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发展模式探索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正式”作为一种行业或作为一种企业类型始于2004年,为保持在国资委直管企业序列中单独存在,国有投资公司找到了既要“控股”又要“阶段性持股”的理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传统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指导思想上存在的误区和危害,并从理论上回答了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创新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创新发展模式的具体途径。

  ■学人新论■周慧琴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正式”作为一种国有企业类型或作为一种行业,始于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后的第二年,即2004年。2004年国资委正式把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中国高新投资公司、中国水利投资公司等列为从事“投资”的行业企业,从原放在其他行业的名单中单列了出来。但作为一种国有企业形式,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存在的历史要早得多,准确地说,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始于20世纪后期,是中国政府投资由“拨改贷”再到“贷改资本金投入”的结果。目前仅中国投资协会国有投资公司分会70多个成员企业掌控的总资产就超过了1万亿元,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国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至今理论上依旧广泛存在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既要“控股”又要“阶段性持股”的矛盾论调,且在这论调的指导下,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出现了业务发展方向上的举棋不定和核心竞争力的普遍缺乏。但同时不以此论调为指导的行业控股公司,则反而越来越朝投资控股公司模式方向发展;另外,一些放弃此论调的地方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从理论上讲,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肩负了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引导社会投资的重任。但事实上,不同层面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因为不同层面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所面对的外部竞争环境是各不相同的,所选择的发展路径也不相同。

  (一)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政策环境分析

  在中央企业层面,虽然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不要从事多项主业(不要超过三项主业);另外,如果中央企业采取整体上市模式,一般资本市场也普遍不认可跨业经营。但如果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层面都以“投资”为主业和以“投资控股公司”形式存在,且以二级行业板块公司为上市公司,则中央企业完全可以突破国资委“限令”,并得到资本市场认可。目前,擅长资本运作、拥有大量国际化人才的企业,如华润集团公司、招商局集团公司等,虽然都从某一行业起步,但最早起步的行业特色已非常淡薄,尤其华润集团公司只能被认为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另外,一些还带有行业“烙印”的企业,如中远集团、中粮集团等,所经营的行业,已属于“大行业”范畴。由此,国资委监管的行业控股公司与投资控股公司边界越来越模糊,即行业控股公司的“瓜”已长到了投资控股公司的“地”上。

  导致中央企业中的投资控股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小的又一因素,就是在进入新行业的过程中,投资控股公司由于缺乏资本经营和技术专业人才储备,很难在培育新行业中有所作为。例如,2007年为代表国家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而成立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除国务院出资60%股份外,其余40%股份均由行业公司或行业控股公司出资。另外,在国有资本退出通道中,同样由于投资控股公司缺乏擅长资本经营和技术专业人才,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低效情况。最后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作为以“投资”为主业的企业,其核心人才应是既有专业知识背景,又懂得资本经营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这样的人才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下,由于激励不到位,既难以引进,也难以留住。

  在地方国有或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层面,由于投资控股公司都以专业性投资控股公司为主,主要投资某一行业,或以某一行业为主业,因此,这类投资控股公司“行业控股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地方国有或国有行业控股公司一般的发展重点都与各地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相吻合,跨越的行业不如中央企业广,没有穷尽所有行业,因此,有些地方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反而取得了较大的行业发展空间。除此之外,地方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大多拥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职能,为发展地方经济,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对这些投融资平台给予资金支持、政策支持、项目支持等。

  由此可见,地方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政策环境要优于国家级投资控股公司。 (二)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市场环境分析

  随着投资领域的逐步开放,一些国有企业的垄断领域也逐渐向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开放,由此,国有投资控股公司面临的外部竞争更趋激烈和复杂。第一,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股权投资的领域大多是国有行业控股公司涉及的领域或与国有行业控股公司争夺的领域,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资本、技术方面并没有特别竞争优势。第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主要采用新设投资和并购(股权)投资两种方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来华并购(股权)投资,渐渐成了主要的投资方式,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与跨国公司在项目争夺上也没有明显优势。第三,一些成长起来的私人企业集团,尤其是类金融企业集团,也通过并购(股权)投资的方式,进行跨领域并购(股权)投资;另外,一些实业型民营企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也朝着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方向发展。

