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人物 > 大人物

次贷危机"黑洞"无情 华尔街CEO下课潮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三季报的披露,欧美各大投行的次债损失纷纷浮出水面,花旗、美林等华尔街投行巨头更是其中的重灾区。由于股价缩水、股东不满,不少投行CEO纷纷收到董事会下达的“逐客令”。继上周前美林银行CEO奥尼尔被迫请辞之后,花旗集团的普林斯不幸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美林公司在CEO奥尼尔的领导下,在次贷危机中损失近80亿美元。奥尼尔只好为此出局,不过他临走时拿到了1.6亿美元“分手费”。在普林斯和奥尼尔之前,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CEO乌夫利早在7月份就被董事会解雇。此外,其他出局者还包括贝尔斯登的联席总裁斯派克特等。而其他目前还留在位置上的高管们也是如坐针毡。

  有分析人士称,CEO请辞或许会在华尔街蔚然成风,这将会成为一周一度的“周期性事件”。查尔斯·普林斯:65亿巨亏击倒花旗CEO

  查尔斯·普林斯向董事会递交了辞呈。业界普遍认为,受次贷危机影响,花旗银行第三季度的业绩大幅下滑、股价连续下挫,是普林斯引咎辞职的主要原因。

  65亿巨亏,普林斯黯然“落马”

  花旗集团是美国市值最大的银行,在被中国工商银行超越之前,也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它在全球共拥有32.7万员工,业务遍布逾100个城市,资产达2.2万亿美元。作为全球金融集团中当之无愧的“领军者”,花旗在近年来一直都是风光无限。然而,当次级债券风波来袭,身处风口浪尖的花旗被打得狼狈不堪,使其成为在这场次贷危机中仅次于美国商业银行而损失惨重的美国第二大金融公司。

  根据花旗10月中旬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因受次级贷款问题影响,集团当季减记资产及次贷损失总额为65亿美元,这使得集团盈利同比大跌57%。其中,9月份住房抵达贷款坏账加速增长,使得集团当季抵押贷款债券业务损失高达15.6亿美元。此外,随着消费信贷状况进一步恶化,该集团增加了22.4亿美元的坏账准备金,这一支出大大高于它的预期。

  与此同时,从9月30日以来,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资产价值或将会进一步减少80亿至110亿美元,这笔损失或将导致花旗四季度的税后利润因此削减50亿到70亿美元。

  这一情况比集团当月初所作的预测情况更为糟糕。当时,花旗预计减记资产和次贷危机造成损失总额不超过60亿美元,而且CEO普林斯还称集团盈利能力将在第四季度恢复正常水平。

  然而,当三季报披露后,就连花旗首席财务官加里·克里滕登都承认,花旗下一季度盈利前景不会如普林斯预计的乐观。

  《纽约时报》早在3日就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现年57岁的普林斯已经准备为集团糟糕的财务状况承担责任,认为自己辞职对于集团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

  果然,普林斯5日在集团声明中说:“集团近期因次级贷款证券问题蒙受巨大损失,出自我判断失误。作为CEO,我唯一体面的做法就是‘下课’。”

  现在尚不清楚普林斯最终可以从花旗取得多少分手费。报道说,他与花旗并未定下正式的雇佣合同,但根据相关咨询机构估计,普林斯离开花旗时,他手中还有价值9400万美元的股票,而在过去4年中他赚得的薪金已经达到5310万美元。

  律师作风,与华尔街格格不入

  执掌花旗这4年,普林斯始终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去年,华尔街的众多投行都利润颇丰,但花旗的利润只是差强人意。尽管普林斯以极具雄心的业务扩张计划,一直得到董事会的支持,但始终没能得到华尔街投资者的信任。

  普林斯是花旗集团前主席和创始人桑福德·魏尔钦定的接班人。魏尔在任时一直倡导把花旗发展成一个“金融服务超市”,同时提供个人银行和投资银行两大功能服务。作为魏尔的首席律师,普林斯在一系列的大并购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帮助魏尔把花旗集团打造成一个巨无霸式的银行巨头。

