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保障基金公司获批筹建了,新华人寿的股权问题何时能尘埃落定?
本报记者 崔帆
6月12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保监会”)突然接到了国务院的一纸批文,批文的内容关系着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的出路。
随着保险保障基金公司的获批成立,此前保险保障基金收购新华人寿股权后的一系列敏感而又牵涉众多的问题再次浮现出来。
保险保障基金如何退出?谁将是新华人寿的最终接盘者?新华人寿股权转让的价格是多少?
时隔一年多,新华人寿股权纷争正面临新的变局。
保监会出手
保险保障基金首次受到广泛关注,缘于保监会运用该基金处理新华人寿挪用资金的问题。
新华人寿原董事长关国亮擅自挪用新华人寿资金累计约130亿元,2006年9月东窗事发被调查时尚有26亿元未还,这些资金或被拆借给形形色色的利益伙伴入股及控制新华人寿,或用于大规模违规投资或拆借。
在这种僵持状态下,2007年5月,保险保障基金动用16.19亿元,收购价格为每股5.99元,购买与关国亮关系密切的三家“问题股东”(隆鑫集团有限公司12000万股;海南格林岛投资有限公司9012万股;东方集团(7.74,-0.21,-2.64%,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6024万股)股权,这是保险保障基金自2005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运用。此后又购买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将持股比例升至30.554%,从而成为新华人寿第一大股东。
资料显示,2001年至2003年间,三家“问题股东”相继从新华人寿老股东处受让2.7亿股,入股资金合计8.28亿元,相当于每股3.07元。此次保监会以16.19亿元收购前者股份,溢价近一倍。
“保监会已经做了最大努力:一是尽力大规模检查,二是撤销了关国亮的职务。”据接近保监会的人士说。
当时保险保障基金接手新华人寿股权的做法在业界颇具争议,最关键的一点是,保险保障基金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而保险保障基金公司获批成立,无疑会使其新华人寿第一大股东不合规身份得以校正。
《财经时报》从保监会独家获悉,目前保险会已组成了基金公司筹备小组,由资金运用部副主任曾于瑾出任负责人。
“最快可能于10月份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届时由保监会财务部管理的超过100亿元规模的保险保障基金将交由基金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将出任公司的董事长,其他高管来自中国保险保障基金理事会的其他成员单位,其他具体的人事安排目前还未有明确的任命。”一位参与筹备工作的内部人士透露。
目前最引人关注的是,具有了“合法身份”的保险保障基金是否还会退出新华人寿?
记者从保监会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
“保险保障基金对新华人寿的股权只是阶段性的持有,最终将全身而退,此前新华人寿股权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主要是因为没有法人资格,难以让股权转让的价格合法化。”上述筹备组的内部人士坦言。
谁将接盘
保险保障基金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处置新华人寿股权将提速,那谁将是30.554%股权的接盘者?
接盘者将成为新华人寿的第一大股东,并掌握在董事会的话语权,所以竞争颇为激烈。
《财经时报》从保监会权威人士那里了解到,有多家机构已与保监会接洽,欲受让这部分股权。在这其中主要是以宝钢集团为代表的实业资本和以人保集团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且双方各具优势。
据了解,目前在众多竞争者中,呼声最高的当属中国人保集团,据悉公司高管已就新华人寿股权问题与保监会进行了多次磋商,颇得监管部门的首肯。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专家分析认为,“现在的人保集团财险是长腿,寿险是短腿。虽然人保集团已成立了寿险公司,但其羽翼未丰,如果将新华人寿的业务合并,无疑是其在寿险领域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一条捷径,将新华人寿收入囊中,人保就有了与中国人寿(21.55,-0.66,-2.97%,吧)、中国平安(39.72,-0.83,-2.05%,吧)两家金融集团抗衡的资本,进一步巩固保险业三足鼎立之势。”
但人保集团想顺利接盘并非易事,还需要闯过新华人寿另两大股东??宝钢集团和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下称“苏黎世”)这两个“关口”。
实际上,在2006年9月保监会开始彻查新华人寿资金违规问题时,宝钢和苏黎世就已经结成了“宝苏联盟”,基于多年的合作和信任,苏黎世非常愿意与宝钢集团继续合作。
而对于人保集团与保监会间的关系,苏黎世大中华、东南亚首席执行官陈志宏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曾表示,“宝钢、苏黎世都希望能够在新华人寿的未来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作为拥有20%股权的苏黎世,并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我们还要提供包括经营管理、核保、财务等等方面的资源,所以我们觉得并不需要第二家保险公司的介入,我们觉得也没有这个必要。”
对于陈志宏的此番态度,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分析认为,按照现有股权转让的规定和一般的公司章程,现有股东确实享有优先受让股份的权利,“虽然保监会已成为新华人寿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股东,但如此高比例的股权去留并非一个监管机构可以说话算数的。”
这意味着,虽然碍于监管政策,作为外资公司的苏黎世不可能再增持新华人寿的股份,但宝钢集团有望在苏黎世的力挺下变身为第一大股东。
而金融业并非宝钢的主业,如果其执掌新华人寿是否存在制度障碍?
