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报“2007年中证金牛百强公司”评选中,深圳发展银行(000001)综合排名第14名,在上市银行中位列第二名;股东回报排名第41位,居上市银行之首。
当本报常务副总编将这一好消息告诉
深发展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法兰克?纽曼后,纽曼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能够得到像中国证券报这样权威媒体的肯定,压力很大,看来我要马上回去勤奋工作了。”他甚至故作紧张地如此结束了双方愉快的会面。
并非只注重短期效益
近两年来,纽曼不时地向媒体报告深发展的好消息。昔日,这家银行资本严重不足、坏账率高企,风险管理分散,问题重重;如今,它已成为一家专注于中小企业和零售客户,盈利能力强,风险控制出色的特色银行。纽曼甚至很自信地表示,深发展现在已经是一家不错的银行了,未来的目标是“走向卓越”。公布2008年一季报时,深发展交给媒体和分析师的资料封面,写的正是这四个字。
据介绍,深发展三年来实现了三大跨越。
首先,是盈利能力及效率的大为改善。2007年,深发展实现净利润26.50亿元,创该行20年历史上的新高,较2004年增长7倍,每股收益达到1.27元。在效率方面,该行2007年资产利润率为0.75%,较三年前增长58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41%,居13家上市银行之首。今年一季度,深发展净资产年化收益率在净资产大幅提高的背景下,仍保持了27%的水平。据介绍,这些可观的增幅虽然存在深发展以往净资产基数低的客观因素,但主要是该行资产和资本使用效率大为提高所致。
而深发展的运营效率也明显提升。2004年,该行成本收入比为46.28%,在上市银行中处较高水平;2007年,已成功地下降到38.93%,居同业中游水平。
最近有媒体质疑深发展注重短期效益,舍不得为长远发展进行基础投入,一味压缩成本,才导致成本收入比的下降。在6月12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纽曼表示,这是一个误解,而事实绝非如此。据了解,对于银行来讲,固定资产的增长,除了来自对原有网点和系统的改造投入外,更主要的是来自新增网点的建设。而深发展由于此前多年未能补充资本,资本充足率没有达到监管要求,所以不允许新开设异地分行,这直接影响了该行固定资产的增长。但是,随着去年新增资本的进入,该行已对原有部分网点及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了逐步改造,并新增了ATM机、客户叫号系统等设备。
其次,对于深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进步是,资本充足率2003年以来首次达标。国泰君安分析师伍永刚认为,这标志着深发展打通了从内涵式增长向外延式增长的通道,为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7年,深发展完成了股改,具备了再融资的资格。2007年末和2008年中,该行所派发的认股权证先后行权,预测最终共可融资59亿左右;而且,2008年3月顺利完成了65亿次级债的发行,股东大会还批准了发行80亿混合债的议案。目前,深发展资本金的增额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该行正在争取在事隔多年后尽快开设新的异地分行。
第三,不良贷款绝对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2005年以后新发放的贷款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正在令深发展资产质量不断提升。
据悉,深发展不良率2004年底超过11.4%,是上市银行中最高的。而且,当年还有60亿元分类为正常类的贷款由于实际风险程度高,在过去三年中被降级至不良。然而,经过三年艰苦的清收工作,该行清收及核销近80亿元不良贷款,2007年的不良贷款额因此较2004年下降20亿;数十亿关注类贷款得到解决,目前关注类贷款占总贷款比例不到1%,而今年一季度不良率已下降到5%,在全国商业银行中居中等水平。
标本兼治的中医疗法
“银行就像一个人一样,是个整体。尽管我不是中医专家,但我知道中医注重对人整个机体的治疗。这让我们从中医角度思考,来提升银行的健康。”数次采访纽曼,这句话给记者的印象最为深刻。
事实上,据纽曼称,深发展外资股东新桥投资一直以来也是抱着这个理念,致力于银行的长期、根本性变革。特别是在董事会层面的变革,没有新桥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
据悉,该行董事会率先进行了重大改革,下设五个专门委员会,支持董事会在各个专业领域的职能。
仅以审计委员会运作为例。该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构成,独立于管理层,主要职责在于会同外部审计师审议财务报告、指导内部控制和合规条线定期制定并执行计划以提升关键领域的内控管理、合规意识和水平。同时,还和外部审计师举行闭门会议以听取审计师的独立意见。董事会任命的首席内部控制执行官负责稽核和内控,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首席内控执行官经常受邀参加最高管理层的若干会议、策略委员会会议,并向高管层提出内控事项。策略委员会及审计委员会均跟进以确保提出的内控问题得到纠正。