  普林斯赢得魏尔欣赏的地方并不在于他的工作实战效果,而是他沉着、果断与冷静的处事风格。20多年前,当魏尔和其追随者闯入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意欲接管当时困境重重的商业信贷银行,就在双方讨价还价时,以律师身份坐在谈判桌对面的普林斯即被魏尔看中。不久之后,当时仅36岁的普林斯十分乐意地来到了魏尔的身边。他曾不止一次地接受魏尔的亲笔指令,以“救火员”的形象出现在全球各地:美国消费者组织对花旗集团的掠夺性贷款指控被他无情地推翻;花旗在阿根廷的问题由他摆平;安然融资出现问题后,又是他率领花旗与监管部门进行谈判……

  自从在2003年10月上任以来,普林斯采取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海外扩张和内部增长战略。他继续推行魏尔的经营模式,将花旗的未来寄托在不断的扩张上。然而,过高的扩张成本使花旗过分暴露于风险之中,而利润增长却不如预期理想。

  事实上,自他上任以来,花旗的股价明显落后于同行企业,因而普林斯受到许多股东的公开批评。以今年11月2日收盘价计算,花旗的股价只有37.73美元,比普林斯4年前接手花旗时的股价还下跌了约20%,表现远远不如同行业对手。如按市值计算,花旗集团的美国第一大金融企业地位已被美国银行所取代。

  今年春天,他宣布了一项重组计划以削减成本,但除了起初稍见成效外,其结果令投资者普遍不满。普林斯还发表过几次不恰当的言论,作过一些不明智的决策。

  “普林斯继承的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华尔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投资人士说,“魏尔留下的花旗集团过于庞大,已经有种种管理上的困难。”

  华尔街普遍认为,普林斯的离职不可避免。从一开始,他从魏尔那里继承的就是一个严重缺乏资金的复杂、庞大的集团。他作为律师非常聪明刻苦,但从未有过管理银行的经验,在华尔街缺乏信誉。而公司的亏损结果公布后,他处理问题的律师式风格也与华尔街格格不入。

  “我认为(普林斯)不是执掌花旗的合适人选,”股东之一吉姆·乌格特告诉路透社记者,“他来这里是解决法律问题的,因为他是个律师。但花旗需要一个能真正做业务的领导人,这不是普林斯的长处。”

  虽然花旗最大的个人股东、沙特王子阿勒瓦利·德塔拉勒以及其他董事会成员近期还在公开场合对普林斯表示支持,但在三季度财报公布后,支持声逐渐消退。

  更多打击,花旗财务丑闻缠身

  另外,花旗集团不但在公司股价上遭遇了“滑铁卢”,那些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的财务丑闻也无不让普林斯头痛不已,疲于奔命。诸多的不利因素都让人们对普林斯的风险控制能力产生了怀疑。华尔街普遍认为,普林斯的离职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可能介入调查花旗集团是否存在隐瞒问题等违规行为。在花旗一项名为“银企拯救计划”的行动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怀疑花旗涉及可疑交易。而由花旗、美林等发起的资产规模达800亿美元的超级大基金也因此进入了美国证交会的调查视野。该基金所针对的投资对象――一种名为SIVs的投资工具尤其是调查的重点。美国证交会怀疑,所谓的SIVs可能有违现行监管法规。不过,花旗银行的新闻发言人则表示,该投资工具完全合法合规。

  另据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普林斯辞职后,花旗可能面临被迫剥离业务的选择。“花旗正在运转的业务部门已经显得太多了,”独立市场分析师詹姆斯·阿姆斯特朗说。今年4月,普林斯已经被迫裁员1.7万人。

  而对于花旗银行来说,“要想重新赢得投资者的信任,或许最好的出路就是拆分为储蓄银行、投资银行和理财基金等。”有华尔街分析师称。

  鲁宾接任,还要沿着老路走?

  根据花旗董事会的决定,普林斯辞职后,美国前财政部长、现任花旗集团执行委员会主席的罗伯特·鲁宾将担任集团临时主席。

  1999年加入花旗集团以来,鲁宾在集团内的角色一直颇受争议。他所担任的董事会成员兼执行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被讽为“最好的工作”。

  此外,鲁宾还是普林斯的心腹顾问和坚定支持者。他上月曾肯定地说,普林斯的CEO职位至少要“捂”到2012年。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4日引用花旗集团内部消息称,作为普林斯的亲密顾问,鲁宾本应在这次高层调整中与普林斯一起“下课”。但他最终竟出人意料地“不退反进”。这也许得益于鲁宾本人仍在最大限度上保持了前任美国财长和高盛公司联合主席时积累的声望。