“根据宝钢集团递交的材料表明,尽管金融业并非宝钢主业,但其并不在国资委主辅分离改革范畴之内,所以并不存在制度障碍,且宝钢集团欲借用其旗下的全资控投公司华宝信托来接盘新华人寿股权。”一位了解详情的保监会内部人士透露。
据悉,金融业作为宝钢的战略性产业,目前已涉及保险、银行、证券、财务公司及信托五大金融领域,尤其是华宝信托乃是宝钢金融产业的核心企业。
“现在新华人寿正向保监会申请设立养老金公司,如果宝钢用华宝信托介入新华人寿,那么今后企业年金业务,新华人寿可提供一条龙服务,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也是宝钢接盘的优势所在。”保监会人士坦言。
价格之谜
不管接盘之争如何激烈,上述保监会权威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新华人寿的股权转让最终将取决于两大要素,即接盘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收购价格。
“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成立之后,作为一家市场化运作的基金公司,在转让新华人寿股份时,价格都将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保监会人士否认了拍卖新华人寿股权的传闻。
那么,到底新华人寿价值几何?
据《财经时报》的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新华人寿股权的数次转让中,价格最高的一次是2006年12月上海证大投资发展集团以每股6.6元的价格拍得新华人寿2163万股法人股。
但这毕竟是一年多以前的价格,在这期间,新华人寿的保费规模和业务价值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根据保监会的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12月底,新华保险总规模保费达到313亿元,同比增长22%,稳居寿险公司第四位;业务价值已达47.6亿元,较2006年增长10.4亿元,同比增长率达35%。
“该公司续期保费首次突破100亿元,作为核心业务,表明新华人寿已进入良性循环运作阶段。在盈利水平这一问题上,寿险公司正常经营5至8年后能实现盈利,应当说成立11年的新华人寿已经开始显现出寿险公司长期经营的成果。”东方证券保险行业资深分析师王小罡分析认为,“据此推算,股权转让的合理价格应为每股9至11元。”
王小罡之所以做出以上判断主要基于保险保障基金收购新华人寿股权时,每股5.99元的收购价格,“毕竟不是拍卖,保监会更注重接盘公司的内涵价值,不会漫天叫价,在收购价格上溢价50%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此外,另一个重要的参考标的是保险业内最高一次股权转让??日本太阳生命保险公司以每股8元的价格购入新兴寿险公司合众人寿5.09%的股份。
对比两家中资寿险公司的业绩,2004年成立的合众人寿至今尚未正式盈利,而的新华人寿2007年的净利润已接近4500万。据此推算,9至11元的区间价格尚属合理范畴。
据悉,保监会曾请中介机构对新华人寿股权价值做了评估,评估价比每股6元的价格高出很多。而且现在外面很多人提出收购新华人寿股权,低的开价8元,高的开价10元。
链接 关国亮
2003年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供职于黑龙江省财政厅。1992年加盟东方集团(7.74,-0.21,-2.64%,吧),任董事局副主席、常务副总裁。1996年至2005年任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链接 保险保障基金
于2005年成立,由保险公司所收取保费的一定比例缴纳资金。在保险公司被撤销、宣告破产以及在保险业面临重大危机等情况,保监会用于向保单持有人或者保单受让公司等提供救济。截止2008年5月底,保险保障基金的规模约为100亿元,其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和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保险保障基金理事会由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以及多家保险公司等13个机构组成。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