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证券频道 > 证券研究_证券频道 > 公司调研_证券研究_证券频道

三家机构“领舞”金融:市场比背景更重要

  “领舞”金融:市场比背景更重要

  蒋飞

  深圳发展银行、平安集团以及招商银行,三家深圳本土走出去的著名金融机构,都善于利用市场的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从而或扭转危局立于不败之地,或迅速成长超越竞争对手。

  它们的发展轨迹和起落沉浮虽各有不同,但是凭借市场出身的先天禀赋,无一例外地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

  受益于此道的深发展、招行和平安,现今已经是A股市场金融板块的指标股。除了更接近香港的市场环境,深圳并没有其他的特殊优势,但深圳的3家金融机构20年来的市场历练已经说明:没有背景并不重要,市场会给你一切。

  深发展:战略投资治理“顽疾”

  有人说“深发展是深圳市的儿子”,不过这个儿子打小伤风感冒,没少让人操心。

  1987年5月,从信用社基础上改制成股份制银行的深发展,首次向社会发售人民币普通股79.5万股。然而几个月过去,发行计划一半都没完成,一直拖到第二年发行工作仍然进展缓慢。于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动员党员干部带头买股票,支持股份制这个新生事物。

  这个头开得不顺利,第一家股份制的商业银行,也是几年后深圳股市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居然没人愿意认购。问题在于:深发展的股票不保本也不保息。

  几年后,原来认购2万股的深发展股民,个个成了百万富翁。深发展不但开创了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首次联通,自身业务也发展迅速。

  然而一股独大的问题在以后的日子里日益凸显,深发展成为上市银行后并没有改变其效率低下、治理不善的一面。当2004年底,新桥投资集团进入深发展时,这家银行已经是病入膏肓:资本充足率仅2.3%,远低于银监会规定的8%的标准,而且不良贷款数额巨大,达到144.0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1.41%,是当年同类上市银行中最高的。负面的消息并且还在增多,北京分行又爆出一笔高达15亿元的不良贷款。

  深圳市要出手援救,选择的方式则是自己退出,为深发展挑选一个合适的战略投资者。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谈判,新桥集团终于以12.35亿元的代价收购了深发展17.89%的股权。具备市场意识和国际视野的深圳市政府,为中国金融业带来了第一家,也是迄今唯一一家由外资控股的股份制银行。

  新桥以拯救问题金融机构著称。这一次它也很快发现了深发展的症结所在:缺乏良好的信贷文化和业务创新。经过业务流程再造和加强对各级分行的风险管理之后,深发展的经营情况明显改观。2007年深发展公布了令人满意的2006年年报。实现净利润13.03亿元,同比增长319%。资产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不良贷款率由2005年末的9.33%下降到2006年末的7.98%。

  6个“能”的招商银行

  比起深发展,从招商局旗下的蛇口工业区结算中心脱胎而出的招商银行,底子更薄。企业法人办银行,史无前例。但是招行也因此从一开始只有招商局一家股东时就成立董事会,建立行长负责制,与行政干预划清了界限。企业行为得以从行政干预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从而能更彻底地按市场规律办事。

  1999年,央行官员出身的马蔚华出任招行行长。建立初期,招行因为庙实在太小,以至于招聘基层支行行长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马蔚华来了以后却发现了招行的与众不同,它将此概括为“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6个“能”的用人制度,加上执行良好的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让招行显现出远超国有银行的活力和市场敏锐度。

  四大国有银行在批发业务领域营盘稳固,招行就率先开拓零售业务市场,把信用卡业务做到行业第一,建立绝对领先优势。

  2002年,招商银行在国内A股挂牌上市,招商局的股权下降到18.45%,只是相对控股。到2006年,招行H股上市,发行H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约18%,公司股东结构进一步多元化。

  今年5月,在港上市不到2年的招商银行参与港资永隆银行的竞购获胜,拟收购其53.12%股权。招行要跟上客户走出去的需要,必须在境外拥有足够的网点以及境外市场的运营经验。控股一家香港本地银行,对于招行来说,是国际化战略中的关键步骤。

  首尝“金融控股”的平安

  平安集团与招行同样系出招商局系统。1988年成立之初,平安集团只有招商局和工商银行两家股东单位;20年后平安集团在股权多元化上走得最远,已经初具一家现代化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

  平安集团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88年至1993年是第一阶段,此为平安集团的创业期。其间在1991年,平安集团为了公司的发展,将总部由蛇口迁到了深圳。

  1994年至2004年平安集团在香港上市,这十年是公司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向国际化迈进的准备阶段。1994年,两家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以超过每股净资产数倍的价格分别取得平安集团5.56%的股份,平安集团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引进外资股东的金融企业。

  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后,2002年10月,汇丰集团(HSBC)通过汇丰保险控股以6亿美元溢价认购了平安集团增发的2.467亿股外资股份,以10%的持股比例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也是在这一年,平安集团保费突破500亿元,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2004年6月,平安集团在香港整体上市,至此,平安集团初步筑就了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平台。

  2007年,公司于A股上市,其2万名员工中有19000名通过员工持股的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权。截至目前,平安集团最大的四家股东分别是汇丰保险、汇丰银行、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及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此前,金融控股的架构在中国没有一家国有金融机构尝试过,一家从地方崛起的股份制保险公司更是谈不上有任何经验。但是受益于特殊的股东背景,平安集团充分利用外资、外脑(海外管理人才)、外体(海外先进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打造国际化标准的金融企业,从而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业界“第一”。截至2007年底,平安集团的总资产达到6500亿元,当年实现净利润175亿元。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菁菁)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