  彭博新闻社报道说,从带领高盛公司摆平1987年内幕交易丑闻,到辅佐克林顿政府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鲁宾向外界充分展示了其应对危机的过人才能”。

  69岁的鲁宾曾在国际顶级投行高盛工作26年,并成为其联席主席。1995年加入克林顿政府,担任美国财长长达4年之久。

  如今已代替普林斯成为集团董事长的鲁宾4日说:“董事会极为支持查尔斯(普林斯)的战略,战略路线没有问题。”

  虽然鲁宾并未表示花旗的发展战略将出现重大转变,但他表示,花旗将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专门来处理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相关资产,这一部门将从花旗的资本市场和银行业务中分离出来。

  美林CEO斯坦利·奥尼尔:痛苦的一课

  全球最大券商美林证券公司今年7月宣布,第二季度净利润为21亿美元,创下最高纪录。三个月后,这家券商10月24日宣布,第三季度亏损超过22亿美元,也在公司历史上创下最高纪录。

  美林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斯坦利·奥尼尔承认,“结局是,我们错了,过多暴露在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之下”。

  美联社报道说,奥尼尔肯定上了一课,那就是:美国金融界只问“你最近为我做了什么”,而不问你过去做了什么。

  没有人比他更失望

  今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抵押债务债券(CDO)和次级抵押贷款产品遭受损失所致,美林公司亏损额为22.4亿美元;分摊至股票,相当于每股亏损2.82美元。对美林而言,这是6年来第一次承受季度亏损,且额度创下纪录。

  “我们之所以遭受损失,”美林CEO奥尼尔10月24日以电视会议形式通报财务状况时说,“源于相关市场上前所未有的流动性萎缩和状况恶化。”

  这名华尔街知名高管强调,“对这一结局,没有人,没有任何人比我更为失望”。

  失望者,在市场面上,是华尔街股市投资者。美林股价当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下跌5.8%,收于每股63.22美元。

  失望者,在公司内部的董事会开始酝酿高管人事变动。

  从10月28日开始,包括《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在内,媒体获内线披露,奥尼尔地位难保。

  美国东部时间10月30日上午(北京时间30日晚间),美林公司董事会发布声明,开篇即是:“斯坦利·奥尼尔从美林退休。”

  “发迹”之地,失落之地

  看似56岁的奥尼尔主动选择“退休”,众多媒体报道的解读却是“开除”或“驱逐”。

  美林公司之于奥尼尔,是他的“发迹”之地,也是他的失落之地。

  在奥尼尔领导下,美林走出了股市信息技术(IT)板块泡沫破灭和美国经济承受“911”恐怖袭击影响的阴影。

  2002年12月接手美林之后,他的重点是控制开支。美林2000年支出210亿美元,2003年降为149亿美元,部分原因是奥尼尔裁减了员工。奥尼尔的另一项举措是涉足风险产品,谋求更高收益,包括衍生业务和CDO。回顾这些年美林的业绩,媒体报道认定,奥尼尔的主要过失在风险管理方面,轻信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有限。

  奥尼尔治下,美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券商。

  奥尼尔1978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继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财务部门工作之后,他于1986年加入美林公司,历任投资银行经理、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和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作为在华尔街出任职位最高的非洲裔美国人,他2006年获薪资4640万美元,在美国金融界高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所获5430万美元。

  结局是,我们错了

  但是,与他在美林的前任CEO们相比,奥尼尔没有充任过证券交易员,或许缺乏市场直觉。一个例子是,美林公司资产分析师肯尼思·布鲁斯2006年9月发出警告,认为从事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业务的公司收益将会下降,原因是信贷环境恶化之时,市场对这类债券资产的需求“可能会很快消失”。当时,住房市场显露走低迹象,只是与次贷相关的债券价格依然高涨。布鲁斯预期,次贷债券资产的价格会下跌。但美林公司不仅没有减持次贷资产,反而同年12月花费13亿美元收购次贷机构第一富兰克林公司。据估算,整个美国市场上,现在与当时相比,与次贷相关债券的市值跌去了大约五分之四。

