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中国金融观察 > 金融机构

东亚银行遭挤兑惊魂半日:又是雷曼兄弟惹的祸

   早报记者 姚伟   
  
   短短几天,金融海啸便从大洋彼岸传到了自家门口。昨天下午,香港最大的独立本地银行——东亚银行(0023.HK)受到财务出现问题的传闻影响,突然遭到客户挤兑。

  
   “从中午开始,东亚银行的许多分行都出现了市民排队取款的现象。我刚刚经过东亚银行在上环的一家分行,门口长长的队伍至少有200多人左右。”昨日下午3:50分,香港投行人士在电话那头略显激动地说。
  
   而此时,离东亚银行针对传闻做出澄清回应及取款保证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小时。至截稿时,在美国公干的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正赶返香港。一位接近核心层面的人士昨日则透露,除了东亚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财政司第一时间出面澄清外,内地决策层面也已开始高度关注东亚银行挤兑一事,“毕竟,这是发生在家门口的事情”。
  
   谣传短信激起挤兑潮 祸起一条短信。

  
   身在香港的投行人士告诉早报记者,早在前日,有关于东亚银行出现财务问题的信息便通过网络流传了开来,“前天晚上,我和朋友吃晚饭的时候也收到了这条短信息,但我们当时都没有太在意。”
  
   据早报记者了解,引起挤兑风波的短信大意是:由于受到了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东亚银行的财务状况不很稳定。
  
   不过,随着包括《经济日报》在内的几家香港报纸于昨日早间刊发出对此事件的报道后,担忧存款安全的市民很快开始到东亚银行在港的各家分行排队取款。
  
   “早晨大家还没有什么反应,但中午的时候,到东亚银行取款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过去一周金融市场上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所有人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信心。” 陈先生表示。
  
   据香港媒体报道,一位带着眼镜正在排队的小姐称,“我也不太相信,但心里还是有点怕啦……毕竟全球金融市场都不好。”
  
   而前来排队提款的梁小姐表示,当听到东亚财务不稳的消息后便即时赶来提款,并指无论消息是否可信,都会将户口存款全数提取,改存至实力较雄厚的银行。亦有提款的市民指,暂时不担心东亚的情况,但因很多人排队,故也前来提款。
  
   与此同时,挤兑事件愈演愈烈,也让东亚银行的股价出现了大幅波动。
  
   12点15分,以26元小幅低开的东亚银行股价开始快速下跌,并在下午2点33分大幅下挫11.3%,一度跌至23.95港元,为33个月的低位。
  
   东亚内地没有挤兑
  
   北京时间昨日下午2:34分,东亚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先后作出回应。
  
   东亚银行在其网站公布声明称,已在9月23日稍后时段知悉该谣言首次经电子方式传播,但“有关谣言绝非真实而且全无事实根据,管理层进一步确认东亚银行的财务状况稳健。”
  
   “截至2008年6月30日,东亚银行综合资产总额为港币3966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4.6%。东亚银行持有雷曼兄弟及美国国际集团贷款余额分别为4亿2280万港币和4990万港币。”东亚银行特别在声明中对财务信息进行了详细披露。
  
   与此同时,香港金管局亦称有关东亚银行的谣言毫无根据,香港银行体系稳健。
  
   当天下午3:30分,东亚银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管理层态度坚决,澄清市场不实谣言。重申东亚银行没有任何财政困难,且并无向任何政府或私人机构在财政上求助。
  
   “到目前为止,我们有足够的头寸供客户提款。”东亚银行副行政总裁彭玉荣在记者会上说,但他没有透露集团已备多少资金,只称:“他(存户)有多少钱就提多少钱。”并强调该行将把各分行营业时间延长半小时以满足排队取款的客户,同时东亚银行不设提款上限,“目前来提款的主要为受谣言困扰的小存户,企业客户并没提取存款。”
  
