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油电提价拉高预期沪深两市止跌反弹

  宏观新政打出第一张牌

  本报记者 李爱明 贺江兵 吴丽华 北京报道

  一推再推之后,该出手的终于出手了。

  6月19日晚10点,发改委突然宣布,从次日起将汽油和柴油每吨价格各提高1000元,上调幅度分别达17%和18%。

同时,电价也提高每度2.5分钱。

  新政策立竿见影,在打压国际油价和提升国内企业景气预期上,可谓一石二鸟。

  当夜,国内各地司机连夜排长队加油,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则应声大跌。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份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当天收盘下跌4.75美元,至每桶131.93美元,跌幅3.5%。伦敦ICE期货交易所8月份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下跌4.44美元,至每桶132美元,跌幅3.3%。汽油、天然气和取暖用油期货价格也均下跌。

  暴跌不止的A股也作出了积极反应。6月20日周五,沪指高开2.26%,最终收于2831点,涨3%,深成指也涨了2.32%。而在此前的18日,大盘曾在10连阴后上涨146点,但19日又大跌192点,重回洼地。

  对于政策之变,接受《华夏时报》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油电价格双双上调,表明中国的宏观调控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在之前的8个月里,尽管国际油价一路扶摇直上,一度攀到近140美元一桶,而国内成品油价却始终不为所动,一直在扭曲运行,由于担心通胀压力,官方对于涨价要求一压再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油价电价上调距离6月13日召开的中央及省市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不到一周的时间。而这次会议召开时间之急、规格之高、参会范围之广也印证了一点:中央将统一思想,重新部署宏观调控政策,鉴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相信调控政策的拐点将很快出现。

  政府宏观调控永远面对的是一个两难的任务,保增长和防通胀。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之下,防止经济下滑,目前显然得到了应有的偏重。

  在5月CPI回落之际,政府敢于大幅度提高油价电价,表明了通胀压力已经可以控制,而保证增长即将成为下半年调控工作的重点。

  油价电价的上调,显然是落实会议精神的第一步。经济学家谢国忠接受本报采访时更是认为,提高油价标志着中国找到了根治通胀的根本对策。

  而在积极理顺市场价格之后,楼市的危局,以及国内广大中小企业的资金之痛,或许也将得到治病的良方。

  宏调将现大调整

  据了解,6月13日的会议在《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出台和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成功之后、奥运召开之前召开,时机选择特殊而重要,其功能等同于往年的年中经济工作会议,但规格却明显不同。不仅中央政治局常委全数出席,而且所有中央部委及各省市区、部分央企负责人和部队有关负责人均出席会议,可谓是一次全党最高规格的经济大会。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背景是,尽管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尚未统计完成,但从前5个月的经济运行来看,除了汶川地震、南方雪灾打乱了原有部署之外,经济形势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胀率居高不下,流动性并未退烧,外贸出口增幅下降,企业大量亏损破产,地产业风雨飘摇,股市则几乎成了单边下跌行情,经济增速下滑已经不可避免。而国际形势也在不断恶化,全球继续通胀,美国经济继续恶化,近邻越南又出现金融动荡。

  正是在此敏感时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内容显示,中央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并不乐观。“这次会议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党和国家工作面临不少新的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用词也意味着中央对于既定的一些方针政策将进行调整。

  综合坊间的分析,从会议传递的信息看来,中央对经济工作将做几方面的根本性调整:一是在年初既定的“防通胀”基础上,强化“保增长”,“防过热”将不再是重点;二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已是强弩之末,无论升值还是货币紧缩,对通胀治理成效均有限,一提再提的存款准备金率反倒伤及大量企业生存,股市也一跌再跌,见机调整适度放松已很有必要;三是在货币政策成效不明显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将以“稳健”之名,行“积极”之实;四是油价电价等能源价格将适度上调,而粮食、食用油、肉类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管制将继续,行政限价范围或将进一步扩大。

  总书记的两次讲话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月底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也发表过一次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

  当时讲话的背景是,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使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巨大的动荡,信贷危机开始从住房贷款蔓延向消费信贷领域,使得金融形势更加严峻,美国经济显现衰退迹象,而国内也遭遇了雪灾等突发因素。

