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培育金融人才 期盼企业参与

  这是一种鲜明的对照,它常常让沪上开设金融专业的知名高校看不懂:

  花旗银行对跑上海高校情有独钟。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这家老牌银行挑选出40名优秀的大三学生,组成“花旗银行金融班”,让他们在大四接受花旗银行一线人员授课,一年学费全由银行承担,毕业之后进入花旗银行工作。

  “花旗”通过特殊的方式,表达了提前预约优秀金融人才的迫切心情。相比之下,国内金融机构的态度迥然不同。当高校金融院校主动伸出合作培养金融人才的橄榄枝??企业的一线员工能否到高校来培训提升?高校的金融实务课程能否到企业现场模拟?大多数国内金融企业的回应是无动于衷。

  “金融人才缺啊!”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到处能听到人才紧缺的呼唤。但似乎寻觅人才的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加大引进力度;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则显得爱莫能助。这尴尬的局面让高校很着急:单靠学校一方,就算设置再多的金融本科专业,也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金融人才啊!金融人才师资和培养模式亟待改变,金融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这是必须打通的“第一通道”。

  专业设置跟风难补人才缺口

  “根据权威统计,纽约现有77万金融从业人员,香港有35万,而上海仅有10万。”这组由教育主管部门透露的数据,其实知晓度已经很高。

  面对金融人才的旺盛需求,上海高校争相开设金融专业,本科专业数量至今已经达到20多个,成了仅次于英语和计算机的热门专业。在一位大学校长的印象中,上海除了中医药大学、戏剧学院等为数不多的学校,其他本科院校几乎都开设了金融专业,特别是近几年,连民办高校也纷纷上马开设金融专业。专业热带动报考热,近几年金融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节节攀升。

  伦敦商学院培养的金融硕士支撑起了伦敦金融中心,纽约大学培养的金融硕士支撑起了纽约金融中心,上海本土高校的金融毕业生能否承担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任?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曾对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国内金融机构展开调查,结果它们普遍反映,国内高校金融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实际要求,“理论知识有余,实践技能不足,只懂道理不会做,到了企业仍然需要再培训。特别是企业急需的保险精算、衍生产品开发等业务,毕业生根本无法马上上手”。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孙铮说,目前国内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学生普遍偏重学术型,像国外那样的注册金融分析师之类职业型金融人才,还缺乏培养途径。

  师资短缺成为人才培养瓶颈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普遍雷同,即便没有办学条件也要跟风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多次发问:没有一定的师资等条件,学校如何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这样的毕业生又怎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呢?这样的批评,显然非常适用于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根据上海交大的有关调查,国内大学金融专业的课程与纽约大学、伦敦金融学院等国外知名金融院校比较,重叠的仅有30%,“国内高校开的一些课程,人家已经淘汰了;人家开的很多课程,国内高校却没有能力开出来。”负责调查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感叹。

  课程落后,源于师资的匮乏。一位高校金融专业的教授告诉记者,目前高校新设的金融学专业,师资绝大部分来自刚刚毕业的博士。这些博士经过多年专业学习,虽然具备了理论知识,但在实践技能上基本是空白,“不懂银行的基本实务,怎能培养出适合银行业需求的人才?”

  而企业对参与人才培养的冷淡,更让师资短缺的高校雪上加霜。上海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郑沈芳告诉记者,金融人才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敏捷的思考能力,更要在岗位实践中磨练。比如《银行信贷》这门课,学生必须跟随信贷员现场学习,才能真正领会贷款“放还是不放”的要领。但是很多金融企业以“害怕信息泄露”为由,拒绝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而同样是《银行信贷》这门课在德国,三个月的课程,有一个月是在银行上课,让学生熟悉了解每个操作环节。为了激励企业参与学生培养,政府还为企业提供相关优惠政策。

  校企联手需要创新机制

  王方华教授指出,金融人才培养现在有三种模式:学术型;金融硕士、金融MBA等实务操作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学术型人才我们已经具备一定实力,金融硕士、金融MBA、金融工程人才应当是将来培养金融人才的重点方向。”

  这样的方向,明显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眼下对于高校来说,能解近渴的,业内专业人士是一支很重要的队伍,因为在国外金融院校,有过企业从业经历的师资都占有一定比例。但在国内,企业的力量要被借用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通道还始终没有打开??目前高校教师常常被请到企业承接课题,可是由于薪水、职称体系等的障碍,企业专家很难站上高校讲台。

  郑沈芳说,整个社会开门办学的机制还没有建立,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到高校授课的企业老师还只停留在兼职阶段,缺乏企业教师参与的系统培养方案。她认为,让金融企业乐于参与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政府搭建一个平台,尤其要在税收、奖励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督促企业把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功能和义务,促进学校和行业充分对接,共同推进人才培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