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奥成功后的2002至2007年间,北京每年GDP的增长额中,有一个百分点是奥运贡献的。
昨日,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陈剑举行的“北京奥运与北京经济”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北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后,在2002年到2007年间,GDP年均增长速度12.1%,比奥运会筹办前增长速度高出1.8个百分点,这其中有一个百分点的因素是由于奥运的因素所推动的。
据统计,北京2001年人均GDP只有3262美元,这个数字在2007年达到了7654美元,有专家预言,在今年年底北京的人均GDP将超过8000美元,比2001年增长一倍多。除了人均GDP的直接贡献外,北京奥运也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GDP的单位能耗,使北京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陈剑表示,2006年北京单位GDP能耗下降5.25%,是全国仅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地区;2007年北京单位GDP能耗下降6.04%,在全国完成能耗任务最好。到今年上半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61.3%提高到73.7%,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北京利用奥运的筹办之机,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此外,在奥运期间由于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有了快速的提升,城市的整体面貌有了非常大的改进,机场3号航站楼的建设,信息化的投入,跟居民有关的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改造以及环保设施的投入,极大地缩短了北京与世界城市的距离。而“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的建设还推进了亚奥区域等新功能区的建设。“亚奥新区可能成为第29届奥运会留给北京的经济遗产,奥运会之后将成为体育休闲会展产业中主要产业发展的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