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深度阅读

高新张铜危如累卵

  8月30日,高新张铜(002075)发布遭遇各贷款银行集体逼债的重大诉讼公告。此举表明公司资金链面临断裂,经营形势危如累卵。

  13家银行集体逼债

  30日高新张铜公告显示,共有13家银行均就公司债务问题向法院提出了诉讼请求。

银行的诉讼请求中,除了要求归还借款本金、支付至债务实际清偿之日的利息之外,还有要求冻结等额银行存款、查封相应价值财产、对抵押物处置享有优先受偿权等。

  值得注意的是,涉诉债务品种除包含一般贷款、抵押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进口信用证之外,高新张铜的未到期贷款也在银行追索的范围之中。其中,有中国农业银行张家港支行发放的5500万元贷款、交通银行张家港支行发放的5000万元贷款、中国建设银行张家港支行发放的5000万元贷款、中国工商银行张家港支行发放的6000万元贷款等。

  贷款尚未到期,银行就通过司法程序索要,这种非常罕见的情况偏偏在高新张铜发生。

  事实上,早在两个月前,各债权银行和大大小小的讨债人就时常到高新张铜索债。而高新张铜的门卫几乎成了厂里最忙碌的人,他们要负责把银行、讨债人、记者甚至是投资者统统拦在门外。

  债台高筑

  高新张铜遭遇各贷款银行集体逼债,源于公司高负债。根据公司2008年半年报,公司的流动负债有17.54亿元,负债合计18.59亿元,而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不过3.96亿元,相比所有者权益,公司的负债大得惊人。

  而从公司的资金情况来看,贷款金额也相当大。2008年上半年公司的短期借款高达7.72亿元,其中抵押借款3.19亿元,保证借款4.2亿元,质押借款3292.3万元,此外,公司还有一笔1亿元的长期借款。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广州发展银行、南通商业银行……大大小小的银行均成为高新张铜借款的目标。而公司的应付票据也数额不小,至2008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余额达7.24亿元。因为公司资金紧张,公司采用商业承兑汇票形式来弥补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的不足。

  一面是高负债,一面是现金流紧张。有知情人士反映,高新张铜现金流从去年起就很紧张了,实在太缺钱的时候,往往是这里贷了款,那里就拿来直接先付了工人工资再说。据去年年报显示,公司200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3.66亿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是15.5亿元,而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是14.07亿元,去年一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43亿元。

  大量举债一直考验着高新张铜的资金链。

  “高新张铜的银行贷款已经开始出现逾期的情形。”7月30日,一位张家港银行业人士透露。而大量依赖短期贷款周转资金的高新张铜,正面临越来越大的还本付息压力。

  当地一家银行人士称,此前,苏州银监分局和张家港市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向高新张铜的债权银行通报情况,希望拿出一个解决方案。从目前众多银行共同追索贷款的情况来看,那次会议显然未取得预期效果。

  业绩雪崩

  作为一家中小板公司,高新张铜2006年10月才上市,但其上市的第一年业绩就变脸。今年2月底,公司发布业绩快报,宣布公司2007年净利润为44199774.88元,该数字精确到“分”。而后,公司在4月28日,即年报披露前一天,公布了一份惊人的业绩修正预告,宣布公司巨亏。次日,即4月29日,公司披露了净利润巨亏近1.8亿元的年报。业绩快报与年报之间差异如此之大,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之中,实属罕见。

  高新张铜8月30公布的中报显示,2008年1-6月份,公司净利润亏损达9641.46亿元,与去年同期2014.51万元的盈利比起来,同比减少578.69%,每股收益-0.24元,每股净资产0.88元,净资产收益率-27.23%。高新张铜称,因公司资金紧张,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预计公司2008年1-9月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9500 万元以上。

  其他应收款釜底抽薪

  高新张铜出现亏损,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公司与江苏张铜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张铜)及其下属企业张家港市新天宏铜业有限公司(下称天宏铜业)、沭阳凯尔顺铜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凯尔顺)、江苏大华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大华实业)、张家港市大华铜业有限公司(下称大华铜业)因业务及资金往来等原因,形成了其他应收款共计3.679亿元,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

  而江苏张铜虽然名义上不是高新张铜的关联企业,但与二者的办公地点共为一处,且江苏张铜事实上控制着高新张铜。江苏张铜在天宏铜业、大华铜业和凯尔顺三家公司中分别持股60%、70%与75%。这就大大增加了其他应收款回收的难度。

  7月9日,高新张铜公告称,截至2008年6月29日,公司与江苏张铜等五家企业之间其他应收款合计为2.533亿元,公司存在对上述其他应收款不能全额收回的风险。如公司不能完全顺利收回上述其他应收款,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生产经营的资金压力,进而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高新张铜的现金流已极度紧张,2.533亿元其他应收款不能收回无异于釜底抽薪,加上各债权银行集体逼债,高新张铜如不能化解当前风险,就可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濒临破产。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张铜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