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状
“金融机构在数年内不断向不合格的借款人提供贷款,却对他们实际上无力偿还贷款的事实置之不顾。这种现象损害了整条街道、街区和社区。”
早报特派记者俞懿晗
发自克里夫兰
牌子上写着“只需交500美元首付,月供300美元,就能拥有这栋房子。”克里夫兰的地产市场被认为已经完全崩溃。 早报特派记者俞懿晗图
这个秋天,当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为自己的生存状况忧心忡忡时,他们还将面对一个来势汹汹的“追捕者”——克里夫兰市长弗兰克·杰克逊。这个上任仅两年的市长誓言要将包括华尔街各大投行在内的36家银行和抵押贷款公司告上法庭,以补偿克里夫兰市在次贷危机中蒙受的巨大经济损失。
今年1月,杰克逊市长向克里夫兰所在的凯霍加县民事法庭提起诉讼,控告包括高盛集团、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美林证券等在内的各大投资银行犯有“公共侵扰”罪,被纳入被告之列的不乏一批自次贷危机以来已破产的金融机构,如雷曼兄弟银行、贝尔斯登等。
负责这起诉讼的克里夫兰市律政局长罗伯特·齐奥兹告诉早报记者,克里夫兰市在今年年初已向美国联邦法院和俄亥俄州法院提交了诉状,目前两方面都进展顺利。“负责审理此案的联邦法官特别支持我们,一直在积极推动诉讼程序。”齐奥兹说。
事实上,克里夫兰并不是美国第一个将华尔街巨头告上法庭的城市,早前,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也曾有过类似举动——他们起诉美国第五大银行富国银行违反了“公平住房法”,向非裔美国人提供高于正常水平的贷款利率。
次贷“吸走”数千万美元税收 据统计,2003年到2007年间,在华尔街各银行向克里夫兰市民发放的贷款中,有80%到85%最后以借款人还不起贷款、银行收回房产告终。在克里夫兰市区的斯拉夫村,有超过10%的住房被银行取消了赎回权。大量空置的房屋引来犯罪和破坏,整条街区都陷入一片废墟。
齐奥兹局长向法庭提交的诉状上写道:“金融机构在数年内不断向不合格的借款人提供贷款,却对他们实际上无力偿还贷款的事实置之不顾。这种现象损害了整条街道、街区和社区。”
不仅如此,次贷危机令克里夫兰市损失数千万美元的税收,给市政建设带来严重打击。克里夫兰市所在的凯霍加县财政官罗卡基斯告诉早报记者,据他估算,房价每下跌一个百分点,市政府就损失100万美元的税收。
“如果下降10%,我们就损失1000万美元。去年,克里夫兰低价房市场的价格就降了31.6%。”罗卡基斯说。他向早报记者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房屋止赎图,其中每一处被银行取消赎回权的房屋都用红点标记出来——只见克里夫兰市区密密麻麻铺满红点,部分地区甚至已经淹没在一片红色中。
“我们要向这些银行讨回重建(克里夫兰)的钱。”杰克逊市长表示。
银行是“毒枭” 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越来越多的银行和抵押贷款公司被加入这起诉讼的被告名单中,齐奥兹告诉早报记者,算上陆续增加的15家银行和贷款公司,现在克里夫兰市的起诉对象共有36家。
齐奥兹表示,这次诉讼的主要对象是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因为他们认为银行对抵押贷款证券的需求无度是引发次贷危机的根源。“如果没有它们创造的抵押贷款证券,没有对投资收益的无底洞般的追求,市场上就不会出现这些毫无规章制度可言的零条件、掠夺性贷款。”齐奥兹说。
美国各界对于次贷危机“罪魁祸首”的争论始终不休,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经济顾问古斯比曾在《纽约时报》撰文表示,人们不能将全部责任推到银行一边,借款人、贷款经纪商和贷款抵押公司的贪心也是原因之一。对此,克里夫兰人似乎并不赞同。
罗卡基斯将次贷危机比作毒品泛滥,他说:“警察对那些个体毒贩并没有太大兴趣,他们最大的追捕对象是哥伦比亚的毒枭。在我们这儿,毒枭就是华尔街。”
“我们并不是要置这些银行于死地,只是希望他们守法做事。其实,就像他们宣称的那样,银行发放次级债的初衷是积极的,是向贫困的人提供帮助,但是当抵押贷款证券的利润越来越高,他们就渐渐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被贪婪吞没,彻底迷失了方向。”齐奥兹说。
“以卵击石”? 早在2001年,在杰克逊市长的发起下,克里夫兰市曾通过一项反掠夺性贷款法案,对不受监管的次贷模式进行约束。然而,在各大银行的游说和施压下,俄亥俄州短短几个月后就废止了该法案。随后,美国货币监理署又出台了一项“先发制人”的法令,规定各州无权对全国性银行进行监管。
“太迟了,现在做什么都太迟了。”罗卡斯基向早报记者感叹道。最令罗卡斯基感到郁闷的是,两党总统候选人对次贷问题的立场也令人不甚满意。“我不明白为什么,奥巴马和麦凯恩在这个民生问题上出奇沉默,谁都不愿意主动指责银行。”
克里夫兰的这起诉讼案,也被认为是地方政府对华尔街“特权阶层”的挑战。不少人认为,杰克逊市长试图对抗华尔街不啻为“以卵击石”。“也许他只是想为城市名誉而战,也许他只是虚张声势,总之,这桩官司并不实际。”华盛顿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为两家被告银行担任法律代表的克里夫兰律师肖恩·莱利则辩解说,“公共侵害”罪应该是用来对付“在邻居家后院焚烧树叶”这种小事的,“用于如此复杂而大规模的金融问题上并不恰当”。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