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戴尔将在未来18个月出售旗下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生产工厂的传言在业内激起了轩然大波。毫无疑问,“戴尔是不是顶不住了”的猜测固然是业内最关心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背后则是低毛利率时代PC厂商将如何应对的思考。
放弃自主生产、更多地采用代工,正在成为越来越多PC巨头的共识。
戴尔卖掉全部工厂? 9月2日,戴尔公司发布了其今年第二财季的报告。数据显示,其销售收入达到了164亿美元,同比上升11%,全球出货量也增加了19%左右,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升到16.4%的水平,拉近和第一名惠普之间的距离。但是,戴尔的利润降至6.16亿美元,下滑幅度达到17%。
戴尔方面直承,为扩大市场份额,公司在第二季度大幅降低了电脑售价,特别是在欧洲市场的售价,正是这种低价战略压缩了戴尔的利润空间。
利润少了,价格也不能涨,那么只能通过压缩内部成本来解决啦!正是基于这种思路,戴尔将出售生产工厂的消息也就应运而生,甚至18个月内完成的时间表也同时出炉。对此,戴尔中国公司新闻发言人张飒英的说法是,利润率下滑确属事实,但与工厂出售之间并无关联,不过其也没有正面否认公司未来会不会出售工厂,其只是强调:“这不是我们官方发布的消息,一切属于猜测。”
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市场竞争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面前,戴尔必将走上强化外包之路。事实上,今年4月,戴尔就已经关停了一家位于美国德州的自有工厂。在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复出之后,戴尔公司就制定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复兴计划,目标只有一个???重夺市场第一。为此,戴尔表示,未来几年中要力争砍下30亿美元的成本。
虽然戴尔出售工厂的传言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但是从业界发展的大势来看,其最终剥离工厂、走向全面外包的意图已经相当明显。在市场竞争压力面前,戴尔不会选择顽抗,这从它这几年打破单一直销的渠道模式,不断进军零售渠道的改革就能够看出来。
PC巨头集体投入代工潮 相比戴尔的遮遮掩掩,它的竞争对手在生产外包的事情上则要大方得多。近日,惠普刚刚为2009年抛出了一份数额惊人的代工大单。据有关消息透露,2009年惠普将向台湾地区的笔记本代工商提供1300万-1400万台的笔记本代工订单。这一数字远高于惠普2008年交给台湾代工商的600万-700万台的代工量。据悉,这份超级大单将由广达电脑、纬创集团、英业达集团、富士康电子等公司瓜分。
轻资产运行,抛下生产工厂所带来的巨大人员成本和资金占用,正是过去几年中惠普在电脑市场迅速上位的重要原因。借助专业代工厂的成本压缩能力和规模效应,惠普将更多的关注力放到了产品设计上,从而在消费电脑市场抢得了先机。
同样成功的案例还有宏基。在施振荣的主导下,宏基经过两次改革,早已走向纯品牌运营。也正是因此,其得以在欧洲市场不断提升份额,甚至强势侵入美国市场,收购Gateway品牌,并借此超越联想,占到了全球第三的位置。
即使是在全球PC生产基地本土作战的联想,在2000年大举杀入笔记本电脑市场后也很快投入了启用大规模代工的浪潮。当时,联想最主要的代工伙伴是大众电脑,其接近70%的笔记本均出自大众工厂,其他的30%由仁宝代工。在收购IBMPC业务后,联想出于业务发展需要对代工商进行了重新的遴选,最后选择了纬创、广达和仁宝三家核心合作伙伴,其中纬创几乎包揽Thinkpad所有系列机型的代工,仁宝则负责绝大多数的商用机型。
纯品牌运营成大势所趋 近来,联想、宏基、惠普相继推出了价格低廉的超便携笔记本产品。记者在进行产品对比分析后发现,这些产品除了在外观上有着较大差异外,在内部结构、外部接口布局等方面和此前已经上市的一些台湾地区厂商推出的产品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在国内电脑厂商神舟、方正、清华、长城等厂商推出的超便携笔记本上,这种相似感表现得更加突出。
据相关人士介绍,各大厂商其实选择的都是同样几家代工厂商推出的ODM产品。也就是说,如今的电脑产品不仅是在生产上交由代工厂负责,一些低毛利的产品就连设计也会由代工商包办。这样,品牌电脑厂商就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品牌推广和营销方面,赚取附加值。
品牌自主生产向外包生产转化、OEM(原始设备生产)代工向ODM(原始设计生产)代工转变,这已经成为了PC行业的大势所趋。虽然品牌PC厂商之间的竞争仍然激烈,但将来更多的会是纯品牌的较量。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