  在公司董事会10月30日发布的声明中,奥尼尔提及在美林21年,出任首席执行官5年,已是他“从来没有想像过”的事情。

  但依照《经济学家》记者的看法,奥尼尔下岗或许显现美国金融投资机构董事会向高管们问责力度的提高,向其他在任高管们发出了警示。

  即使离开美林之际获得了市值1.615亿美元的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等证券资产以及退休津贴等补偿,美联社报道说,奥尼尔肯定上了一课,那就是:美国金融界只问“你最近为我做了什么”,不问你过去做了什么。

  瑞银CEO彼得·乌夫利:变局的预演

  当然,同一时段内,同样因次贷危机遭受损失者并非花旗、美林几家,也并不限于美国金融投资机构。

  稍后,作为全球最大金融集团之一,瑞士银行集团(UBS)报告说,其第三季度净损失达8.3亿瑞士法郎(7.12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投资失误。瑞银集团同时表示,由于公司业务与美国信贷市场的联系,第四季度它很可能被迫再次减记资产。同时,瑞银集团已经宣布年内将裁员1500人,同时更换部分高级管理人员。

  此时,离前CEO彼得·乌夫利被瑞银集团逐出门外已有4个月。

  7月6日晚上,瑞银集团(UBS)出人意料地宣布,集团现任首席执行官彼得·乌夫利在瑞银的所有职务被解除,并立即离任。这一突然的消息,让瑞银集团内部和外界震惊不已。就连乌夫利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一重大变局,此前几周,他还曾确信不疑地表示,短期内无意变动职务。

  对高级管理人员突然免职,提前却没有任何通知,这大概是这家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金融巨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惯有做法。2001年12月,瑞银就曾神秘替换其首席执行官阿诺德,由彼得·乌夫利接任。如今,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乌夫利又在董事会政变中意外出局。

  此次职务调整显示出瑞银集团可能也正在承受重压,因为它正在竭力保持其在全球一流金融机构排行榜中的地位,正如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知名的金融机构一样。然而,近年来,当瑞银品尝着其金融业务带来的胜利果实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如何防止公司高级交易员被其它对冲基金公司“挖走”的问题。

  瑞银集团最著名的产品当属“德威资本管理”(Dillon Read Capital Management)对冲基金。这只基金成立于两年前,因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发生投资亏损而在今年5月被关闭。

  这只对冲基金由乌夫利亲自操刀,所以他也就成了此次亏损的直接受害者。

  银行家们纷纷对乌夫利的突然离任表示同情。谁也没料到,乌夫利的“下课”只是本次次贷危机的小小预演。

  贝尔斯登CEO詹姆斯·凯恩:下一个牺牲者?

  在美林证券行政总裁奥尼尔离任后,市场分析网站MarketBeat将另外2位最危危乎的华尔街行政总裁与他比较,预测到花旗集团和贝尔斯登CEO亦地位动摇,普林斯现已率先下马,如果预测准确,今年股价跌逾3成的贝尔斯登,其行政总裁詹姆斯·凯恩将成为次贷风暴的下一个牺牲品。

  今年8月,为了消除次贷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贝尔斯登公司将联席总裁、联席首席运营官斯派克特逼上了“替罪羊”的位置。

  凯恩或许还记得当时自己坐在半月形写字台后面,对面临被驱逐命运的斯派克特的一番话:“你不能再与我共事,我必须这样做。”

  从业24年来,斯派克特一直供职于贝尔斯登公司,总是给人一种冷酷、自信的印象。他年少成名,32岁成为贝尔斯登公司一名主管。他现年49岁,一度被视为公司“少壮派”,持有公司7.5万股已发行股票,被视为凯恩的接班人。然而,随着投资信贷市场光泽散尽,主管公司旗下对冲基金业务的斯派克特从事业高峰跌落。

  如今,凯恩或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承销商,美国第五大投行的贝尔斯登旗下两只总共价值15亿美元的抵押贷款相关对冲基金已化为乌有。9月20日公布的07年第三季度财报也显示,贝尔斯登净利润为1.713亿美元,摊薄每股收益为1.16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大幅下降61%和62%。本季度净营收为13亿美元,同比下降同样高达38%,均为近十几年来的最大跌幅。

  《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凯恩在今夏公司最关键的时刻却在外打桥牌和高尔夫,这无疑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凯恩对此报道一笑了之,宣称自己仍专注于事业。(赵晨)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奥尼尔 | 查尔斯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