   彭玉荣又重申,集团有足够的资金应付存户提款需要,并会让客户提前提取定期存款;而警方正就造谣事件展开调查,东亚在内地的分行并没有发生银行挤兑的情况。
  
   截至昨日下午4点收盘,东亚银行报收25.15港元,下跌6.85%,全天成交量约为前日成交量的4倍。
  
   昨日下午5点,现身网络的更多相关新闻和图片显示:东亚银行的挤兑风波仍在继续。
  
   两地监管层高度关注
  
   谣言的杀伤力实在太大。一位香港媒体的相关人士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尽管香港的各大电视台一直都在直播东亚的新闻发布会,但挤兑潮仍在继续。
  
   惊现的挤兑风波也让香港金融管理局及香港财政司“异常紧张”,两大机构纷纷在第一时间“力挺”东亚银行。
  
   当天下午3点左右,香港金管局紧随东亚银行,对挤兑事件做出回应。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昨日表示,香港银行体系健全,存户无需担心,有关东亚银行财政不稳的传言是全无根据的。

  
   “香港的金融体系是健全的,没有结构性问题,特别是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高、流动性高、资产质素高。”任志刚在记者会上说。但他承认,在外围市况不明朗的情况下,金融市场的表现难免会十分波动,但市民大众不应失去信心,自乱阵脚。

  
   他又说,金管局于有需要时会全力支持东亚银行,但该行至今无需金管局提供流动资金。

  
   至于此次有关东亚传闻是否具恶作剧成分,任志刚不愿作揣测,只表示:“当然有谣传时,是会造成信心破坏的,在此情况下应交予警方处理,看是否有恶性的成分。”

  
   同时,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日亦公开力挺东亚银行,“有关东亚银行财务状况不稳定的传闻是没有根据的。”曾俊华在昨日的声明中称,香港的银行系统是安全稳健的,本地银行资本充足且流动性充裕。

  
   耐人寻味的是,前述投行界人士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作出分析称,“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和港府关系非常好,从这个角度猜测,港府定会力挺东亚银行。”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16日,李国宝辞任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得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的批准。辞职后,李国宝仍任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和香港东亚银行主席等职。

  
  
  
  反思

  
  “东亚或是对冲基金在亚洲首个猎物”

  
   早报记者 姚伟

  
   香港东亚银行昨日惊现的挤兑风波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恐怕很难在这场从大洋彼岸刮来的“金融海啸”中“独善其身”。

  
   对此,《中国改革》杂志学术顾问、著名发展战略专家武建东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面对发生在“家门口”的危机,当前有关方面亟须建立应急机制,以确保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我们必须迅速成立相关的应急小组,制订防御方案,以应对对冲基金可能对中国金融市场发起的冲击。”武建东说。

  
   在武建东看来,东亚银行的挤兑风波远非不实消息加剧了公众对财务状况的担忧这么简单。“东亚银行极有可能是对冲基金在亚洲市场选择的第一个‘猎物’。通过散播不实传言,对冲基金希望对东亚银行股价大肆做空,甚至对香港金融体系的安全造成威胁。”

  
   给予对冲基金机会的是:东亚银行中报曾爆出,次贷危机让其利润大幅下滑了51%,更糟糕的是,东亚银行近日又证实有员工违规操作衍生品工具而对其造成了多达1亿元的损失。

  
   而事实上,针对近日全球各国金融监管部门正在不断出台的“限空令”,此前便多有市场人士指出,当前正是对冲基金利用危机大肆做空股市,导致了市场日益恐慌,并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

  
   显见的事实是,香港本地媒体在昨日早间评论东亚银行不实传闻时便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有投机者在市场上造谣,借此操控东亚股价以及影响市场。”

  
   而在昨日东亚银行挤兑风波发生后,香港金管局亦在第一时间表示,“如果东亚银行需要,香港金管局将给予其流动性支持。”

  
   “如果香港的相关部门需要,我们也应该给予香港一切支持。”武建东对早报记者说。

  
  
  
  祸因

  
  “雷击”之下:香港银行或遭起诉

  
   早报记者 姚伟

  
   电影爱好者曾经戏言,陈可辛的热门电影《投名状》就提示了一个主题:兄弟是拿来出卖的。的确,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不仅让150多年历史的大牌投行——“雷曼兄弟”轰然倒地,更是拖累了众多与“兄弟”有关联的公司。

