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居民储蓄和交费,提供快捷小额贷款,挖掘“低端”市场潜力??不受各大银行重视的居民社区,正在成为银行业“新兵”的业务阵地。
40多岁的于克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期待过。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作为一名希望创业的下岗职工,家住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的老于曾经找过多家银行申请贷款??由于身有残疾、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想贷款3万元买辆运货车,做些小运输生意来维持生计,但由于大银行的贷款条件高、手续多,老于每次贷款都被拒绝。
不过,几天前他从社区办事处听说了一件事,让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社区里要开一家专门为社区居民服务的银行了,这家银行不但没有高高的柜台,办小额贷款业务也没有各种繁琐的程序。看来自己的3万元买车钱这下有着落了。
和老于一样,在长春市南关区的几个不同的居民社区里,很多社区居民也在最近听说了“社区银行”这回事。银行在社区里办公,到银行办事也不用再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对于他们来说,这还真是件新鲜事。
而更主要的是,随着“社区银行”的到来,社区居民将有机会享受到更多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这让几个社区的居民们不仅津津乐道,还多了一份翘首以盼。
银行进社区填补“金融洼地”
在于克洲所在的长春市南关区职工新村社区,人们和银行打交道最多的时候就是交水电费和领社保金,对银行印象最深的就是排长队。
“平时没有时间到银行交费,可是周六周日排队办业务的人又很多,经常在银行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耽误了很多时间。有时候为了交次电费甚至还要跑几家银行。”长春市南关区职工新村社区主任郎亚光诉说自己的切身感受。
郎亚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职工新村社区总共有2000多户居民,大多数人办理银行业务都要到500米外的一处银行网点,尤其是每到月末,领取社保退休金的高峰期时,这处银行网点的窗口前都要排起长队,有时甚至要排到银行门口。
“如果银行能够进社区办理业务,居民们就要方便多了!”郎亚光表示,除了可以在家门口交水电费外,社区银行即将推出的面向下岗职工的小额创业贷款业务,也受到了很多社区居民的欢迎。
正因为如此,当今年年初刚刚成立不久的吉林银行社区银行部工作人员找到郎亚光,提出要把银行办进社区里时,郎亚光打心眼里支持,并且积极与民政部门联系沟通,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后,职工新村社区在社区办公区里为吉林银行早早预留好了一处场地,只等银行进驻了。
“银行应该满足各类人群的金融需求,尤其对于吉林银行来说,我们更要为吉林省的普通老百姓做好服务。”吉林银行行长唐国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通过建立社区银行的方式,吉林银行将填补这一“金融洼地”,这是该行打造“民生金融”战略的举措之一。
同时,他也表示,正因为基层社区居民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着迫切的需求,这其中也蕴藏了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各家股份制银行都在积极开发客户资源,外资银行在吉林也已“兵临城下”,吉林银行率先把自己的脚步迈向社区,也是为今后的金融竞争“棋局”提前运兵布子。
“低端”市场有大潜力
事实上,已经有人提前感受到了社区银行服务的便利。在长春长客隆批发市场做服装生意的个体经营者陈爽就是其中之一。
从去年开始,吉林银行长春珠海路支行针对长春长客隆批发市场商户资金需求量大的经营特点,专门开发了一种小额商铺抵押贷款业务,面向资质良好的个体经营者提供贷款服务。但与其他银行的普遍做法不同的是,吉林银行没有坐等客户上门,而是派出客户经理到客户中去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以前办贷款都要托人找关系,还要往银行跑好几趟,现在银行放下架子来主动找我们,为我们在资金上提供了及时的帮助。”陈爽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他的摊位平均每次要进五十万元左右的货,但其中自有资金只占三十五万元左右,其余十五万元全靠贷款,这等于是自己只掏了70%的货款,而只须在到期前按时偿还贷款和利息,这大大提高了资金产生利润的效率,也解决了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
“小额贷款业务只是一块试金石,随着社区银行建设的开展,我们还要把存款、理财等各项业务送到客户的身边。”吉林银行长春珠江支行行长助理李伟告诉记者。
自2007年10月26日正式挂牌以来,由原长春市商业银行、吉林市商业银行、辽源市城市信用社合并改建而成的吉林银行不仅逐步完成了资产的重组,也开始实现管理理念、经营意识和体制机制的转变与创新。在着手实施科技战略、着手打造流程银行建设、重塑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的同时,吉林银行也在勾画一幅以社区银行为核心的“民生金融”路线图。
吉林银行副行长王安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以前,并不是银行的网点不够多,也不是人员配置不到位,而是在原来的定位下,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与广大个人客户的需求之间不能完全契合。现在吉林银行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走近社区来进行网点布局,使得银行与社区居民客户之间的关系发生由供需脱节到逐渐契合的转变。
