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_搜狐财经 > 全球经济

德国保护民族品牌“大道无形”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记者问起许多在德国生活多年的华人朋友,德国是否也有此类“保护民族品牌”的大讨论,大家大都摇头。细问起来,也很难想起哪些德国“民族品牌”成功被外国企业并购,人所皆知的“德国品牌”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等,好像也仍然全部掌控在德国人手中。

  记者就此也采访了德国诺尔律师事务所的并购专业律师赵辉。他向记者表示,德国很少发生知名品牌被并购的案例。

  品牌自身素质过硬

  赵辉表示,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德国品牌的成熟度很高,确实难以被收购;但同时这一现象背后仍然暗藏着德国保护“民族品牌”的“法律之手”,无论是反垄断法、国家安全审查法,还是一些行业法规、企业制度,都无形中为德国企业和品牌形成了强大的保护。

  为避免“民族品牌”被外人收购,首先需要这些品牌自身素质过硬。德国汽车奔驰和电器领域的西门子等品牌本身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其背后更是有庞大的企业财团支撑,外国企业很难有实力对其并购。而一些民用产品、地方性品牌,同样也实力不凡,即便陷入经营困难、难以为继,企业也不愿出售这些品牌。

  法律起到功不可没作用

  而从法律上讲,虽然在德国任何一部法律中都找不到“保护民族品牌”的字眼,但究其内容和实践应用,这些法律对保护德国本土企业和品牌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很多可能的外资收购事件已经被化解在无形之中。比如德国有着严格的反垄断法。企业并购接受政府的反垄断调查非常普遍,只要是形成一定规模的并购案都必须经过政府审核。虽然最终因“垄断”问题未获审批的并购案仅占极少数,但在重要时候仍然发挥作用。近年美国航空公司并购德国托马斯库克旅游航空公司即被政府以涉嫌“垄断”否决。

  政府对外来威胁警惕性提高

  实际上,德国政府对一些可能并购本国核心企业潜在外来威胁的警惕性也越来越高。比如对英美对冲基金、亚洲等地的主权财富基金等,德国政府的态度在欧美国家都属最为强硬。在去年德国主办的八国峰会期间,德国主动倡议增加对冲基金透明度,而明年即将实行的国家安全审查,很大程度上便是针对日渐壮大的主权财富基金。

(责任编辑:马丁)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赵辉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