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出现连续第二个月放缓,低于此前彭博对17位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14日与记者连线的外资机构专家认为,中国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努力已见成效,7月份通胀和流动性增长放缓为政策决策者微调经济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事实上,正是出口、外来直接投资和豪赌人民币将继续升值的大量现金流入导致中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构成刺激通胀的威胁。今年头7个月贸易顺差向金融体系注入了1240亿美元,外来直接投资则注入610亿美元。今年人民币是亚洲主要货币中表现最好的币种,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超过了6%。目前中国政府正致力于防止经济增长急剧下滑并抑制通胀。
“迄今,中国政府在对冲资金流入方面做得很好,”龙州经讯公司研究部主管亚瑟?克罗伯表示,“如果不这样做,可能导致通胀上升。”
穆迪经济网经济学家陈颖嘉认为,7月份M2增速继续放缓符合市场预期。不过,这种放缓的幅度比预期的略大。她认为,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初步成功主要归因于贸易顺差的下降。因美国、欧洲的需求一直疲弱不振,出口已经显示出走软的迹象。同时,在国内需求上升的情况下,中国的进口消费仍保持强劲。“来自于贸易的净资本流入放缓将有助于控制货币供应增速。”她说。
花旗集团在发给记者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尽管信贷扩张有所加快,但货币供应量增速减缓也显示出外汇流入减少的影响。最近信贷控制的放松将促进未来几个月货币供应量走高,但减缓的经济活动很可能会使流动性增速保持减弱的势头。同时报告还指出,尽管政策紧缩相对激进,但今年前7个月M2同比增长17.3%,仅比2007年的17.5%略有减缓。随着流动性增速的减缓,通胀的货币驱动力也将变得更加有限。
日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得到调增。鉴于小企业融资的主力银行主要是地方金融机构,本次调增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引发了各方对“热钱”流入压制政策紧缩的很多关注。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了119亿美元,是2006年2月份以来最小增幅。最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控制“热钱”的措施可能已经阻止了海外投机资本的进入。花旗认为,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以及更具挑战性的贸易环境,将继续限制外汇储备的积累并消除中国流动性增加的一个来源。
至于7月份贷款增速再次加快,陈颖嘉认为可能是四川地震灾后重建贷款的大量增加所致。同时,最近央行提高商业银行贷款限额并鼓励他们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这将为未来几个月贷款增长继续积累动力。
“尽管在过去两个月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多次上调,但得益于强劲的流动性头寸,商业银行几乎没有感觉到任何信贷紧缩。总体上,中国的货币政策定位对于抑制信贷活动收效不大,因实际利率在大多数月份均为负值。”她如是说。
数据显示,7月末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19.6%,家庭储蓄比前一个月增加了2465亿元人民币。有分析家表示,这充分显示近来A股市场的大跌和房地产市场降温正在鼓励老百姓将资金存放在银行,即使存款利率仍低于通胀率。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7月份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3%,而基准的1年期存款利率只有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