  去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最重要信息就是“防通胀”和10年来首度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其后也的确如此,央行年内五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直至创历史新高的17.5%,其他紧缩政策也不断出台。

  但是,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个月之后,胡锦涛在政治局举行的集体学习中讲话的提法却略有变化。其时,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充分认识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长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筹备时间较长,而美国次贷危机的危害也并没充分显示,雪灾也未发生,因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的基调不能充分反映后来的形势变化。而胡锦涛其后的讲话及时准确地把握了这些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高瞻远瞩,为宏观调控定下了新基调。

  当时便有分析人士指出,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部门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已经确立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以应对全球金融动荡和国内经济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进行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应当考虑进行适当的反向操作,以避免经济出现意料之外的衰退。

  “遗憾的是,有的部门未能按照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行调控,如果在5个月前按照总书记要求进行政策调整,就不至于现在走到滞胀边缘的危险境地。”一位资深财经评论员对本报表示。

  以油价为例。在油价上调之前,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如果中国勇敢地把汽油价格、柴油价格加20%,给国际发一个信号,国际油价可能会大跌20%。如果中国真的敢加价,给市场一个信号,他们就没有炒作的借口,油价跌起来会很厉害。

  谢国忠也认为,尽管放开或者提高油价会让一批企业破产,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一步必须得走,走得晚不如走得早。他建议,中国油价尽快与国际接轨,完全市场化定价。

  货币政策陷入尴尬

  更受质疑的似乎是货币政策。

  6月7日,就在市场缺乏预期的时刻,央行突然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调整后至历史高位17.5%。至此,短短5个多月,央行五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是去年以来第1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最重要目的在于抑制流动性和控制通胀,但与此相对应的是,成效似乎并不显著。国际游资仍然泛滥,价格居高不下的楼市并没有轻易就范,而CPI也仍然高企,相反倒是中小企业融资变得更难了。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著名学者林义相认为,如果这一轮通胀的成因是世界性的,中国就不能把消除通胀的压力、减少需求的努力都由中国一个国家来扛,硬扛是扛不起的,只会把自己压垮。

  “为了对付次贷危机,美国可以增加数千亿美元的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干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可以无节制地印制美钞,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利率,可以让美元大幅度贬值,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者和储户为赖账的美国家庭买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却在勒紧腰带,甚至勒紧脖子。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则表示,目前的货币政策陷入了矛盾境地。“一方面宏观上流动性过剩,但另一方面微观上流动性不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企业出现破产、倒闭,这样又会导致宏观上经济增速下滑。”

  而6月13日召开的中央会议显示出的一个新迹象就是货币政策或将改变。在新华社发布的有关会议新闻稿中,通篇未提“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与以前显然不一样。在中央对宏调政策的总体部署中,已经找不到“控制投资增速、控制货币信贷”等紧缩性措辞,而是强调政策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会议首次提出“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还提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接受采访的学者一致的看法是,在从紧的货币政策退居幕后的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会上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现在经济增速已经有所下滑,防过热的政策有所放松,存款准备金率应该不会再提,财政上则会增加补贴。”

  刘尚希也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近期将会被停用。

  熊市征途何时终结?

  在前述背景下,最痛苦的当然是A股的散户了。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从去年10月到现在的经历恐怕都是梦魇般的。上轮熊市中,从2001年6月的2245点到2005年6月的998点,经历了漫漫4年,而现在的投资者却在短短8个月里经历了从6124点到最低2729点这样的“熊市速成”培训。两者的跌幅均为55%。

  “8个月的时间,沪深两市大盘跌去了一大半,除了市场自身调整的因素外,一再紧缩的政策让投资者担心出现滞胀,并且导致公司业绩下滑,这是根本原因,要是有关部门早点认真领悟总书记在1月底的重要讲话,就不会出现今天的被动局面了。”一家私募基金的操盘手小付对《华夏时报》记者感慨道。

