放313亿元。潘向东认为,货币供应持续增加,增速持续加快,使得我国当时流动性过剩问题没有明显改观;而从央行角度出发,这显然不利于金融稳定,因此央行有必要采取手段及时回笼货币。

    央行出手

    正是这一从紧的货币政策登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A股市场的崩溃。“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管理层也是权衡了多方矛盾利弊之后,最终作出这样的决定。”一位分析师说,“如果不及时采取手段回笼货币,我国宏观经济将真正出现过热。”

     A股的暴跌,是从紧货币政策出台后的表象,而实质上的作用,也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流动性的过剩。

     2007年,央行累计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4.5%,创20多年来新高;6次加息。今年以来,央行再度4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至17.5%的历史高位。

    日前,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4.86%,增幅超过4月的14.70%和3月的14.74%。存款同比增长19.64%,比4月的17.69%高出1.95%。相反,贷款增速落后于存款导致5月存贷比从4月的66.2%升至65.6%。期内,M1同比增长17.93%,M2同比增长18.07%,4月分别同比增长19.05%和16.94%。中银国际证券认为,M1增长放缓主要是因为在监管部门的贷款控制下,活期存款增长放缓;而M2增长加快则主要是因为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增速提高。

    “这是一年来,M2增速首次超过M1,”兴业证券分析师指出,“很明显,居民存款已经从去年的流出银行,变为了现在的持续回流。”

    更为直观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居民户存款增加2369亿元,同比多增5154亿元(去年同期下降2784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3899亿元,同比多增1560亿元;财政存款增加2524亿元,同比多增443亿元。1~5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1761亿元,同比多增16924亿元。

    回想去年,沪深股市之所以连续上涨,不正是由于大量老百姓资金流入股市、流入基金,从而引发的牛市?现在,居民储蓄重新回流银行,股市的低迷也正常。

    CPI回落高通胀依旧

    本周四,今年5月CPI数据出炉,当月CPI水平同比上涨7.7%。其中,城市上涨7.3%,农村上涨8.5%;食品价格上涨19.9%,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9.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4月份下降0.4%;食品价格下降1.3%。

    银河证券的分析师张新法认为,5月份CPI涨幅回落符合市场预期。CPI同比增幅下降的原因有二,一是拉动CPI上涨的主力食品价格涨幅回落明显,其中肉禽及其制品、油脂、鲜菜、鲜蛋和鲜果价格均出现回落,只有粮食和水产品价格涨幅有所上扬;二是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共同作用带动CPI增幅回落。

    尽管CPI涨幅回落,但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继续高位运行,却使得高通胀依然难以缓解。数据显示,5月PPI同比增长达到了8.2%。张新法认为,由于受国际原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PPI将高位运行。可以预计,在夏季用油高峰来临之际,国际原油价格很可能在近期再创新高,这种输入型通胀对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影响最为直接,加上资源品价格本来就存在扭曲,其上涨的压力在一段时间内不易被消除。尽管生活资料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PPI的走势主要取决于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走势。

    国际

    全球经济“流感”中国难独善其身

     2007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似乎都还在欣欣向荣。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听说“次贷危机”这个词。2007年8月,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从那时开始,世界经济似乎就开始生病了。2008年,通胀日益严重、经济增速放缓、越南出现金融危机……

    次贷引发全球“感冒”

     2008年5月,美国失业率大举攀升至5.5%,创下1986年2月以来的最大升幅。而英国5月建筑业、服务业降幅超出预期。比经济放缓更加严重的是通胀的加剧,昨日,纽约油价最高升至139.12美元的历史高点。

    不光发达国家经济堪忧,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等国也陷入通胀的热浪之中,印度5月份通胀已超过8%,原订于7月底才举行议息会议的印度央行日前突然提前加息。而越南的情况更加糟糕,房地产价格下跌一半、货币贬值加剧、股指下跌超过60%,而5月份的CPI上涨则高达让人瞠目结舌的25.2%。

    对于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第一创业”固定收益部的分析师王皓宇发表了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他说:由于国际经济实力的改变,“导致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冲击,美元跌入漫漫熊途,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崩溃,金砖四国甚至欧洲的央行为了本国出口部门的利益,纷纷买入巨额美元,大量抛出本国货币,全球货币供应超常增长。同时,欧洲的货币供应速度也因美元贬值而超出了2000年以来6%~8%的水平,目前是10%~12%。”他认为,这才是全球通胀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严厉的紧缩货币供应的措施,任何对未来1~2年全球及中国的通货膨胀抱有乐观态度的看法都将是有很大风险的。”

    能源价格体系放不放?

    中国在这场风暴也难以独善其身。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通胀压力逐渐凸显,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也是几乎所有分析人士达成的共识。

    申银万国分析师贺振华对记者说:“我们预计2008年GDP增长率将达到10.6%,2009年达到9.7%。”他认为,主要是国内的两大支柱产业汽车和房地产的销量都发生了变化。“在油价高涨的年代,数据显示,我国的汽车销量已经受到影响。而房地产的销量也由于宏观调控的影响而出现下滑。”

    上海证券宏观经济首席研究员胡月晓认为:“在目前的通胀压力下,国内的成品油、电力等价格一直不敢放开。这一方面加大了投资者对未来放开价格之后的严重通胀的预期;另一方面,这些价格体系不能理顺,也扰乱了经济运行的秩序,长期来看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鲁滨认为:“资本市场是很敏感的,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增速的放缓、通胀压力的存在,都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打击。”“而现在股市最缺乏的就是信心”,德邦证券的吴炳华说。

    那么,这次经济的放缓是否会像1996年那样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呢?

    “第一创业”固定收益部的分析师王皓宇认为:“中国的生产效率持续上升和攀登更高级产业链还有很大空间,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不可阻挡”。

    贺振华也强调:“中国现在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情况和1996年有很大不同,不用担心经济增长大幅下滑。”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菁菁)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