深发展副行长刘宝瑞曾告诉记者,每年年终的时候,纽曼通常会对他的中国同事们说:对不起各位,你们个人的费用,我要请审计委员会去查。我个人也要接受检查。事实上,独立的内控体系不仅加强了对高管的约束与制衡,也体现在风险控制的方方面面。
而董事会成员国际化更是深发展一大优势和特色。深发展本届董事会14名董事中,来自海外金融机构的董事有8人,其余6人均为国内银行、证券、会计、投资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4位独立董事中有2位美籍人士,包括罗伯特?巴内姆这样的美国银行界“大腕级”人物??他曾任美国储蓄银行首席财务官、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该行曾是美国最成功的储蓄银行之一,也是美国政府在拯救储蓄银行中最成功的案例;股权董事中也有在财务及行政管理方面拥有超过27年经验,现任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联想集团董事会非执行副主席的马雪征这类谙熟中国国情的专家。董事的专业素养使得董事会运作水平有较大提高。董事会也不再是橡皮图章,仅2007年,该行就召开董事会16次,专门委员会会议13次,开会之频繁国内少有。据董事会秘书徐进说,有时一个董事会要开整整一天,中间董事们只吃两顿汉堡包。
而深发展在银行体制方面的变革,可以说是根本性的。纽曼作为一个曾带领团队将美洲银行和信孚银行从危机边缘拯救回来的“问题银行修理工”,一针见血地指出过中国商业银行最大的弊病和风险??总分行式分散化管理。具体到过去的深发展而言,该行有18家分行,家家分行各行其是,如同18家不同的银行在经营。
正因如此,深发展推行了“ONEBANK”战略,将分行权力上收,转变为总行集权式管理,率先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实行信贷风险和计划财务的垂直化管理。总行下派信贷执行官、财务执行官到分行,分行行长更加集中精力于分行运营管理和市场开拓,总体对分行控制加强,相当大程度降低了风险。
对于垂直化所带来的严格管理,深发展首席财务王博民曾试图用一个细节来加以说明。他说,该行目前正在推行一套SAP财务管理系统,总行借此能够对分行实行月度监控,等到项目全部实施完毕,最终可以看到所有业务经理的收入和费用支出情况。这种透明度和管控能力,是过去的深发展所不可想象的。而最近三年深发展成本收入比的下降,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也实证了银行垂直化管理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值得关注的是,深发展在改革过程中,特别注意了对高管团队的调整,晋升了多名能力强的本行中层管理人员至高级管理人员,并从海外及国内其他银行招募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而且,深发展在高管任用过程纠错的机制非常灵敏,三年来已有数位不称职的管理人员被解聘或及时调换。管理团队磨合至今,纽曼多次表示,已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
致力于成为特色银行
除了管理上的变革,深发展的长足发展,也得益于三年前就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成为特色银行。简而言之就是,在公司银行方面提出了“面向中小型企业,面向贸易融资”的发展方向,其自创的供应链金融品牌与业务深受市场和客户好评;在零售银行方面,该行以按揭贷款为突破口,重点发展信用卡、理财、汽车金融等业务,至今也是成绩不俗。对于当前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热潮,纽曼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深发展目前只会专注所长,不会盲目进入不熟悉的领域,为股东增加风险。
除了上述变革外,事实上,深发展近年来还引入很多先进的银行治理理念和技术,如预算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
一位资深银行监管人员曾对记者表示,仅就公司治理而言,深发展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最好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深发展的改革,自上而下推行,要达到满分,路还很长。在资产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建设与扩张、信息系统的改造和升级,以及品牌建设和形象的改善,企业文化的重塑等等,深发展仍须努力。 (来源:中国证券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chuangangc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