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评论专栏作者闵侬
1998年一个闷热的上午,我作为记者采访了贝塔斯曼中国区的前CEO艾科。30岁出头的艾科有点调皮,也很自信。他的确有理由自信:贝塔斯曼是世界第二大的传媒集团,在全球拥有数千万的书友会会员以及超过160年(现在已超过170年)的经营历史。
有钱,而且愿意烧钱,并且拥有在全世界屡试不爽的盈利模式,似乎没有任何阻力可以威胁到这样一家企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十年后的6月13日,贝塔斯曼宣布关闭除上海8家分店之外的其余36家连锁书店,而旗下负责书友会和网络直销业务的直接集团也于近期解散。目录邮寄、网上店和实体门店曾经是贝塔斯曼“三条腿走路”的特殊方式,但显然如今这三个业务支柱已经彻底崩盘。
是的,贝塔斯曼已经经营了170年,它从一家家族企业走来,成长为全世界出版、传媒界的巨头。然而,它之前160年的经验也许都无法契合近10年的网络时代变局。其实早在1999年,贝塔斯曼就将亚马逊书店作为自己的榜样,开始发展网络业务,雄心勃勃地准备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网络内容供应巨头,然后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可惜这美好的设想却被随后而至的科技股泡沫破裂所击碎,2002年,贝塔斯曼全球CEO换人,新高层将“传统可靠”的书友会销售模式视为战略中心,艾科同志也悄然辞职。
在2002年网络潮破灭的时候,抛弃“新经济”回归“旧传统”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做法,但事实却告诉我们,因为风险而放弃创新也是一个慢性自杀式的行为。实际上,图书是最适合网络销售的,它尺寸标准化,运输方便,而且“质量”(就是书的内容)很容易通过书评、广告、作家口碑等因素被用户了解,在网上买书显然比买家具、茶叶、皮鞋这样的商品靠谱多了。电子商务在美国遇到的配送问题在中国也很容易解决,用人工快递送就是了,有过网上买书经验的人都知道,现在买书的快递费一般就是5到10元,买满一定金额还可以免费送。令人遗憾的是,贝塔斯曼本来就是靠邮寄目录和产品起家,等于是前网络时代的“准电子商务”,却被一场股灾吓退,目送卓越、当当等电子书商由小到大乃至不再有资格跟它们在一个层面上竞争,空悲切!
贝塔斯曼之败的“地利”因素则是中国出版业的开放速度始终不如它设想的那样,作为世界出版巨头,贝塔斯曼的最大优势是大量图书及音像制品版权,其当初对中国市场的美好预期也在于一旦出版业放开,就能迅速组织大量境外版权的产品上市,奈何却始终只被允许合作出版一些不咸不淡的玩意儿。
不过,我认为贝塔斯曼遭遇的最大麻烦还是“人和”因素。巧的是,6月26日的《东方早报》刊登了一条编译稿道出了这种困境。其题为“我们再也读不了《战争与和平》?”讲的是美国一位曾经写作了多部网络书籍的作家撰文怀疑:“GOOGLE是否让我们越变越傻”。一些专家认为,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阅读方式,或许还有思维方式,甚至自我。
这种改变很容易发现,比如我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每天会通过门户网站浏览各种它们准备好的“信息套餐”,如果遇到什么感兴趣的事件,就下意识地“GOOGLE”一下,满脑子的快速信息碎片,满收藏夹的也许永远也不会细看的文档标题。花时间读上一本完整的书已经成为一种挑战,逛书店更似乎已经是一种怀旧仪式。
很明显,这种改变不是“GOOGLE”独力造成的,更不是只对书店造成压力。我有很多平面媒体的朋友都抱怨,自己已经成了网络内容免费供应商,无论多辛苦完成的独家新闻,都能很快被各种网站、博客“复制+粘贴”过去,有些网站还会无比“周到”地把与此有关的新闻资料无限链接出去,自己仿佛成了激起湖水涟漪的一个投入物体??这物体不是投湖的王国维,只是一颗小石子而已。
艾科曾对我描述过一个场景,在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有很多书友是从曾祖父辈传下来的,他们把书友会活动当成家庭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真不知道,那儿是不是还是传说中的乌托邦?我只知道,在网络深刻改变世界的时代背景下,未来不久将倒下更多的“贝塔斯曼”。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