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
赵锡军
魏加宁
主持人:本报记者 熊建
嘉 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锡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 魏加宁
今年以来,
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种种挑战,全球性的粮食危机、石油危机和美国的次贷危机等三大危机给中国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对此,中国银行业该如何认识并应对以避免金融危机呢?本报记者就此请相关专家加以分析。
注意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赵锡军:中国的商业银行目前主要面临三方面的挑战:
一、全球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越来越激烈。
这种不平衡和资产价格、资源价格的波动,会对中国商业银行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二、宏观调控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挑战。我国目前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给经济各方面带来很大的变化和影响。其本意是使过热的经济能够慢下来、冷静一点,同时把价格的上升速度降下来一点。可结果是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价格还是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上。为了控制价格上升,国家可能更多采取其他的政策,包括越来越强化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类似控制信贷的行政性措施,会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带来影响,作为商业银行的客户,这些企业就会有不同的发展空间,会给商业银行方方面面带来压力。
三、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很多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在动荡不平衡的国际环境、金融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压力之下,要在管理、结构、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做到一个升级换代。这些企业都是商业银行的客户,它们在发生结构变化调整的情况下,会带给商业银行更多风险。
另外,很多商业银行把房地产开发贷款、按揭贷款作为主要投资方向,这需要改变,商业银行要在企业发展模式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核心客户,我觉得这其中可能有经营新材料、新能源的,这些产业将来可能会有更好的前景,商业银行应该注意。
经济回落预防不良贷款
巴曙松:在1997年到2003年这一次周期性的回落里面,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最高回落65%到70%,但是香港银行业没有出现大量不良资产,经受了经济回落周期的检验,其金融体系值得学习。具体来说:
一、法律环境和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在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里面,对合约的尊重、对法制游戏规则的尊重,是整个市场的基石。由于我国个人收入征信系统不完善,结果有些商业银行发放了贷款,出现了骗贷。有一些法律、法规本意是好的,但客观上对债权人不利,起到了纵容赖账和不尊重合约的效果。
二、银行在个人收入的确认上要下更大的功夫。个人收入评估之后,银行要请独立的房子评估师对所需要贷款的房子进行价值评估。接下来,随时对个人贷款评级、审核。从整个组合上看,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在银行贷款比例上要有严格的控制。这个前期环节一定要落实好,因为在回落期,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成为不良资产。
三、从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企业本身来看。银行面对这么一个分散的、低资金实力的高风险行业,面对这样一群贷款开发对象,房地产行业调整无疑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风险。
四、监管政策要灵活调整,应该加大压力测试。特别是中小银行,过去几年资产扩张非常快,敞口和贷款迅速增长,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一个行业。这样,一个行业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大面积的不良贷款。由于经济调整的效果反映到银行可能是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所以目前经济回落对银行的压力才刚刚体现。
鼓励银行提高研究投入
魏加宁:商业银行的研究能力,我认为应当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首先,银行对于宏观经济、对于产业发展、对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水平比较高的话,就可以指导银行避免企业因产业不景气而倒闭的风险,从而确保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和银行运营的安全性。
国外但凡好的银行都把优秀人才配备在银行的调查部或者研究所,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让这些研究人员到世界各地,把握有关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把握相关产业的经济状况,把握客户企业的经济状况。如果我国商业银行研究能力强的话,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损失就会小很多。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