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经新闻

“限塑”的后遗症 决策岂能“按下葫芦浮起瓢儿”

  “限塑令”是个好事,可以限制和减少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但是,很多百姓也在犯愁:购物没了塑料袋,随之而来的便是家庭生活垃圾没了包装袋。“限塑令”会不会治理了白色污染,却又带来垃圾污染?

  众所周知,就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来说,购物塑料袋在完成从商场到居家后的“包装袋”使命后,接下来首当其冲的新用途便是家庭“垃圾袋”。
将塑料购物袋套进垃圾桶、装垃圾、倒垃圾,已经成了无数中国家庭自然便宜的生活方式。也正是因为这一生活“便利”和垃圾“包装”,改变了中国城市卫生的一大顽疾??生活垃圾随处倾倒,甚至从高楼上“天女散花”随意抛洒。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因为有了购物塑料袋,当年无穷尽的道德批评都解决不了的这一居民生活陋习,几乎是迎刃而解。

  如今,为了治理白色污染,实施“限塑令”没错,但为何没有进行连锁式决策??开发推广使用便利的塑料垃圾袋?

  资料显示,目前仅北京平均一天的垃圾就高达1.6万吨,据说此数据还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触目惊心的数字警诫我们:一旦实惠的塑料垃圾袋的主要供应链短缺、甚至中断,很可能导致更大的后果:生活的“白色污染”将转变成“垃圾污染”,并最终令治理“白色污染”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而夭折!

  制定决策,离不开思维。能否实现连锁式决策,首先取决于决策思维有无系统性,这是实现决策科学性的必要前提。李瑞环同志曾说过:“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体,万事万物之间在其发展过程之中,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看发展不能离开联系,讲联系也不能忘了发展”。此中道理与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对唯物辩证观生动而朴素的阐述。

  俗语说“按下葫芦浮起了瓢儿”,说的就是决策单一化的表现。如果决策思维缺少系统性,必然导致矛盾无序交叉、盘根错节,甚至互相掣肘、事与愿违,决策效益不仅被人为地弱化,还可能陷入新的窘困,最终变成恶性循环。

  北京的交通治理也许算得上一个案例。作为一个北京人,笔者亲历了北京多年来的交通治理措施。有关部门在探寻交通堵源时,一开始说是“面的”太多,于是“面的”被淘汰;继而又觉得是出租车过剩,于是出租车的数量被严格限制;再往后,是行人不守交通规则,于是针对行人的整顿措施连连出台直到现在,北京依然“天天首堵”。

  其实,剖析北京交通困境之源,一个重要缘由便是治理决策的单一化。前些年,很多地方政府采取各种举措,千方百计地发展汽车业,一味地壮大此支柱产业,并鼓励拥有私家车。早在1993年,相关部门预测北京小汽车,到2010年将发展到200万辆。实际上,北京提前7年,2003年8月就完成了这一目标。2007年5月26日,首都的机动车保有量更是达到了300万辆。与此同时,道路建设却薄弱滞后,北京交通委的一位负责人指出:近些年首都平均每年汽车增加15%左右,可道路的增加却平均每年只有5%。如此畸形失衡、不求和谐的发展比例,怎能不导致交通严重的拥堵?

  交通堵塞带来诸多问题。如市民的牢骚不满,人们每天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平均超过了3个小时。再如经济损失,有知名经济学家匡算,北京一年堵车造成的损失高达60亿元。而百姓时间上的损失,更是难以量化、物化。

  实践是检验决策优劣的唯一标准。如今已到了摈弃“决策单一化”这一形而上学模式的时候了。俗话说:“老头儿拉胡琴自顾自”。倘若如此决策,那就会不成曲调,捉襟见肘,相互内耗,甚至以邻为壑。

  笔者认为,决策思维的系统性,其本质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涵。要科学发展,就得统筹兼顾求和谐,全面协调可持续。 (王秉礼)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