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约束平衡股市资金供求 最近,中国南车IPO的启动被市场解读为大盘股发行重新开闸,甚至成了看淡后市的依据。管理层数度就此作出解释,但市场的顾虑并没有因此减轻。
弱市情况下,市场之所以担心新股发行、尤其是大盘股的发行,逻辑非常简单:当股市处于弱市中,大盘股的发行尤其会分流资金,加剧资金面的紧张,破坏市场供需平衡。
这种诉求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乏合理性。但是,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诉求背后的许多逻辑经不起推敲。
第一,新股发行对资金面的影响是一个无法证实的命题。所谓新股发行导致市场“抽血”、资金分流的说法,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市场的心理感受层面,并没有得到统计数据的支持。假如资金量一定,供给多了,价格自然会下跌。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供求规律,但证券市场上的投资供求关系比这要复杂得多。从实证角度看,统计显示,今年融资100亿元以上的新股发行,总申购资金平均为3.1万亿元,反而高于2007年的水平。这反映,目前沉淀在市场的资金相当充裕。
第二,我国新股发行早已由审批制过渡到了核准制,市场对发行节奏的约束日趋明显。在核准制下,新股发行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发行者和市场手里。新股发行的定价和规模取决于市场行情表现及发行者的融资需求等。
市场行情看涨,投资意愿强烈,新股IPO会价高量大;而一旦市场不景气,新股IPO节奏自然受到影响,发行价也会水落船低。事实上,自今年4月7日紫金矿业IPO以来,大盘股发行减速已非常明显。据统计,1至7月,包括中国南车在内,公开发行1亿股以上的大盘股仅发行4只,筹资643.19亿元,发行家数和筹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64%和49%。
第三,不宜将新股发行节奏当成判断管理层态度与市场走向的信号。一方面,如上所述,新股发行的市场约束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行政因素的影响正在弱化。另一方面,把新股发行与市场涨跌绑在一起,不仅缺乏理论依据,也得不到实践检验。
去年,随着股市的持续升温,大盘蓝筹股发行曾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冻结申购资金动辄以万亿计。一时间,大盘股IPO“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地”、“让更多的国内投资者分享中国优质企业的成长”、“蓝筹上市公司成为市场中流砥柱”等成为投资者追捧大盘股的依据。但今年以来,市场却闻大盘股而色变。很明显,前后两种不同评判具有相同的理论依据,但结论却截然不同。将大盘股IPO与管理层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挂钩,进而据此推测后市走向,折射出市场自身的不成熟和对行政干预“婴儿式”的依恋。
第四,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足,市场化约束机制尚不完善,在现阶段,管理层在维护市场平稳发展、规范市场行为方面的确负有特殊的职责。就新股IPO而言,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针对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综合考虑市场各方面的意见,对大盘股的发行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注重发行节奏。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回应市场热点问题时明确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改善市场供求,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市场力量和中介机构在市场筛选、定价、调节供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应该说,为维持市场秩序,保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管理层是殚精竭虑,务有所求的。
而市场本身为大盘股IPO预设了门槛,尤其当市况不佳的时候,这种门槛约束就更加明显。这是市场的自我保护,也是中国证券市场市场化程度提高的必然结果。投资者对此应有一个客观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