  
   此次关于东亚银行的谣言,部分也出自于有关该行持有大量雷曼相关资产。

  
   祸起雷曼迷你债券

  
   即便从谣传短信来看,此次东亚银行面临挤兑风潮也与“雷曼兄弟”的破产脱不了干系。

  
   除了昨日公布的声明,事实上,东亚银行今年8月5日公布的中报已经充分显示了次贷危机对于东亚银行的负面影响。根据该行8月5日公布的中期业绩,截至6月30日,东亚银行税后盈利仅为9.3亿港元,同比大幅下跌51.3%,与去年底相比,跌幅更高达59.1%。股东应占利润则仅有8.94亿港元,同比减幅也高达52.4%。

  
   由于这份成绩表远差过市场预期,8月5日当天,东亚银行股价也曾一度暴跌超过12%,收盘跌幅则为8.3%。

  
   更糟糕的是,就在上周末,东亚银行再次宣布了一条“坏消息”:由于公司一名交易员在未经授权之下,擅自操控衍生工具遭受损失后,又擅自修改交易纪录,令到该公司需要重列中期业绩,税后利润由9.3亿元减少至8.21亿元。

  
   连续几个重磅炸弹之下,东亚银行轻易受到短信传言的影响,也就不难想象。

  
   “香港的老百姓怎么能不担心。东亚银行昨日公布的数据也不过是截至今年6月30日的数据,在这两个月里,东亚银行的财务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谁也不知道。”著名发展战略专家武建东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则不无担忧地指出。

  
   有香港基金经理称,东亚银行传闻事件说明目前投资者信心异常脆弱。他认为东亚银行整体偿付能力状况良好,资产质量没有问题。问题是全球不少银行都有问题,都没有在隔夜市场提供贷款,因此,有关任何问题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连锁反应。

  
   散户也被“兄弟”拖累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挤兑风波,主要是散户参与,固然与全球金融环境动荡、投资者信心尽失有关,但众多香港银行曾于2006年、2007年销售与雷曼相关的零售债券,可能造成投资者巨额损失,也是事态得以蔓延的原因之一。

  
   上周日,香港众多散户投资者聚集在香港金管局,抱怨银行和金融顾问没有尽其所能警告风险,甚至为推销还提供了不实的建议。

  
   根据香港金管局网站的消息,香港有19间银行涉及与雷曼兄弟债券相关的销售。其中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0349.HK)、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2388.HK)、交通银行(601328,3328.HK)及汇丰银行(0005.HK)等,东亚银行也赫然在列。

  
   而香港证监会则在昨日表示,截至目前,从发行商处获知的信息显示,雷曼在港发售的零售结构性票据(包括迷你债券)名单,这些票据共125种,现值约共156.43亿港元。根据公布的细则显示,这些债券的发行期多集中在2006年、2007年间,期限则包括三年、五年或七年不等。

  
   有统计显示,香港散户在雷曼相关产品上的损失,最终可能超过150亿港元。

  
   香港投资者或起诉卖家

  
   对于销售雷曼相关债券的机构,除了应对投资损失,还将“官司缠身”。香港一位律师在本周二表示,购买了由已倒闭的雷曼兄弟支持的复杂金融产品的香港投资者正在考虑起诉向他们出售这些证券的机构。理由是,那些银行向他们出售由雷曼兄弟担保的金融工具时并未充分解释与产品相关的高风险。

  
   身为香港民主党主席的律师何俊仁称,这些产品过去仅能由投资银行向至少拥有100万美元的客户出售。但数年前,商业银行希望从中分一杯羹,并开始说服其年老客户买进这种迷你债券,而没有向他们解释其中的风险。

  
   “许多债券持有人都是退休人士,因信任他们的银行而将他们的全部储蓄投入该投资中。”何俊仁透露,投资者今日将和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会面,看是否能获得法律和财务协助以试图挽回损失。

  
   香港金管局负责媒体事务的官员昨日表示,至今接获340宗涉及雷曼相关投资产品的投诉,热线23日就接获286宗。不少人说是银行职员以“定息”及“保本”等优点游说他们认购。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香港金管局表示将对21家迷你债券出售机构是否在出售债券时存在误导行为进行调查。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