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GDP增速缓行投资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引争论

  GDP增速缓行投资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引争论

  经济低迷期需要宏观调控熨平周期,但中国似乎还在因循主要依靠投资基础设施来扩大内需的传统思路,比如,这一轮加快铁路建设投资将成为新抓手。但就像余永定强调的,即使以这种方式刺激内需,也不能再以过去重复建设、低效率、政府主导的模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增加关系民生的投资。

  经济寒冬的气息正在一点点蔓延扩散,从美国到中国,从金融领域到实体经济。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其中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而第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这里面,除了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稍微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均出现回落。

  这样的数字出乎市场预料,此前市场普遍预计第三季度GDP增速在9.7%左右。而事实表明,经济增长正快速从上半年的10.4%下滑到9%,出现了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当日新闻会上表示,“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5%,比去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在这种背景下,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措施呼之欲出。10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时认为,要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抓紧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

  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亦在18日清华大学一次会后向本报记者透露,即将在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对如何应对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经济下滑、需求不足,做出重大决策和部署,主要是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尤其是加快铁路建设。”

  不过,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20日对本报记者表示,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来刺激内需可以,但是不能再以过去重复建设、低效率、政府主导的模式,而要“增加公共品供给的投资、关系民生的投资、服务业的投资,这样可以改善经济结构,促进消费”。

  明年经济增长或在7.3%左右

  从9月初开始,收废品的马师傅就明显感觉到手头的废品开始意想不到的掉价:废铁,从原来收购站收每公斤3.3元,跌到2.1元;铝合金,从每公斤17-18元跌到11块;铜丝,从每公斤57元左右跌到45块。

  这仅仅是当前中国经济随全球进入下行周期的一个很小的缩影。

  另一项可以较好反映经济情况态势的数据是用电量。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数据,1-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为9.67%,比去年同期回落5.47个百分点。而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仅有6.3%,显示经济放缓态势在奥运因素消失后仍然在延续,整体需求下降。

  “过去一般一个月我们有十几只船来运煤,现在只有两三条船了,出口形势恶化,我们现在主要做内输。”唐山外轮代理公司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现在出口方面毁单现象比较突出,订单在减少,尤其体现在钢材方面。

  不言而喻,中国的增长需要转向扩大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需求)方面。

  消费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而9月份也增长23.2%,基本维持了高速的增长。

  然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实际居民消费已经放缓,零售数据可能高估了消费的韧性。

  理由是,统计局发布的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仅增长5.7%;同时影响消费的居民收入因素也在放缓:第三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9%,均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放缓。

  前瞻的看,哈继铭预计,由于出口将遭遇国际实体经济恶化和信贷萎缩的双重打击,房地产投资也将进一步放缓,今年GDP增速或降至9.7%,而明年经济增长将在7.3%左右(不考虑政策调整的因素)。

  刺激内需重点应放在民生上

  似乎和1998年金融危机时一样,扩大内需再次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着力点,而财政政策成为了刺激经济的焦点。然而,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增长模式仍难以摆脱依赖投资的老路?

  不得不注意的是,上半年高达33.3%的财政收入增幅已经遭遇大幅放缓瓶颈。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仅10.5%,7、8、9三个月分别增长16.5%、10.1%、3.1%,持续下滑。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仍要视发国债的力度。

  另一方面,广义货币(M2)9月末同比增长15.3%,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此前不少专家在采访中对本报记者指出,在需求整体放缓的经济下行期,降息作用有限,因为银行面对风险会出现惜贷现象,企业贷款需求也收缩。

  在如何扩大内需方面,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对本报记者指出,我们有过去成功的经验,“1997、98年的时候扩大内需,把我们的高速公路框架体系建立起来了,而这一次,要把铁路建设搞起来。”

  郑新立说,中国只有7万多公里的铁路,和美国的27万多公里差远了,应该加快改革,主要是改革垄断,让社会资金能够投资进入。

  而李晓超则在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的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需要大量的投资;一些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城市建设还需要大量投资;在区域发展上,中西部地区也需要大量的投资。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经济增长是中国政府较为常见的调控手段,也是相对容易操作的措施,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以及老百姓社会福利的提高,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如余永定在采访中提及的那样,“不能再重复过去低效率、政府主导的老路了,调整结构迫在眉睫,而不是急着放松房地产。”

  他建议,应该将投资重心放在促进消费上,放在服务业领域,增加能改善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资,比如增加对老人院、托儿所的投资等等。

  社科院世界经政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亦持有类似看法。张斌对本报记者强调,应该把投资重点放在改善公共品供给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和平等的竞争环境,引导私人部门投资,让经济增长的活力发挥出来。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曾经估算,1995-2007年间,政府财政税收年均增长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仅6.2%。只有政府收入以远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这必然造成经济结构重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