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 独家报道

[独家]王子恢:保住汇源品牌不是国家的事了

  不论是相对于两年前的凯雷并购徐工案所引起的全民争论,还是达能与娃哈哈沸沸扬扬的“离婚”纠纷,中国媒体在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大手笔面前,猝不及防中显得普遍平静,受不了的似乎是许多消费者,这些普通的民众,从搜狐财经网络调查中可以看出来,高达85%以上的人对此收购案从情感上持不赞成态度,并将此视为外资扼杀中国民族企业的战略。

  可以理解。毕竟高达179亿港币(约合24亿美元)的要约收购价格,将制造可口可乐历史上第二大收购案与中国迄今为止最大一笔外资收购内资企业控股权交易。而依据公告,要约收购完成后,可口可乐还将进一步要约收购汇源果汁其他全部剩余股份,进而使汇源果汁退市。 对于去年刚刚登陆香港股市的汇源,让公众感觉突然实属正常。

  但实际上,保住汇源品牌已经不是“国家的事”了。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明显地有别于当年的凯雷并购徐工。此案例发生在《反垄断》法刚刚实施的一个月之后,应该说,在经历了诸多关于外资并购的激烈争论之后,随着《反垄断》法的正式实施,我国关于外资并购与经济安全的法律制度已经相对规范,国家对于外资并购中的“经济安全”细则界定已经进一步厘清。在资源配置全球化的今天,资本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也应该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常态。

  依据外资并购及反垄断的现有法律法规,已经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尽管在中国政府批准前依然存在很大变数,但与“经济安全”红线有明确分野。

  查阅商务部2007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可以看到,该目录已经明确“果蔬饮料、蛋白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属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农副产品加工与饮料制造两个行业中,限制外商投资的领域,只有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 生物液体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产、及黄酒、名优白酒生产、碳酸饮料生产等领域。因此,反垄断机构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可能性要小得多。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还可能面临的一个程序是经营者集中审查。根据《垄断法》的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将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与国家安全审查。但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反垄断法》同时规定,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这一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因素明显大于不利因素,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这个规定可以看作是对经营者集中审查的一个豁免条款,反垄断机构如何拿捏这个尺度,将是此收购案获得通过与否的关键。但从现在的法规中,找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明显不利因素,除了“国家安全”之外,其它的理由似乎更加勉强。再加上控股近66%的中国汇源果汁控股、达能集团和华平投资等三大股东已对该交易作出不可撤回的承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相对此前的徐工案,少了许多不确定性。

  尊重法律,所以中国政府如果能最终通过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审查程序,将让大家看到一个全球化背景下尊重契约精神的中国,但同时,作为中国人,我希望汇源果汁的品牌能不因外资并购而沉沦甚至丧失,不过,这件事情,的确已经可以不是“国家的事”了。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自然有他的战略意图。从饮料消费的趋势来看,碳酸饮料的市场有下滑趋势,而营养健康的果蔬饮料已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据可口可乐2007年财报披露,其碳酸饮料全球增速为4%,而非碳酸饮料增速则达12%。世界饮料产业竞争已由碳酸饮料领域扩展到非碳酸饮料领域,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等均已在中国成功介入果蔬饮料市场。然而,以碳酸饮料起家的可口可乐,在中国果蔬饮料市场上遇到强劲对手,汇源在国内100%果汁及中浓度果汁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2.6%和39.6%,属于行业龙头。而200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果蔬汁市场的占有率为9.7%,如何以更快的速度介入这一市场,资本雄厚的可口可乐欲以收购走捷径,是非常自然的抉择。而结合诸多企业并购案例,外资的品牌控制策略往往导致被收购的自主品牌逐步边缘化,许多人实际上更担心的是,在以资本并购拿下市场份额之后,可口可乐会逐渐地渗透自己的品牌。

  这种担心并不是无谓的。从目前的公开信息开看,可口可乐表示收购成功后依然保留汇源的品牌,同时,汇源创始人朱新礼依然还会担任新汇源的名誉董事长,但如何掌控由可口可乐牌新汇源,又是一个新课题。朱新礼当年以开阔胸襟与开放的态度,放弃控股权,果断引入达能及华平等外资,成就汇源辉煌。去年底,美国卫生部长莱维特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局长埃森巴赫来到汇源果汁参观生产线后,面对美联社、路透社等全球媒体盛赞汇源果汁品质,并称将非常放心汇源果汁出口美国,但很快,这家企业被美国企业收购了。

  汇源的选择,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规则下的企业自主行为,让外资和平地融入中国,在中国社会合法的环境中,公平地参与竞争,这应该是中国自信地面对全球经济竞争的一个新标点。2006年,《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规定对恶意外资并购进行审查和监管,这两份旨在引导和规范外资的文件一度被误读成中国开放大门收窄的信号。但现在,《反垄断法》实施之后,凯雷并购徐工的正式流产,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成功,将意味着,中国在开放市场的过程中已经告别了经济安全争议的迷茫,找到了标准、尺度与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否要保住汇源的品牌,更多的应该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了,做为消费者,一个中国人,我们只是从情感上,愿意汇源这个让中国人信赖的品牌,持续辉煌下去。

survey
(责任编辑:铭心)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