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进行马拉松训练时,马克?孔杰弗德从未想到自己可能参加不了2008年奥运会。
结果,孔杰弗德没能来北京参赛。
不过,一款从他汗味冲天的马拉松训练服应运而生的产品却闪亮登场。产品名叫WIN,是美国奥委会的官方指定洗涤用品,甚至还拥有奥运形像代言人──美国十项全能选手布莱恩?克雷。
人们往往认为,只有大企业如可口可乐、麦当劳和Visa Inc等才能赞助奥运会。然而,年收入仅为400万美元的WIN Products Inc.也是与美国奥委会签约的数十家赞助商之一,其中还包括一家专门生产剪贴簿和相框的赞助商。
WIN没有具体说明签约成为赞助商所支付的费用,但表示这是一个六位数。获得赞助商资格是该公司主要的营销策略,而且似乎效果不错。总部位于纽约的WIN不但把奥运徽标印在产品上,还印到了管理人员的名片和公司信笺上,而且每次向零售商推介产品时,都不忘强调自己的奥运赞助商身份。WIN首席执行官孔杰弗德介绍,“我们对零售商这样说:既然美国奥委会都觉得WIN的产品好,你们也会感到满意。”
如今,WIN已占据了数百家体育用品零售店的货架。零售商表示,WIN解决了大多数出汗运动员面临的一个问题。传统洗涤用品能够清除多数棉织衣物上的污渍和汗味,但如今运动员倾向于穿高科技纤维制成的衣物,这种衣服能快速吸汗,保持身体凉爽干燥。
WIN这家小公司还得到了一些巨头企业的认可,包括耐克公司。如果你打电话给耐克的客服代表,抱怨自己的训练服容易发臭,他们会建议你去买一瓶WIN洗涤剂,而这并非是WIN花钱让耐克做的宣传。
2002年创立WIN后不久,孔杰弗德及其合伙人托马斯?德努维耶发现,美国奥委会的赞助商名单中没有洗涤用品企业,于是兴高采烈地促成WIN与奥运结下良缘。德努维耶谈到,洗涤用品其实是个很无趣的行业,所以需要来点激情。
不过,作为美国奥委会赞助商的WIN也有失利。举例来说,公司在美国奥委会的协助下将3000份洗涤试用装随同美国奥运军团的装备一道寄往北京,希望运动员能在洗衣服时使用WIN产品。然而,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协议规定,运动员的衣物清洗工作由北京奥组委全权负责。美国奥委会负责授权产品的助理主任劳拉?索科尔说,我们原先打算让美国奥运选手和服务人员使用WIN牌洗涤剂,但这个想法泡汤了。(琼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