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金融“走出去”应体现风险厌恶

  金融“走出去”应体现风险厌恶

  ■白明

  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化成为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对前段时间过热的国际金融市场来说,恰似“秋后算账”。的确,在前些年过剩流动性充斥之时,风险意识往往被人们当做笑柄。

只要能够升值,谁还在乎所购买的金融资产是优质还是劣质?

  客观地说,中国金融业“走出去”的时间并不长。关键的问题是,人家金融资产的价格已经被炒得高高在上,你去了只能够帮人家“举杠铃”。“黑石”让我们吃了亏,“两房”让我们吃了亏,雷曼兄弟又让我们吃了亏。

  在资产定价普遍高估的时代,要区分优质资产与劣质资产,难度确实很大。事实上,在这些金融资产没有出问题之前,就连很多美国本土的知名机构都认为其质地优良,外来的投资者又如何能分辨得清楚呢?可以说,每一个买主当初都认为自己的决策并无不妥。否则,他们也不会出手。

  退一步讲,即使中国的金融机构真的具备了“火眼金睛”,发掘出了真正优质的金融资产,可面对与“优质”并存的“优价”,谁又能够保证其在金融危机中就不会缩水呢?要知道,目前道琼斯指数可是已经创下了2005年11月以来的新低。

  金融业本身就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完全无风险的投资是没有的,更何况是要在境外收购资产。按理说,收购境外资产时,我们并不具备占先优势,在规制和信息方面我们都处在相对劣势,一定要小心翼翼才好。我们经常说,要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保值总是要比增值更重要。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言下之意:“青山留不住,何言有柴烧?”因此,中国的金融业在“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风险厌恶取向,而非风险中性取向,更不是风险偏好取向。

  现如今,中国金融行业也可谓是人才济济了,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越是艰险越向前”呢?

  实际上,在滚滚人流中,每个人的行为往往都会不由自主。否则,前些年的庙会里就不会发生“踩踏事件”了。中国的金融业当然要“走出去”,而且要大踏步地“走出去”。但是,“走出去”不能靠“勇闯”,因为“勇闯”本身就有蛮干的意思。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智闯”这个词。

  怎样“智闯”?我看,首先要选对时机。

  中国金融业“走出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在这个大的过程中,跟踪境外资产价格走势也同样是必要的“子过程”。我们到菜市场买一棵白菜,还要看一看新鲜程度,才掏钱购买。那么,在一大堆白菜中挑选新鲜白菜的过程算不算买菜过程?当然算。即使因没有挑到新鲜的白菜或价钱太贵而最终放弃购买,这个过程本身也在买菜。

  “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抱定风险厌恶的取向,中国的金融业总会等到在境外捡“便宜货”的时机。俗话说:上赶着不是买卖。对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金融业来说,别急。

  应当看到,目前中国金融业持有境外金融资产毕竟还算是“轻仓”,亡羊补牢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财富缩水、信心受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回避。别看这“堆”美元在金融市场就是显示器上的一个符号,一敲键盘就能到达大洋彼岸,而要换取这“堆”美元,却不知道还要出口多少集装箱衬衫,还要全中国多少打工者流多少汗水。

  静下来,仔细想一想。经验教训不能忘记,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中国金融业“走出去”的步子并不是要因此停顿下来,而是要克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稳。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智闯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