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时期资本市场的机遇在哪里?”上周六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金融界、学术界的著名学者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围绕这一议题展开对话。他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当前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提振投资者信心。
抓住资本市场发展机遇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对中国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新的金融格局即将改变的大背景下,中国应该抓住机遇,稳步发展资本市场。
吴晓灵认为,美国的金融动荡对中国的实质影响远远小于心理影响。首先是中国金融业涉及国际金融市场有问题的产品资金量有限。第二,减少对外需求的依赖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既定方向,目前的情况会促进中国加大力度,进行调整。第三,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13亿人口的市场是经济向内需拉动转型的基础条件。第四,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体系需要改革,中国有机会在新国际金融体系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前提是认真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
“控股股东套现比例并不太高,投资者要理性对待大小非解禁”。针对市场关注的“大小非”问题,吴晓灵表示,股东抛售股票和上市融资是资本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表现,限制交易只会使市场扭曲。大小非对市场的冲击远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严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解禁股中占绝对多数,占比达到71.75%,控股股东套现比例不太高,只占到23.04%。目前随着市盈率的回落,大小非减持动力在减弱。
积极着手市场制度建设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发展资本市场面临一些问题。专家建议:首要问题是提升市场信心。因为股市不断下跌源于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不确定。专家建议从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入手增强投资者信心,但并不赞成“短视政策”。
吴晓灵建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行强制现金分红。数据显示:2007年分红的上市公司比例为52.4%,股息高于一年期利息的只有4.1%的企业。还有12.1%的企业回报低于活期利息。她认为,倡导分红理念是引导价值投资、克服短期炒作的基础工作。此外,还需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开通场外市场,培育上市公司资源。
专家还建议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改变市场单边行情,减少股价过度波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要严格限制向银行融资的比例,做衍生交易要限制杠杆比例;不断完善公开发行制度和二级市场,严厉打击内幕交易;拓宽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的投资范围,培育市场战略投资人。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