  就在股市阴跌绵绵的时候,6月17日,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现任顾问李德水在统计局网站上发表文章《中国的股票市场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提出9点意见,力挺中国股市。李德水还表示:“前几天的股市低迷确实受到美欧日及周边国家股市震荡的影响,但决不意味着我国股市反弹乏力。一些有心计的投资者正在经历寻底之旅,一些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正在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出击建仓。总之,中国股市是不会辜负成熟的投资者的。”

  19日,李德水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低调表示,文章是他以个人名义发表的,目的在于鼓励投资者的信心,让投资者认清局势。至于宏观调控的一些问题,李德水婉拒了采访。

  但是,鉴于李德水的特殊身份,市场显然会作更多的猜想。就在文章发表后的第二天,股市大涨146点。可惜,在利好落空的情况下,市场在19日再次大跌192点。

  19日深夜的成品油价和电价上调,或许就是市场需要的强心剂。20日当天,沪市放量收复2800点。上调油价和电价,只是宏观调控新政的开始,而股市的止跌回暖,也只是刚刚开始。如果中央政府保证中国宏观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决心不变,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也没有理由不看好。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水皮杂谈:宏观调控进入市场拐点

  暴涨暴跌,只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而且放眼全球,恐怕也只有中国的资本市场对得起这四个字。

  说实在的,作为一个拥有15年股龄的投资者,在水皮的印象中,像这样前天大涨147点,昨天大跌192点,今天又大涨82点的情景还是第一次看到,有时候也想不明白,中国的股市是怎么啦,怎么越发展越回去了,越是要避免大起大落,反而越来劲了,究竟是我们的投资者不成熟,还是管理层熟过了头。

  每天看盘,水皮都感到莫名的悲哀,因为盘面上割肉的大多来自散户,基本上都是泣血的筹码,市盈率已经低于美国标准普尔500的水平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如此恐惧呢?

  答案只有一个,大家看不到希望。

  雨果在《悲惨世界》里面借主人公说的一句话,给水皮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他说,当一个人内心充满黑暗的时候,就可能犯罪,真正有罪的人并不是这个犯罪的人,而是制造人们心理黑暗的人。

  水皮杂谈上期的题目叫“市场进入黎明前的黑暗”,事实表明,当黑暗充满了投资者的心里的时候,悲剧就发生了。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用来说散户太过苛刻,问题在于是谁让我们的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失去了信心呢?又该由谁来重塑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

  如果说,大家对周小川关于现在经济和金融中出现问题部分是由于政策缺陷和监管不足造成的,并非像传统的商业周期由于投资和产能过剩引起的这样含糊的评价不知所云的话,那么中国国家发改委调整成品油价和电价居然引起美国原油期货价格暴跌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可惜的是,我们成品油价和电价提得太晚,正是这种提价的担忧,让我们在和国际原油炒家的对峙中越来越被动,某种意义上原油期货价格敢于从去年90美元狂升到140美元附近,正是抓住了我们政策的软肋。

  我们越不敢涨价,炒家的做多理由就越充分,原油价格越涨,而原油价格越涨,我们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就越大,因为中国50%的原油要靠进口。原油价格上涨,成品油价格怎么能不涨?不涨就违反经济规律,高买低卖,以中国一国之力又怎么能补偿全世界?

  事实上,从2004年以来,原油期货市场炒作的主要概念就是“中国饿虎说”,事实上,对于原油需求的增长力量也的确来自中国,但是这决不会构成同期油价涨4倍的理由,因为中国的新的增长需求不会超过7%。

  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不涨,就意味着需求量不会降低,中国的需求量不会降低,原油期货价格又怎么会下跌呢?换句话讲,如果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管制放开,那么原油期货的泡沫马上就可能破灭,油价很快就会跌破100美元,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立即就会减轻。