对此,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刘庶明研究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目前金融业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以及外资银行即将进入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下,为了提供差异化服务,部分银行推出了服务于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但与此同时,也有银行看到了低端市场的发展潜力,并主动放下架子,通过建设“社区银行”来改变零售银行业务的旧有模式,满足包括普通客户在内所有客户的需求,这不仅是吉林省银行业竞争的一个新特点,也将成为未来我国银行业的一个新趋势。
同时,刘庶明认为:“从吉林银行以‘登门入户’形式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实际开展情况来看,社区银行的运营模式也显示出其经营目标及操作过程的合理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区银行必将会体现出相当旺盛的生命力。”
据了解,对于吉林银行社区银行的尝试和设想,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及多位省领导均给予了充分肯定。
社区银行将在吉林全省铺开
“我们的社区银行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非常顺利,长春市已经有6个社区开始试点了,如果试点成功,社区银行很快就会在长春市乃至吉林省范围内大面积铺开。”作为吉林银行首席零售经理、社区银行部总裁,孙景阳对打好“社区银行”这张王牌信心十足。
孙景阳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通过对社区金融服务的不断强化,方便、快捷、多样化的社区金融服务将使银行的服务深入到社区的千家万户,低成本的营业网点扩张,可以有效地发挥银行各项基础产品和服务的综合联动效应。通过社区金融服务能够使银行加大对社区的渗透力,开发大量新客户和高忠诚度客户,提高经济效益。此外,基于对客户的深入了解,银行可以迅速开发出一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更加牢固客户基础,提高办理业务效率和市场营销的主动地位。
他介绍说,吉林银行在组建伊始就将零售业务的经营定位在社区银行,以“金融服务进社区,便民利民到万家”为目标,全力打造“社区银行”品牌;采取政府协调、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社区建立金融服务站,统一标识、统一装备、统一运营手段;将社区发展成为营销的外延网点,将社区骨干发展成为客户经理,将社区居民发展成为忠实客户。
对于社区银行的定义,孙景阳做出了这样的解释:社区银行是以社区居民和服务社区、贴近社区的微小企业、个体私营户为服务对象,并且开设在较大社区内或周边的银行网点。对社区居民来说,就是能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就近办理银行业务,同时还能享受到银行针对本社区专门提供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孙景阳介绍说,社区银行主要开办面向社区居民居家生活的各项代理业务,例如代收代缴水、电、燃气、物业、通信、有线电视、供热、行政事业等各项费用;开办针对服务于社区的餐饮、娱乐、超市、百货、文化、教育、加工制造等第二、三产业的创业和带动就业项目的融资业务;提供理财产品和增值服务;提供社区居民的定期和活期存款业务;提供“城市一卡通”金融服务。
“敞开式的办公方式,宽松灵活的营业时间,每一个社区银行网点至少配置一台自助取款机,社区居民只需持一张银行卡,就可以借助银行的机具自助交纳煤气、水电等各项费用。这些特色业务,都将是社区银行经营的优势。”孙景阳表示,下一步,吉林银行还将购置现金业务流动车,在各个社区银行网点之间流动,为社区居民办理包括存取款在内的现金类业务。
(配文)吉林银行行长唐国兴:
“社区银行是吉林银行的一个稳健起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魏华 寇铁锋/吉林报道
对于吉林银行行长唐国兴来说,“建设一家创新型的社区银行”的想法,其实由来已久。
2007年10月,原任中国民生银行大连分行行长的唐国兴赴吉林银行履新,对于48岁的唐国兴来说,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做一番事业是他的一个梦想。而更让他兴奋的是:在吉林这块黑土地上,正好有一片适合社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吉林银行的重组在此前已经酝酿多时,因为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形势上看,确实需要有配套的地方银行来支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应该说,吉林省委、省政府下决心重组城市商业银行,这一战略举动有着超前的意识,也将对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同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生金融’工程更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唐国兴认为,把网点“开”进社区,直接为社区居民提供近距离服务,既是在目前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寻求突破的一个起点,同时也是吉林银行关注地方民生并积极服务民生的一种体现。
