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木鱼
随着股指快速下跌,出现浮亏的基民越来越多,受灾最严重的是指数基金。本报通过基金申购时机和基金业绩表现对比后发现,投资指数基金的基民有接近90%出现浮亏,远远高于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浮亏比例。
业内人士分析,大批基民是在2007年第二季度以后蜂拥投入指数基金,投资时点靠后,而在去年10月以来的下跌中,指数基金的跌幅又是最大的,国内基民在把握指数基金投资节奏上遭遇“滑铁卢”。
踏错时点
根据本报的统计数据,除ETF以外的12只指数基金从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管理份额猛增。在2007年一季度末这些指数基金只有153亿份,到二季度末陡然增加到655亿份,短短3个月增加了2.6倍,随后一个季度,指数基金份额又增加300多亿份,达到983亿份。
去年年底和今年一季度末,指数基金份额稳定在1107亿份,这一管理规模是去年一季度末的7倍还多,新增950亿份。正是这种管理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指数基金的基民受损面积很大。
从指数基金业绩来看,这类基金前期涨幅和偏股基金差不多,但后来调整中损失幅度也大,今年以来跌幅已经达到了43.81%,远高于行业平均36%的跌幅。
综合来看,去年一季度末至今年6月27日,指数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94%,如果扣除去年4月2日和3日两天指数接近4%的涨幅,去年二季度以后购买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基本全部出现浮亏。
业内人士分析,在现有1100多亿份指数基金中,有950亿份是去年二季度以后购买指数基金的,约占指数基金份额的86%,这些基民基本全部亏损,指数基金因此成为亏损比例最严重的一类基金。
一位指数基金经理表示,基民只有看到历史业绩之后,才愿意大笔投资,而当他们看到指数基金好业绩的时候,市场留给指数基金表现的时间已经很短。
对基民投资时机的启示
与指数基金形成对比的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在去年二季度以后新增份额的比例分别只有70%和65%,在购买时点分布上明显好于指数基金。在去年二季度至今的业绩上,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都明显好过指数基金,他们分别获得了20.13%和17.05%的正回报,因此,业内专家测算出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基民亏损比例在60%左右。
记者从各家拥有指数基金的公司了解的情况显示,在客户服务接听的电话中,基民对指数基金的抱怨声最大。相关市场人员表示,这不仅是因为今年以来指数基金跌幅最大,下跌幅度超过40%,而且由于他们购买的时点不好,亏损基民所占比例太高。
其中,有的指数基金在去年一季度末到今年一季度末,管理份额增加了数十倍,深圳某指数基金增长幅度最大,达到40倍,而该基金去年一季度至今净值损失3.29%,这就意味着该基金每40个基民中都难以找出1个基民投资该基金是赢利的。
一基金分析师表示,基民在指数基金上的高亏损面,是投资者非理性疯狂购买基金的后果,进一步说明了投资基金不能只看历史业绩的相对好坏,而是要综合分析各类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水平,找准适合自己的基金。
(来源:证券时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