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毅颖
那年与中海油竞购同时发生在中国的还有这样几件大事:股权分置改革、改革之辩、“十一五”规划的制定、能源紧缺下的经济结构调整、“非公三十六条”颁布、外资参股国有银行……无不深刻折射出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种种矛盾的激化与碰撞。
历史总是充满了巧合。2006年6月22日,就在中海油竞购尤尼科一周年的时候,恰逢中国银行100亿.A股发行。绝非刻意,我就是在这一天下决心动笔的。那几天里,企业海外并购“受阻”的消息接踵而来,在2005年成功收购IBM的联想又遇到了美国的限制;“小超人”李泽楷引入外资竞购香港电讯盈科遇阻;中国移动退出总部在卢森堡的Millicom公司的收购……而那时是对这些意味深长的公司新闻,人们已经表现得出乎意料的平静了。对比2005年6月23日凌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以185亿美元竞购美国石油公司尤尼科时激起的滔天大浪,不由得让人心生感慨。
公司股权一旦成为资本市场的商品,并购就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游戏,这种资本主义的经典产物体现的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资本、资本与资本之间的谋略与博弈。如今,这种充满了诱惑与风险,跌宕起伏、斗智斗勇的争夺战,已经成为越来越平常的中国企业故事。而在中国企业还远远没有参透各种玄机的2005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表和外资并购的鼓角相闻,在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再坦然陌生下去的时候,一批“走出来”的排头兵企业更像是必须上赛场的运动员一样跃跃欲试,他们认定,经济全球化必须是双向互动,“窝里斗”式的纸上谈兵不可能培养出百年不倒的跨国公司。作为一家当时在美国和香港已经上市4年的中国内地企业,中海油在中国“能源危机”呼声四起之际,为了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鉴予美国是全球经济化的积极推动者,是国际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相信其所倡导的公平和公正原则,也为了尽快融入国际竞争,学会并运用这种双刃的资本手段与工具,才斥巨资参与竞购美国一家石油企业。虽说这是市场需求引发的一单生意,可是,一个成长发展史与石油财富密不可分的国家,一个众所周知的“车轮上的国家”,一个当今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大国,是否会平等地认可这种较真儿呢?每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是,美国是资本和政治游戏的高手。天平一但倾斜,这桩首开中国上市公司先河的最大跨国并购案就注定了它的曲折命运。
既然是经济全球化,互通有无,你来我往,才是正常现象,如果是单向运动,所谓全球化岂不成了经济入侵的幌子?对于中国公司,更多的是边干边学。问题在于,一个年轻的中国能源海外上市公司尝试按照美国人倡导的全球化标准,去和平竞购一家经营得不那么景气的美国石油公司,何以会在中美之间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一个在国际资本市场和美国本土司空见惯的商业项目,可一发生在中国企业身上就变得那么兴师动众?而强大于中海油许多倍的竞争对手,不但制造了扑朔迷离、一波三折的剧情,更将一个商业项目上升到了中美关系的高度,最终依靠政治手段迫使中海油出局。而更有问题的是我们自己有些人谈“美”色变的心态,把这种本不正常的现象说得好像是天经地义,中海油竞购美国石油公司好像是犯了天条。如果不健忘的话,事实上,这个事件不但在美国引起了“震动”,在中国同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作者简介:马毅颖,原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工商管理研究生学历。2005年,其遵循国际规则,以企业顾问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独立身份获邀加入中海油竞购团队,任传媒顾问。
书名:《炼狱之门: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新闻背后》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