据介绍,自去年10月末组建以来,吉林银行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和肯定,市值也在逐步提升,国内外很多知名企业前来谈判希望能够参股入股。目前,吉林银行股本总额为34.22亿元;到今年6月末,全行各项资产总额为744.5亿元,负债总额为704.3亿元,所有者权益40.2元;各项存款余额526亿元,比去年10月末增加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66亿元,比去年10月末增加48亿元。
“这些数字得来不易,其中包含了太多吉林人对我们的支持,我们要把这种支持通过社区银行的形式回报给家乡百姓。”对于唐国兴来说,存贷款数字上发生的变化会时常让他感到兴奋和压力,而对于社区银行这一全新模式的尝试,更让他有一种身负重托的使命感。
他介绍说,在完成重组后,吉林银行不再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而是一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今年完成吉林省内网点布局的基础上,吉林银行将力争实现跨区域发展,第一步将在北京、浙江等地设立分行。在三至五年后,随着上市经营和跨区域发展的目标逐步实现,吉林银行将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届时,吉林银行不仅要为吉林人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还要为全国乃至国外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而社区银行战略就是一个稳健的起点。
“正因为有了这样宏远的目标,吉林银行的战略定位也在愈发变得清晰,那就是:一是要办成中小企业的银行,二是要办成老百姓的银行,三是要办成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银行。”唐国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下一步,吉林银行将利用自身营业网点多、贴近市民的优势,积极打造社区银行品牌,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和差异化特点的零售业务发展道路。
(配文)吉林银监局局长吴跃:
“社区银行是有益尝试”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魏华 寇铁锋/吉林报道
“解决社区金融服务问题,不断满足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既是银行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银行机构改善经营状况的客观需要。”吉林银监局吴跃局长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他认为,社区银行的出现适应了经济结构调整对社区金融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腾飞、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吉林省政府提出的重点工作目标,在这些工作中,金融支持不可或缺。但是,从现阶段范围来看,由于社区内小企业存在财务管理欠规范、可供抵押资产少、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致使银行机构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对其信用等级评定普遍不高,对其贷款投放十分谨慎。而社区银行直接定位于社区范围内的社区居民和小企业,信息反馈周期短,经营决策更为灵活,可以根据社区经济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化,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供多样化、独具特色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促进社区小企业、个体经营户和居民创业,促进社区各类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居民增收,从而更好地契合吉林省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
另外,社区银行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消费需求。随着近年来全省经济的发展,居民财富日趋增加,金融消费需求也正在不断拓展和升级。社区银行的出现,可以通过发挥自身定位优势和经营优势,针对居民金融消费小额、分散、量多、面广的特点,提供更加灵活、更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同时,社区银行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形成更具活力的金融体系,当前不仅需要功能全面、服务多元的大型银行机构,也需要各具特色、定位明确、为更多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银行机构。社区银行经营模式的建立,反映出吉林省银行业正在从经营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等方面围绕客户多样化需求进行实质性的改变。这将更加有利于构建适应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社会长远发展的多元化区域金融体系。
“我相信,通过精心的市场培育,吉林银行能够在未来形成完善的社区银行体系,并成为吉林省从‘毛细血管’激活金融市场的成功实践。”吴跃对社区银行的发展和作用十分乐观,并充满期待。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