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中国金融观察 > 金融风暴肆虐 全球政府联合大救市 > 次贷危机各方热评

黑暗之城

  投行精英早就习惯了立在金字塔的塔尖,没人会想到自己会在一夜之间跌落深渊。如今随着金融之都被危机吞噬这竟成了事实。

  文|CBN特约记者 邱珈(伦敦)

  9月15日,天气不算太差,但如果这天上午你到伦敦的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去转一转,却分明会感受到巨大的阴霾正笼罩着这片高楼林立的新金融城。

银行街25号门口热闹得很反常,摄影师们心无旁骛地架着机位,记者们忙着采访从大楼里走出来的人,这阵势比莱斯特广场上星光熠熠的电影首映礼更浩大,只不过被采访的对象换成了一身套装、一脸沮丧的金融业精英们。

  这天是星期一,本应是人们一周干劲最足的时候,但伦敦的大街小巷都在谈论同一件事:雷曼兄弟倒闭了,5000人失业了。这家公司欠下了6130亿美元的债务,它的倒闭也成了美国史上最大金额的破产案。

  美林证券刚被美国银行并购,AIG也岌岌可危,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新闻里把这一天称作“黑色星期一”。全世界都在关注受挫的华尔街,而英国人担忧的是,华尔街得重病,他们的金融城(the City)也跟着在吐血。

  除了那些直接受到衰退和裁员影响的人以外,最先感受到压力的人群还包括正在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金融业危机让雇主们失去信心,录用与培训新人的成本和资源就显得难以负担。今年的职位空缺比往年要减少将近25%,落在毕业生肩头的压力就更重了。“对想要进入金融领域工作的新人来说,今年是格外艰难的一年,”一位在国家威斯敏斯特银行工作的年轻员工告诉《第一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周刊》,“很多银行自身难保,即使是很优秀的毕业生也得碰运气了。”

  李子明是一位即将从伦敦卡斯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毕业的金融学硕士生,虽然课程早已结束,论文也已经提交,他仍然每天去学校和同学们见面。“大家一起找工作会让你更有动力,还能增加一些信心。有什么信息就大家共享一下,遇到麻烦的问题时还能一起讨论。你必须保证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尽善尽美,每道题目都做得万无一失,这样才有可能拿到面试机会。我在每份大银行的职位申请表上都要耗费三、四天的时间,这还仅仅是申请程序的第一步而已,”但他表示自己无法掌控的局面仍然存在,“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哪些机构经营良好、哪些机构情况不妙。有可能你在一份申请表上花了很多精力,到头来却发现他们正面临巨大的危机,原本具有很高声誉的毕业生招聘计划已经名不副实。另外,个人能力也未必能决定求职结果,因为现在无法把握的因素太多了。”

  即使今年的不确定性比往年更大,毕业生们仍不得不加入激烈的战役—除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级生竞争外,可能还要与更具工作经验的师兄师姐们争一碗饭。

  实际上,如果你现在登录雷曼兄弟的网站,就会发现毕业生招聘的页面仍然存在。“留下你的印记,发挥你的热情,实现你的潜能。放眼全球,我们的队伍仍在成长。”煽动人心的招聘口号还在,此刻却备显凄凉。

  让我们回到那个黑色星期一的早晨9点。4000多名雷曼员工来到金融城上班时,发现早已有人拿着厚厚一沓传单等在公司门口,告诉他们公司已经在凌晨倒闭。动作快的人在一个小时内就收拾完了自己的办公室,抱着纸箱离开。9点45分,科恩·提森成了第一个走出雷曼大楼的员工,当《伦敦报》的记者问起他的感想,他说:“就那么回事。我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个纸板箱里了,滚吧。大概我们所有人都得走,天知道接下来我该干嘛。”

