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油价较今年最高位147美元,已经下跌50%,但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却迟迟不动。中石油集团一位内部人士介绍说,我国的定价机制与国外有一定的滞后期。只有国内油价连续2个月都低于80美元才可能会调油价,如果未来油价持续下跌,并不排除国内成品油价格有下调区间。
这位“内部人士”的解释耐人寻味。国际油价疯涨的日子想必国人还记忆犹新。就在4个月前的6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大幅度走高,到月底即突破每桶140美元。可是,6月20日,国家发改委就开始提价,将每吨汽柴油价格上调1000元、航空煤油上调1500元。看看,我们的油价和国际接轨的速度是何等之快,效率是何等之高,简直称得上是立竿见影,哪里有什么“滞后期”?
2006年年底,当国际油价在80美元时,我们的油价为每升3.97元人民币(93号汽油),而现在国际油价又回到80美元时,93号汽油却仍在6元以上的高位——按照“接轨”的要求,早该降低相关的汽油、柴油价格了,可我们的油价却始终保持坚挺。这让人无法理解,尤其无法理解的是油价定价中这种选择性“滞后期”。它让“闻升而涨,快涨快升,闻降不跌,能拖就拖”几乎成了国内石油利益集团的惯例了。
我们究竟实行的是一种怎样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呢?据介绍,施行至今的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的市场价格。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按月变动幅度超过8%,发改委就可能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加运费后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幅度内制定最终零售价格。其间,虽然调价的手段有过一些变化,比如,为使油价机制更加灵活,并避免油价波动过于频繁,改为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市场情况,并结合国内各方面情况,“适时”调整国内油价。但调整的时间间隔,一般都在一个季度以上。
由于两大石油巨头对国际油价上涨的敏感度要远远大于对国际油价下跌的敏感度,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的传导自然快慢不一。由于两大石油巨头的垄断地位,使得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制定注定无法趋向保护消费者,所谓的“滞后期”,便是一种典型的体现。国际原油一涨,国内迅速跟着涨,一跌,国内却要滞后至少两个月,而那时油价没准又反弹了,在这个“滞后期”里,原来准备的降价措施也许就无疾而终。即便真的降了,在这两个月的滞后期里,石油巨头也从消费者身上赚得钵满盆满了。
不仅如此,由于国内调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走势,专业人士可以预见到未来国内油价涨跌趋势,这样提前囤积,从中谋利,而如果行情不利,则两大石油公司就会出现购销倒挂,导致市场紧张。此时,两巨头便可以拿“油荒”向政府逼宫,从而获取巨额补贴,这样一来,国家利用价格杠杆调控石油供求的手段就自然失灵,而所谓“油荒”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
快涨慢跌的油价定价机制该改改了。符玉瑶(广东 教师)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