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经新闻

我国经济进入周期性下行区间

  来源:中国商报

  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将出现明显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刘元春教授日前发表的题为《全球滞胀威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主题报告阐述的主要观点。

  2008年中国GDP增长可能会大幅回落,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增速同时下调的过程中,产出缺口的快速逆转,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开始步入周期性下行区间。

  2008年的上半年很不平静,年初的雪灾、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都给中国经济的增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世界范围内,美元贬值、原油价格不断拉高,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交织在一起,中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全球经济放缓和通货膨胀抬头是否已经来临?在外部环境变动和内部经济政策调整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是否开始进入下行区间?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机遇是什么?灾害是否改变中国宏观经济的短期运行状态?中国如何应对经济放缓与通胀抬头带来的各种问题?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中期调整即将到来

  6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08年中期)”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刘元春教授发表的题为《全球滞胀威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主题报告,受到与会的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相关领导的关注。

  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CMAFM模型,报告预计我国2008年全年GDP增长将达到10.4%。报告预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的运行以及下半年可能发生的新变化,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调整将成为引导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因素之一,在美国次贷危机、世界商品价格上涨、全球经济下滑和通货膨胀抬头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在中期阶段面临外部环境持续恶化的挑战。这个判断和以往的观点有所不同,因为很多人认为这是在短期内面临的挑战,而报告认为这是一个周期性的调整。

  2008年中国GDP增长大幅回落,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增速同时下调的过程中,产出缺口的快速逆转,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开始步入周期性下行区间。三大产业增速和三大需求增速双双回落,说明我国宏观经济调整具有十分明显的顺周期效应,很可能重蹈以往下行区间的调整模式,即短期小幅回落引领中期加速性衰退。

  在世界经济周期与本国政策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净出口的大幅度回落将引领中国宏观经济的下滑,而国际资本的异常流动将增加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在内部结构刚性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外需的过度调整将引发宏观经济总量收缩和结构进一步恶化的问题。

  至于价格问题,在国际商品价格高涨、国内大宗商品“紧平衡”以及流动性总体过剩的多重压力下,结构性价格上涨将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在中期内的特征。在延续2007年结构性价格上涨的基础上,2008年各项价格指标将进一步上扬。

  雪灾和震灾将轻微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其“供给损失效应”与“需求创造效应”的不对称性,在短期内延缓了中国经济下滑的趋势,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在短期分层次做出不同的调整。

  在部分部门利润水平依旧上涨以及房地产市场反向调整等因素作用下,中国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实际增速下降明显。在未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的持续高涨以及上述各种因素的短期性,却意味着中国固定投资可能在2009年进入加速下滑区间。

  价格治理需国际视野

  目前全世界正面临着CPI上涨的问题,这是第一个现象。第二个现象是全世界面临着PPI上涨的速度高于CPI上涨的速度。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我们与国际市场的很多价格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它的同步性正在日益加强。因此,全球结构性价格上涨的根本力量来源于国际分工调整所导致的新一轮工业化,即中国和印度等国大规模工业化,一方面加速提升了工业原材料和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加速降低了工业制成品及服务的成本。中国结构性价格调整不仅是自身全球化、工业全球化以及调整的产物,更是世界结构性调整的产物。

  传统的价格治理模式不仅无法在短期解除通货膨胀的威胁,反而会在价格管制中妨碍合理的相对价格释放及其经济结构的转化,中国价格治理必须要有国际视野。研究发现,很多问题是汇率、外汇储备、国际石油价格及国际大米价格四个因素所影响的,我们不能简单化地把中国价格上涨看作是国际之间的传递机制所致,必须正确把握通胀与汇率之间的关系,充分重视国际价格变化对本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国际资本的异样流动对通胀形成的压力。

  在加大国际协调、进行必要的国家商品价格形式机制干预的基础上,展开国内结构性上涨的治理,因此,需要在加强国际粮食价格协调的基础上,采取粮食出口的短期管制,强化粮价生产的投入,进一步加强粮食自给战略的地位;及时启动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以解除瓶颈产业的约束和价格预期上涨的威胁。

  报告认为,价格管制并不一定是很好的方法,国际市场价格和我们的价格差异会对通胀预期形成很大的压力,我们对通胀预期的否认不能简单地从货币调整上来进行,还要从价格释放的角度来进行。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本国经济内在结构关系以及内在经济面临的运行,选择相应的治理措施。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元春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