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上证指数失真造成错误的市场引导作用,应逐步推广沪深300指数,使其代替上证指数的地位,成为衡量我国股市整体情况的系统指针。”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成思危日前撰文提出这一建议。
成思危和社科院博士研究生郭琨日前联合在《资本市场》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上证指数失真之究”。文章指出,在我国股票市场建立之初,上证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国股市的总体走势,起到市场系统指针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上证指数在编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文章称,对近三年的情况分析可以发现,使用总市值加权的方法导致了个别股票对上证指数具有过大的影响,造成上证指数虚涨虚跌的程度日趋加强。据测算,上证指数的最大权重股中国石油占比为17.13%,仅中国石油一只股票就占了指数近1/5的份额。中国石油若股价下跌10%,会导致上证指数下跌2%左右。
文章提醒,上证指数作为我国股票市场上人们普遍接受的系统性指针,其失真一方面会对投资者产生错误的引导作用,使其对股票市场产生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预期;另一方面,由于总股本加权的计算方式而造成的流通股本的杠杆作用,使得指数容易被个别权重股所操纵,进而威胁到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建议监管部门努力促进沪深300的推广,逐步在中国股票市场上以沪深300取代上证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