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冰
大红鹰更名为
香溢融通后,事非并没有减少。
6月19日,香溢融通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典当行卷入飞跃系资金门,香溢融通当即被封在跌停板上。
6月20日,金融网站公布深市沪市换手率前五名,香溢融通排名第五。
金融网站给予的点评是:量能过大,风险加大,多看少动。
两桩典当将影响收益
6月19日,香溢融通发布公告,称旗下的元泰典当、德旗典当,曾向飞跃集团两家子公司,发放典当款6000万元;此外,二者也向南望信息产业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发放典当款7000万元,共计1.3亿。
据了解,上述当票的当物到期日都是今年的3月3日,但公司的信息披露在三个月之后才姗姗来迟。因而有投资者质疑其行为是否违规
对此香溢融通董秘林蔚晴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典当行业和其他行业的特点不同。典当到期后还有许多其他处理措施,比如续当之类的。
严义明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对香溢融通的说法表示可以接受,“不管怎么样,公告还是必须要及时公告,市场并不是说,由上市公司来探讨一笔贷款的风险程度,而是说公告出来以后由市场做出判断,他这种说法可以理解但不能成为不及时披露公告的理由。”
香溢融通在公告中表示,“目前飞跃集团及子公司出现比较严重的资金流动性困难,上述典当款在短期内回收可能性较少。”而对南望信息及其关联企业的7000万元放款,因为已经进入重整程序,亦存在不确定性。
天相投顾研究员向涛预测,假设极端情况下,1.3亿元典当款全部无法收回,将影响公司每股收益0.2元以上。
而就目前的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初,飞跃集团有限公司(不含“飞跃系”其他企业)的贷款余额为3.3278亿元,总共涉及17笔贷款。
相关消息表明,浙江台州当地政府在在设法为飞跃解围。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尚无企业表示要介入飞跃重组。由此可见,香溢融通要在短期得到飞跃还款基本不可能。
记者多方采访联系到了香溢融通子公司浙江元泰典当有限责任公司,但元泰典当的相关人员态度似乎不是很友善:“我们领导不在。”随即挂断了电话,对此次事件坚持绝口不提。
与飞跃的交易有违规现象?
2008年1月4日,大红鹰(现香溢融通)子公司元泰典当、德旗典当向飞跃集团子公司飞跃进出口、飞跃股份发放三笔典当款,金额6000万元。
这些典当款,典当物均为两家公司对飞跃集团的6000万元应收账款,当票到期日为2008年3月3日,飞跃集团、邱继宝、阮云兰、朱敏法等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而邱继宝正是飞跃集团的实际控制人,阮云兰为邱继宝之妻,朱敏法为飞跃集团分管财务副总经理,典当户与连带责任保证人均存在关联关系。
湖南经济网《从瓦砾中爬出的反思》一文,质疑香溢融通的质押条件和借贷行为。
文中质疑:“香溢融通这样的典当行居然可以把飞跃集团应收款(还是内部应收款)当抵押,贷出全额的当款,这就是说如果你去典当行贷款,把人家欠你钱的收据作为抵押品,能取得100%的当款,这简直是一种笑话,这严重不符典当逻辑的做法一定隐藏着更大的黑幕。
对此严义明表示:“这个行业不会具体规定什么东西才可以做抵押,但肯定会是一些变现比较容易的东西或优质资产。”他同时表示:“如果拿应收账款的收据当质押这个是违规的,这个不确定性非常强,他可能是违规了,违反了人民银行对典当行业的一些规定,这个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非常大,不排除有黑幕存在。”
一个曾经致电香溢融通想借贷的人士对记者透露,香溢融通的质押借款条件好像没有规矩,很多事情都是因人而异。
当该人士想了解向其借款需要何种质押形式时,香溢融通业务管理中心给予的回答是:“根据企业不同、还款的形式不同质押的条件不同。”当投资者称自己是缝纫机企业想以飞跃集团同样的形式借款时,该管理中心却表示:“不可以。”具体原因只说:“不一样。”但却跟该人士却一再表示:“如果想借款来公司谈”,似乎还很有转圜的余地。
未及时披露信息提前泄露?
记者查阅TOPVIEW数据显示,自2008年4月中旬起,香溢融通的机构持仓数量呈大幅下降的趋势,而散户则大举杀入。
记者查看自4月份的香溢融通的换手率,发现从4月17日开始香溢融通的换手率开始大福增加。Wind系统表明,香溢融通4月16日换手率为30739,从4月17日至5月30日换手率皆达到10万以上的换手量。
机构的大举提前撤退似乎有些诡异。
香溢融通19日跌停板成交极为稀少。作为今年一季度仍被基金重仓持有的香饽饽,难道机构没有一点自救的动向吗?
记者查阅资料才发现,机构早已提前撤退了。
今年3月份上证所提供的数据显示,香溢融通机构持仓比例高达37.9%,很多基金公司重仓持有该股,即使该股从最高的28.18元跌到不到10元,机构的持仓比例仍然超过30%。
然而,机构的态度在4月底发生了巨变,数据显示,从4月底开始,机构开始大规模减持该股,目前机构的持仓比例仅有11.9%,2个月内减持有了占流通盘20%的股份。
这似乎让人看到些许玄机,为何之前如此看好的机构们,会在大幅下跌之后选择撤退?
是否应披露的信息提前泄露?他们是否已经提前知道这些未能及时披露的消息呢?记者想联系提前撤退的机构,但是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来源:证券日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