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 最新消息

何伯权:不做老板做风投

  和当年所有的竞争对手相比,何伯权现在也许是最悠闲的一位了。

  作为投资人,何伯权珍惜自己自由的生活空间。平常有项目看项目,否则就潜行于江湖。他从不像一般意义上的风投那么忙碌。在乐百氏的时候,他以为人随和著称,经常和部下一起睡地铺,穿个大拖鞋到大排档喝啤酒。

在他身家倍增的今天,他依然随和而自在。

  据接近他的一位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何伯权现在和我一起坐飞机依旧会挑最便宜的飞机票,对于吃,他也不讲究。而且有时也会独自一人出去买菜。很多像他这样身家的人是达不到这样一个境界的。”

  然而,何伯权并不是一开始就淡泊人生,他也曾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全力拼搏。

  他曾经花了12年,带领一群年轻人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饮料品牌培育为一个全国大牌,那就是乐百氏。然而有一天,他突然选择放弃,将自己辛苦培养起来的“孩子”卖给了达能。

  至今,何伯权本人从未向媒体透露过他出售乐百氏的原因和心情。而他的朋友也为他保守这个“秘密”。据说,在出售股权后不久,曾有一个记者打通了何柏权的手机,当时他远在他乡旅游,从语气上判断,心情颇为轻松愉悦。若此事属实的话,何伯权当年出售乐百氏后,心情还是很放松的。

  这位接近他的人士告诉记者:“何伯权能把一盘棋下完,再重新开始新的棋局。”这种不慌不忙的作风并不是创业者能做到的。

  “做企业是极其辛苦的事情,要超过正常人的极限。”他认为,无论朱新礼还是何伯权,在企业黄金时间卖个好价钱,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这也是所谓急流勇退。

  乐百氏所处的饮料行业的竞争可以用惨烈二字形容。直到现在,宗庆后每年都会花一定时间深入农村一线市场,亲自查看。而何伯权显然不用这么辛苦。因为他选择了退出。也许是在市场厮杀中悟出了淡泊之道,2002年离开乐百氏以后,他并不着急于新的事业,而是到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读书游历,尤其在哈佛留下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当何伯权在2003年成立了广东今日投资有限公司后,他的一些旧部下纷纷再次投奔他。由此可见,何伯权还是有不小的人格魅力的。

  风投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没有快消行业的短兵相接,节奏可以自己控制。何伯权显然并不缺钱,所以他不用为生计发愁。“他现在的心态不只为了钱,而是希望帮助那些有志于创业的人。”

  何伯权所投资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他在国外看到过的优秀商业模式,而在中国还是空白或者刚刚开始,他认为很有前景才迅速决定投入。

  当然何伯权选择达能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中国职业经理人群体尚未成熟。

  何伯权和朱新礼都没有一个可以托付毕生心血的继承人。据了解,何伯权的女儿喜欢做义工,而他也支持她。无论是何伯权还是朱新礼都不希望强迫子女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在海外成熟市场,创业者可以找到值得信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将企业托付。从而让一个家族企业或者个人企业完成向公众企业的转变。创业者可以蜕变为一个坐享红利的股东,而成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市场监管环境可以保证他的利益。当然创始人家族也可以保留一定的发言权,比如福特家族和福特汽车。当然,西方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成功转型,但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可是在中国市场,民营企业家们做这样的决定还是需要冒不小的风险。

  若一旦放弃权力,那么自己的股东利益能否保全?这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民营企业家反复盘算的问题。确实,当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后,两大利益群体如何协调,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似乎还没有完全想明白。

  找不到可以托付的人,卖给对手又心有不甘,那么选择一个成熟的跨国公司也许是不错的出路。

  最终何伯权选择了达能,一个在国际上有着显赫地位的公司。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达能在中国市场上并没有那么游刃有余。不过此时乐百氏的命运已经和何伯权没有直接关系了。

  业内指出,饮料市场瞬息万变,即便何伯权不走,乐百氏也可能出现衰退。但是,市场没有可能,至少今天,何伯权活得依旧潇洒。

欢迎订阅2009年《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83731031(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责任编辑:马丁)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何伯权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