  随着股权投资企业的增多,好的项目或企业越来越成为国有行业控股公司、外资投资公司、民营投资公司关注的目标,因此,优质客户难觅已成为影响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任何投资控股公司发展,一要靠好的投资项目,二要靠超越一般企业的融资优势,但目前国有投资公司的对外融资,除了政策融资和政府融资有一定优势外,依靠市场融资时由于机制不灵活,反而比不上民营投资公司,且政府融资项目和政策融资项目往往附加了苛刻条件。因此,融资渠道不畅也将成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做大做强的一大障碍。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一般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什么才是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是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整合有效资源而形成的支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有没有竞争力?有!但普遍缺乏他人不易模仿且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除了国家必须保持绝对控制力的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的国有控股公司外,与政府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因此,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竞争力也主要体现在与政府的密切关系。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由水利部组建的中国水利投资公司,在政企不分时代,企业发展主要依靠水利部给予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持,但自从与水利部脱钩以后,企业由于缺乏发展能力,一直处于生存边缘状态;另外,也有些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不仅成为政府的投融资工具,也成了个人的投融资工具,结果企业债务累累,最终处于破产境地。

  作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要培育不易模仿且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公司名称,也不是体现在与政府的关系,而是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合资源的能力。固然,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可整合政府资源是企业能力的体现,但这种能力不可持续,也容易为他人模仿,因此,不是核心竞争力。

  目前一些行业控股公司尽管没有“投资”名称,但事实上已转变为投资控股公司,且为国内一流的投资控股公司。从这些事实上的国内一流投资控股公司情况看,一流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包括独特的业务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能力。由于目前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大多由原来政府部门中某一职能机构转变而来,不仅员工普遍没有经过市场熏陶,而且企业文化大多还是行政机关文化,这使得传统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因此,培育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对传统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而言任重道远。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投资公司本来就是对外进行股权投资的公司,只要服从于公司目标,可以进行参股投资、战略投资和控股投资。但如果投资公司规定对外投资必须控股,同时,又表明是阶段性持股,那么,势必形成这样的悖论:一方面,“阶段性持股”说明公司对外投资不可能永远持有某个项目股份,甚至也不可能永远经营某个行业,这就在实践中人为地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财务投资公司;另一方面,对外投资又强调“控股”要求,又人为地增加了阶段性持股“进入”和“退出”的难度。

  一般来说,对外控股投资较参股投资“门槛”高,一方面,要控股投资某一项目,投资控股公司在与行业控股公司的竞标中常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投资控股公司要控股某一项目,自然要派出强有力的经营团队,这对跨越多个行业,且以“阶段性持股”为理念的投资控股公司而言,难度最大。再退一步讲,就是能派出经营团队,能否有效监管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投资控股公司以“阶段性持股”为理念,势必在人才、技术储备上出现短视;另外,跨越不同行业,要求不同,也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监管模式。由此可见,“控股投资”与“阶段性持股”在理论上的矛盾与对立,导致了实践上的短视,这就成了当前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核心竞争力普遍缺乏的最大根源。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发展模式选择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要发挥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引导社会投资的功能,就必须厘清理论上的误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投资公司要么坚持“控股”道路,放弃“阶段性持股”理念;要么坚持“阶段性持股”理念,放弃“控股”道路。

  事实上,近几年蓬勃发展起来的地方国有投资公司也是遵循了这样的发展原则。重庆为解决基础设施发展问题而成立的交通、水利、水务等投资公司都是属于投资控股公司,上海久事集团作为上海的交通建设出资方,无一不是投资控股公司,但又都没有以“阶段性持股”为理念。如果哪家以“阶段性”任务为目标,那势必“阶段性”任务完成之时也是这家公司寿终正寝之时。另外,还有一大批地方国有投资公司,即使具有较强的行业“烙印”,但在投资项目上,则放弃“控股”原则,以参股投资为主。

  中央企业大多以行业控股公司为主,但近几年许多行业控股公司都朝投资控股公司方向发展,并取得了较好业绩。究其秘诀,无非是在做好本行业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本运作特长,再把触角伸到其他领域,并以追求行业领先水平为目标,实现经营模式创新,由此,集团公司或总公司成了地地道道的投资控股公司。一些金融型或类金融型投资公司,包括行业控股公司中的财务公司,在项目投资上以“阶段性持股”为理念,在资本市场上,放弃“控股投资”,以战略投资或参股投资为主,也取得了不俗业绩。结论

  未来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发展策略,无非是两条道路:一是真正走投资控股道路的企业,要选好进入行业,以行业控股公司为竞争目标,追求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公司的每个行业板块应走上市道路,既解决融资问题,又因是上市公司而便于内外监管。二是放弃“控股”投资,走对外战略投资和参股投资道路,充分利用资本运作手段,目标就是发展成类产业投资基金或产业投资基金。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