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街市场人如潮涌 北京秀水街是从一条不到200米长的小巷逐步发展起来的,被经济学家誉为“用改革开放剪刀裁出来的清明上河图”。
奥运期间,秀水街人气很旺。仅奥运会开幕后一周,秀水街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其中八成是外籍人士,先后有22个国家元首到访购物,204个奥运参赛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几乎都曾逛过秀水街。
秀水街市场的工作人员笑称这里是奥运“分会场”。“30年的历史最高客流纪录,连续数天被刷新。”秀水街总经理汪自力说。从8月1日到23日,秀水街总共接待了中外游客达100万人次以上,销售总额超过3.83亿元。
为了适应奥运会期间外国顾客的需要,秀水街改善了支付环境,花旗、渣打、汇丰等国际知名银行在秀水街设立了7台ATM机,此外,还安装了1000多台POS机,实现了无障碍刷卡消费全覆盖。
在奥运会结束后的这些天里,秀水街每天还是人如潮涌,据统计,每天都有5万多人次。
“鸟巢”吸引投资者 北京奥运会进行之时,奥运村里70%的房子已经售给了个人。销售总监葛怀恩向记者介绍,目前还剩下400套房子待售,销售十分火爆,开盘时售价16000元/平方米的国奥村(注:奥运村的名字只能在奥运筹办和奥运会期间使用,奥运结束后将更名为“国奥村”)已上涨至3万元/平方米。葛怀恩说:“按照现在的状况发展,国奥村是不愁销售的。”
在目前冷清的楼市中,北京国奥村成为异类。“从运作模式来看,国奥村绝对算得上是成功的。”北京奥运村建设方、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最大限度实施市场化运营是北京奥运会各项投融资工作的基本准则,在奥运场馆项目上也如此。在“鸟巢”、“水立方”、奥运村、国家会议中心、奥林匹克篮球馆、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这6个项目中,政府只是在成本高、盈利难的“鸟巢”项目上投入了近20亿元,其余约190亿元的投资均来自中标企业的自愿投资或社会捐赠,前者占据主要地位。
早在建设期间,“鸟巢”获得了1亿元商业赞助,其中中石化希望赛后使用场馆进行商业宣传活动,为此,它提供了赛道所用的沥青以及除VIP座位外的所有座椅,价值约3000万元。常规的场租、广告费和门票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现在国家体育馆有限公司的网站上,已经能看到科勒卫浴、中国网通、搜狐、拜尔医药等赞助商的名字。北京国安足球队已将国家体育场定为主场,将在赛后进驻。
奥运给市民带来实惠 自1998年以来,北京市加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共投入1200亿元,采取了200多项措施,重点治理燃煤、机动车、工业和扬尘污染。1998年,北京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00天,到2007年,这个数字已到了246天。北京奥运会期间,大气质量一直达标。素来对北京的空气质量颇有微词的西方媒体,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闭上了嘴巴。
奥运会带给老百姓的实惠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根据北京市政府公布的数字,在过去7年筹备奥运的时间里,北京市在与奥运相关的投资中,有270亿元是直接用于场馆建设和奥运会自身运作的,而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投资则达到2800亿元。
7年来,北京城市交通等硬件设施进步明显。一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建成通车;地铁5号线、10号线等奥运会前相继开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案出台;优化调整了131条公交线路;推进了智能交通建设;城市交通环境得到改善。
经济依旧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不是因奥运会而始,自然也不会因奥运会而终。
“北京市政府2001年确定的"奥运预算投入"约为2800亿元。在这些预算中,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包括在北京"十五"计划中。这部分约为1440亿元,即使不办奥运会,这些投入也会按计划进行;剩余的约1000多亿元,才是真正由奥运因素引起的。由于这部分投入分布在整个奥运会筹办的7年中,平均下来每年不过多增加200多亿元投资。”奥运研究专家陈剑说,应该看到,在北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9000亿元,奥运会有关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完工,2008年北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基础上增长11%、总规模达到4300亿元的情况下,每年200多亿元投资的影响十分有限。“因此,如果说北京经济对奥运会还有一定程度依赖的话,这种依赖程度其实已经很小,中国经济对奥运会就更谈不上依赖了。”陈剑说。
据这位专家介绍,奥运后北京经济在继续重点推进高科技产业、金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将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发展,形成高科技产业、金融与生产性服务业、社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四极”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些调整将有力支撑奥运会后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