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耜文
几乎所有的金融教科书上都这样介绍:金融衍生工具是规避和降低风险的有效工具。但纵观多次危机,事实却是:金融衍生工具非但没有淡化风险,有时在实体经济出现问题的苗头时,反而放大了风险,给实体经济带来了更大的波动。
一、规模庞大且愈演愈烈,对冲基金发展迅猛
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天70%~80%的流动性是衍生工具交易造成的。英格兰银行的一份报告也指出:截至2007年11月,全球金融衍生市场规模高达415万亿美元,已占全球GDP的8倍到10倍之多。 “避险工具”的超规模创设反而提高了全球金融系统的总体风险水平。
众所周知,对冲基金是专门投机于衍生工具的另类投资基金。根据数据研究机构Hedge Fund Intelligence公布的调查结果:截至2008年初,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2.65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逾85%。全世界惊呼“坏孩子们长大了”,而“坏孩子们”则是最希望看到经济剧烈波动的投机力量。
二、机构投资者高估自身风险管理水平,过度投机,风险成倍放大
次贷危机中,花旗银行损失110亿美元,美林损失84亿美元,瑞银集团更是以巨亏120亿美元成为次贷的“首席受害者”,仅2007年华尔街五大投行整体利润就“蒸发”了一半以上。大洋彼岸,德意志、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统统被次贷“斩于马下”。另据高盛公司预计,次贷动荡导致的全球信贷损失将达到1.5万亿美元。
在这一张张血淋淋的“成绩单”曝光之前,上面的这些名字几乎被公认为拥有全球“最先进的金融工程技术”和“最完善的风险监控系统”。然而,面对次贷,他们的“技术和系统”却如“纸糊”的一般脆弱,不堪一击。
三、评级机构的“责任缺失”
次贷危机中,多数评级机构对次级抵押债券及其相关机构的评级过高和反应过慢,与评级机构宣称的评级预警功能大相径庭。就在美联储施援的前一周,标准普尔评贝尔斯登仍保持在BBB级??“投资级”,然而却无法解释它的股价从150美元飞流直下到2美元的现实。
数据显示,评定同等价值的次级债券所得到的费用是前者的两倍,仅穆迪公司在2002年到2006年间评定此类证券的收入就高达30亿美元。这一方面显示出评级机构的“责任缺失”、“有奶便是娘”的缺点所在;另一方面也警示投资者不能盲信评级,因为某些评级就是“买来的”。
四、对数学模型的“顶礼膜拜”
最近30年,无数的数学模型出现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对数学模型的狂爱,似乎达到有了数学模型测试,风险就消失了的地步。岂不知,所有的数学模型都是有假设的,都是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的。拥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所造成的恶果大到需要美联储出手挽救,VAR模型则明显低估了信用市场造成的损失,更未能预测到次债崩塌的严重后果。为什么模型失效了?因为在过去,这些工具从未出现过如此亏损。难道历史没有发生的事,未来就一定不会发生吗?显然不是。
五、“包装外卖”,变身“结构性产品”
近年来,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开始将衍生产品打包,美名为“结构性产品”,通过代理机构的“如簧巧舌”出售给新兴市场投资者。而随着近2年商品期货的暴涨,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时髦”的挂钩石油、黄金和矿石期货的高风险“结构性产品”。
事实上,由于普通投资者并不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对冲,也不具备充分识别这些风险的能力,他们基本上就成了机构倾销的“砧板鱼肉”,也就稀里糊涂地变成了纯粹的投机者。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