  金融界的每一次危机都是在政府干预下才会扭转。这个结论是索罗斯在其最新的著作中提出来的,而这位金融大鳄正是“制造金融危机”的高手。想当年他攻击英镑成功就是因为英镑汇率管制,而1998年他围攻港股时又是因为盯上了港币和美元的汇率挂钩这个缺陷。制度性缺陷一定会成为国际热钱炒作和攻击的弹着点。对此,我们的管理层并没有清醒的认识,考虑问题还不善于从金融对攻的角度来寻解。提高准备金率已经被事实证明,对付热钱进入中国没有效果,制造流动性不足却效果明显,完全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中国经济原来就是全球经济抵消美国衰退的希望所在,美国次贷危机对于中国正如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样,应对得当不是我们的灾难而是机遇,但是看看中国资本市场的反应就知道了,美国的危机犹如发生在中国,崩溃的不是美国股市,而是中国股市。

  如果说,始于2004年的宏观调控在当时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那么在进入2008年之后复杂地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灵活的判断,果断的调整,同样也是必须的、正常的。一味从紧,只能是勒了裤腰勒脖子,自己搞垮自己。

  必须提醒大家的是,中国高层对于目前中国经济的状况是清醒的,也正是因为看到了问题,所以才有中央会议关于经济工作的五项要求,其中第四项正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稳定房地产市场。我们这一轮宏观调控是因为房地产投资热而引起的,现在要稳定房地产市场,这就意味宏观调控已经进入一个市场的拐点,相应的政策就会陆续出台,而成品油提价只是第一步。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货币从紧可逐步放松

  访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

  本报记者 宁国强 北京报道

  本周,有关“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话题升温,方方面面都在猜测“从紧货币政策”是否存在松动的迹象。本报就相关话题采访了美国雷曼兄弟公司高级经济学家孙明春。

  《华夏时报》:上周,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稳定房地产市场”,你是否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望松动?

  孙明春:这一年中国事情比较多,通胀压力较大,我认为强调“稳定”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都是正确的,而在某些情况下,从紧的政策有酌情逐渐松动的可能。

  首先,回顾去年的情况会发现,那时实施的从紧政策,是为了限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中长期政策。或者说,如果当初不从紧,那么现在我们就可能出现越南发生的情况。

  《华夏时报》:那我们如何理解“稳定房地产市场”中的“稳定”的含义呢?

  孙明春:“稳定”所要表达的含义非常精确。如果说我们评价去年11月后,从紧的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中长期的稳定,那么我们现在认为,这种“紧”的程度已经不应该再加强了,目前的程度是适当的,从未来半年的时间看,我们认为目前这种“从紧”的程度,会随着时间而有所减弱。

  但是,我们不认为目前就完全放弃“从紧”的政策,改弦易辙是明智之举,这种政策的减弱,应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可以逐渐放松的原因,第一是因为货币政策已经相当稳健成熟,第二,在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的前提下,投资的增速也保持了稳定的幅度。这都说明未来的潜在风险得到了有效的防范。从紧政策本身已卓有成效。因此进一步从紧已无必要。可是还要注意具体的问题。

  《华夏时报》:什么具体问题,是房地产市场吗?

  孙明春:房价上涨过快超过居民消费能力,这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果要比较大程度地放松“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发商在房价上必须做出让步。

  比如房价在目前水平如果降低10%-20%左右,在未来两年之内,居民收入保持以20%的速度增长,那么两年之后,房市所存在的紧张局面也会自然消退,人们的收入可以很自然的与房价接轨,而且也不会在账面上对银行造成太大的冲击。目前的风险也就自然化解了。

  《华夏时报》:A股目前跌得很厉害,股市和从紧有何关系呢?

  孙明春:证券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则。当前的国内市场已经不同以往,抱着各种投资理念和价值观的投资者都很丰富。当股指走低时,对于一些持币者来说,入场机会近在眼前。即使股市再下跌,幅度也十分有限。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的投资机会,随着大跌而更加凸显。

  反观先前在5000点或者6000点时,我们反而担心股市过快过高地上涨会酿成大祸。你会发现,现在持币者的能量远超以往。在探底过程中,我们是很乐观地看待目前的下跌的。

  其实我还可以这么解释,比如中央所开的会议,恰恰说明高层对于证券市场的高度关注。我认为,这样的情况表示,中央不会容忍“硬着陆”的发生。但是,房地产开发商们,必须做出实质性让步,压缩自己的暴利空间。否则,“从紧的货币政策”就要慎之又慎地继续。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chuangangcui)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