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流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王吉绯
从1993年算起,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已经默默跋涉了15年,取得了不少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其主要问题在于三个风险,分别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以及恶意骗贷等不还贷款行为引发的信用风险,农业收益不确定性导致农户偿付能力差的市场风险,小额贷款公司操作成本过高带来的经营风险。
链接商业利润 分担金融风险
在信用体系缺失的情况下,具有“无担保、无抵押”特性的农村小额贷款,其信用风险是与生俱来的。高风险则高定价。为覆盖风险,农村小额贷款公司通常采用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但是随着利率不断提高,风险上涨程度会更快,最后导致利率杠杆失效。
风险为什么难以化解?因为在既定风险口径下的贷款,其风险值是一个客观的概率值,这个值在金融圈内不会减小或者消失,也不因为从结果上看的某一个微观特例而改变。
风险虽然难以被化解,却可以被分担。笔者建议,在目前市场情况下,用商业利润来补偿金融风险。
商业利润凭什么分担金融风险呢?因为贷款并不完全等于人民币。人民币是一种不记名的、具有充分流动性的、没有任何指向性的货币,而贷款是记名的,有具体指向性的。指向谁呢?指向一个或多个商业标的。
贷款被限制了流动性,所以指向的商业标的应该给予贴现。为什么贴现呢?因为得到了规模需求。笔者将这种贴现的“利率”命名为货现率以示区别:货现率是商业企业在贸易项下,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买货而进行的特定回报,而金融机构之间的贴现是在资本项下的。
货现率可以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抵偿金融风险。例如农户的贷款不允许买烧酒,“被迫”去买化肥,化肥厂因此增加了生产的确定性,减少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商品的仓储成本与流通渠道的营销成本,理应拿出一定的利润,回报这种贷款定向购买行为。这等于是化肥厂与农户共同分担了这笔定向贷款的风险。
模拟“出口标准” 化解市场风险
一是引导传统农业升级,加强农户偿付能力。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必须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注意的是,农村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而不仅仅是以往被普遍关注和提倡的特色产业,比如做工艺品加工或者养鸵鸟。这些项目都能挣钱,但是不能推广,无法复制。何况对这些特例来说,即使没有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支持,也容易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启动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应该重点做主流农业,不能只做边缘农业;应该摸索全国都适用的、内在的原理和方法,而不只做某个地区或某行业适用的特例。
二是严格农产品种植标准,提高农户收益。众所周知,农产品出口市场和本土零售市场,生产标准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北京大葱批发价格是1元/公斤,“外向型”公司把农户符合出口标准的大葱收购起来,出口到日本,平均出口单价约1美元/公斤。原因就在于引用国际高级标准来检验,只有高标准的农产品,才能够卖到好价格。农户才有足够的产业升级动力,获得较高收入去偿付贷款。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应该是生产优质的、高标准的农产品的农户。如果农户生产这种大葱没有种子、地膜,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提供贷款,指定种子公司和地膜公司,并且算好帐,农户 买生产资料,租用生产工具,需要多少成本,拟订合理的收购价。
农户可以用优惠价贷款拿到目录企业提供的高标准生产资料,如果想降低标准,使用不在目录企业范围内的低标准生产资料,必须按照市价自己花钱买。显然这样不合算,于是农户就主动进行产业升级。
笔者建议建立一个模拟海关,生产者要按照出口标准来组织生产。由于农产品的生产链、运输链过长,我们无法对生产进行有效的监控,只能在进入到流通市场末端的时候,严格检验。我们应该尽可能向最先进的检验标准看齐。直接引进检验标准就行。
整合各方资源 解决经营风险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额”两个字,决定了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性质是资金小、笔数多。所以管理成本远高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平均管理成本,投入大、产出低,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决经营风险问题呢?
一是控制可变成本,施行授信额度管理。虽然“手续简便”能够体现金融服务的含金量,但是不能随意简化。一旦简化,风险的口径就改变了。要想简便农户手续,做好金融服务,必须增加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手续,而这正是问题所在:一个中移动一次贷50亿元,一个农户一次贷5000元,利息收益相差悬殊,但是程序流程与工作量却相差无几,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如何能够盈利呢?
为控制这些可变成本,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借鉴“授信额度”的管理办法: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用随还。具体办法可以因地制宜,纸质的也好,电子(卡)的也行。比如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发行“贷款卡”--贷款额度管理记录凭证,同时可以采取“提前授信、广泛签约、首次激活、循环额度”的方式,管理贷款卡。如果农户的贷款卡有 10000元的授信额度,农户可以在需要种子的时候提买种子的款,在需要化肥的时候买化肥的款。这样可以在控制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户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
如此,不但大大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成本,还为其所覆盖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户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能。
二是降低基础成本:整合“统一战线”。从基础成本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办公室场地、人员等硬件投入,相对利润而言,显得相当大。一个乡可能有几百笔业务,但所有业务的利息收入加起来也许还抵不上一个中型企业的一笔贷款,但小额贷款公司又不得不在这个乡里单独建设自己的服务网点,最后得不偿失,白白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有限资源。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应该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借助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商务部、供销总社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项投入和建设成果,借用上述部门已经存在的和正在建设的网点、人员和信息等资源。
例如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借助商务部已经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延伸到每一个自然村的“农家店”,或者供销总社改革后的、遍布农村的“新供销合作社”,作为安放 POS机具的网点,借用现有的从事商业活动人员和已经下设的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等资源,从而建立广泛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统一战线",集约利用资源,大幅度降低操作成本。
《中国城乡金融报》7月23日(农村金融特刊B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