  包括《独立报》在内的几家报纸都提到了一位来自巴黎的新员工艾杜瓦德·德辛博的遭遇。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职场第一天。虽然他在路上遇到了欧洲之星列车在隧道里起火这样的事故,但这种小麻烦有什么了不起的?对一个24岁的年轻人来说,在雷曼兄弟找到一份年薪4.5万镑的工作,这是令他的同学们羡慕不已的事儿。他没料到,抵达公司第一天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转身回家。见习生杰克·雷纳德的情况要比这位巴黎人稍微好一点,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星期,临走的时候至少还能带走自己的财产—一把印着公司Logo的伞和一只橄榄球。

  《旗帜晚报》的记者采访了36岁的销售部雇员玛希翁·吉贝,她在雷曼工作了7年,两个月后就将迎来一对双胞胎。“这种消息对一个孕妇来说实在太伤感了。算了,至少我还有些东西可以期待,孩子就是我现在唯一的盼头。”

  很多银行在金丝雀码头的银行大楼里都拥有一流的员工食堂,雷曼也不例外。很多人在听到坏消息后,第一个想到要去的地方就是公司七楼的食堂,抓紧时间把餐卡里的余额用光。35岁的斯芬克斯·派特森是服务于这家公司的健身教练,在他看来,他的客户们简直疯了,可能是为了在一天内把餐卡里的余额用完,这会儿谁都顾不上身材了。“无数人挤在那里喝酒,男人们互相拥抱,女人们放开了大哭。前台小姐刚才也在打包,好在她只要收拾几支笔就行了。”

  对于那些富有的高管来说,这虽然是个坏消息,但他们的财产足够撑过漫长的假期,况且他们还有能力进行其他投资;对于那些在公司服务了有些年头的中层管理者,这可能是致命的打击,他们不仅失去了工作,今年的红利也泡了汤,关键在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把积蓄都投入在公司股票上;至于年薪3万镑左右的普通员工,他们要担心的是周末能否如期领到当月的薪水,另外,寻找新工作也成了当务之急。

  伦敦时装周也在本周举行,这本来应该是高收入的女人们考虑如何进行新一季血拼的时候,但现在找新工作要比买新衣服重要多了。问题在于,新金融城已经拥有40万金融精英,今年几乎每家大银行都在考虑削减开支,这时候寻找新东家无疑相当困难。即使是那些保住工作的人,他们的薪水平均而言也比去年降低了2.9%。

  过去的大半年里,虽然整个伦敦金融城(包括城区和港区)表面平静,但人们早就开始了提心吊胆的日子。港区的银行街25号可能只是它们中最先陨落的。如果接下来还有更多金融巨头受到打击,金融城一定会是最悲恸的地方。几乎所有大金融机构都在金融城设立分部,而在考虑裁员时,伦敦分部总是受影响最大的。高盛在年初时宣布全球裁员1500人,大部分名额都落在伦敦;花旗银行全球裁员10%,主要目标也是金融城;而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已经分别在金融城里裁减了150人和300人。失去工作的人如今不光要面对更低的就业率,还有加入竞争的新毕业生。

  伦敦金融城的一位餐厅经理说,他们的营业状况比去年差了很多。人们正在失去工作,失去收入,失去信心,这意味着他们不愿意再多花钱了。走出金融城,更多的萧条景象也正在展开。住在南港(Southport)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在《每日邮报》的网站上留言说,从去年圣诞节到现在,出租车行业就一直不景气,每星期只有周六才有可能赚到与以往相当的钱,而平常时间就只有等在路边。“在艰难时刻,最先退出人们生活的小小奢侈就是出租车,既然有便宜的公共汽车,为什么还要多花那几块钱呢?”

  不确定的危机正在展开,经济萧条的乌云看似即将要把这个岛国覆盖。虽然整个形势还没到积重难返、无药可医的地步,但投资银行对经营格局进行调整已是势在必行,那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一切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需要耗费的时间和代价是难以预估的。最后,让我们回到伦敦市(即金融城旧区)的座右铭上来—“Domine dirige nos.”这句话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主,引领我们。”不知道现在谁会来救金融城了。

(责任编辑:田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