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要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硬约束指标"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节能减排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作为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纽带,作为通过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来集聚闲散资金、调剂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的现代金融大厦的基石,商业银行必须在节能减排中发挥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作用。
商业银行担负着定位稀缺资源投向的重任,对经济具有强烈的激化与扩张作用,因此,践行节能减排的商业银行除了与其他企业一样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及消除自身日常运营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和影响以外,更关键的是要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其资金转化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通过信贷和投资行为,间接地影响各个行业/企业/项目的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废水/废弃物排放,同时为企业节能减排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且成为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引领器"和"推进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际上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我国商业银行除了进一步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外,还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支持体系。
一、积极加入并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规范 联合国环境署的《金融机构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和赤道原则,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角度,建立了金融机构新的行业基准,要求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审核调查义务,这在国际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目前,我国的上海银行、
兴业银行、
招商银行陆续签署了《银行界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兴业银行也在积极努力加入"赤道原则"。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排名全球100强的商业银行应尽快加入并遵守这些全球金融界中最具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规范。这既是商业银行支持节能减排、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获得或保持良好声誉、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提升竞争力和实力、保护或增加市场份额的需要。
二、认真实践绿色信贷政策 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目前,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已开始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授信的前提条件,并加大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贷款等绿色信贷的供给。事实上,在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中,环境风险的风险级别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为了应对信贷投放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信贷业务的环境风险评估,通过环境风险(高能耗、高污染)识别和环境风险预评估筛选出合乎环境要求的贷款项目,并在贷款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风险监测。在筛选贷款项目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要根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区别对待贷款企业。可能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贷款项目,银行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特别的,如果经过评估,项目确实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或者企业无能力达到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时,商业银行应坚决拒绝向企业发放贷款。
三、继续推出"能效贷款"类节能减排项目贷款 2006年5月,兴业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了《能效贷款合作协议》,成为与IFC一起开展中国能效贷款的首家境内商业银行。根据协议,IFC向兴业银行提供贷款本金损失分担、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以支持兴业银行发放能效项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兴业银行则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按照自身的信贷审批流程,向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如果兴业银行发放的合格贷款产生损失,即可要求IFC按一定比例补偿兴业银行的本金损失。我国整体经济技术水平落后,能源效率较低,工业部门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0%左右。因此,我国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能源效率,我国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贷款力度,重点关注能源效率管理领域(如高效建筑,建筑材料,钢铁、化工、交通运输部门的低耗能设施,能源储存与转化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如生物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海洋能、燃料电池能等)和水资源及废弃物管理能领域(如水净化、海水淡化、回收循环再生、废物发电等)。继兴业银行率先在国内推出"能效贷款"产品并取得显著成效以后,2007年6月,
北京银行成为境内第二家与IFC签署能效贷款合作的银行。
四、积极创新节能减排投资业务 我们看到,国际上一些大的商业银行的节能减排投资业务主要是通过设立基金投资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项目/公司或参与到碳信用、巨灾债券、天气衍生品等天气类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中。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也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2007年8月,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二氧化碳挂钩型本外币理财产品,挂钩的具体对象是欧洲气候交易所上市且目前交易非常活跃的"欧盟第二承诺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合约"。同月,
中国银行推出挂钩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的基金。2007年10月,
交通银行推出收益率与三只水资源和两只铀能源组成的全球股票篮子表现挂钩的基金。我国商业银行应继续推出挂钩低碳消耗/环境友好型公司表现的基金,大力开发绿色风险投资业务,使投资者可直接追踪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并获得良好的收益。
五、建立内部环境管理体系 从国际经验来看,全球大的商业银行一般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负责起草的ISOl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建立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节能减排的要求尽可能嵌入到内部组织机构和各条业务线的政策、程序和流程,系统地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使节能减排落实到商业银行日常营运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也应该建立和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具体措施包括节约使用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购买可再生资源生产的能源、使用绿色节能建筑、削减纸张消耗量、建立视频电视电话系统减少差旅活动、采纳可持续采购政策等,尽可能地减少商业银行日常营运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六、自觉披露环境信息 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报告企业的业绩,向利益相关者披露企业改善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的行动、行动的结果以及未来的战略。越来越多的国际大银行自愿、定期地在财务报告之外单独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责任报告等非财务报告,以反映企业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的业绩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贡献,接受社会监督;并与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分享银行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在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和相关责任指标体系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和参照目前在全球有着广泛影响的全部报告倡议组织(GlobalReportingInitiative,简称GRI)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指南》等国际相关原则指南和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聚焦于实质性的问题,选择特定的原则、报告要素和指标在商业银行的年度报告中进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披露,然后逐年推进,持续提高报告的覆盖范围、透明度和结构上的严谨性,形成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氛围。
七、注重防范和化解支持节能减排中的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在积极支持节能减排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有效保障机制,建立以风险防范和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预测预警有关金融风险,增加自身资金远离"高碳"排放和环境污染贷款或投资的安全性,力争实现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环境业绩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总体上看,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节能减排实践还有些滞后,但作为全球银行业重要的新生力量,面对我国繁重的节能减排任务,我国商业银行在改变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状况,消除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制约中一定大有可为,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全球银行业竞争中保持并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必走的一步。
(责任编辑: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