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刺激政策频出 买房还是继续观望?

  本周有关房地产的利好政策不断。继17日后,23日政府祭出政策"组合拳"松绑房地产。

  眼下,对买房人而言,似乎又处在了一个岔路口,买房一族的心态也变得越发复杂起来。一部分刚买了房的人正遭遇房价下跌被套的窘境,该不该抛售成了他们的疑惑;一部分持币待购者却害怕价格一跌再跌,该不该入市也让他们很发愁;还有一部分人则更怕错过了买房的绝好时机,政府一旦救市,房价会不会再经历一个"黄金十年",未曾可知。


  针对投资者的种种疑惑,本期金手指以"调整期购房策略"为切入点,采集了多位购房者买卖房产的故事,并请来知名分析师加以点评,与您共同探讨房价调整期该如何把握购房机遇、规避下跌风险。

  买房就像谈恋爱,该出手时就出手?

  争议点:"持币观望"VS"逢低买入"

  短短一个多月,政府出台了多项房产救市政策,这可让急着买婚房的黄先生有些按捺不住了。黄先生属于新上海人,2002年毕业之后一直租房居住,那时候收入不高,每个月的薪水4000元,付了房租、水电煤、吃喝一干费用就所剩无几了。六年来,虽然黄先生跳了槽,升迁了两次职位,收入也翻了好几番,但是比起房价的涨幅还是被远远拉在了后头。

  说起这些,黄先生就一脸的懊恼,"早知道房子涨得那么快,当年让爸妈砸锅卖铁也把首付先付了,到现在说不定连贷款都还清了。"2006年之后,黄先生曾经一度动过买房的念头,可一直因为房价太高而犹豫不决,"手头有点钱的时候,发觉房子贵得真是离谱,能看上眼的单价都要2万左右。"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房价回调。说到眼下的房价,黄先生有种说不出的冲动,正在他为婚房发愁的当口,房价果然就跌了,他真是打心眼里高兴。黄先生关注的几处楼盘价格普遍下跌15%~20%,150万的房子现在只有120多万,他心想"机会来了"。

  可说也奇怪,房子一路涨的时候曾经催促他买房的女友,突然变卦了,总让他再等等、再看看,还拿来一些负面新闻和市场分析给黄先生看,这让黄先生有些难以定夺。"现在大家都在说"拐点",说房价还要跌,好多开发商都在降价促销,不知道房子是不是真的卖不出去,也不知道房价是不是真的还会大跌?"

  在犹豫的同时,另一种念头也在黄先生的心里打转,"最近一个月,国家出台了那么多救市政策,尤其是这两天的新十四条,减税、降息、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条条都是对首套房购房者最大的利好,再加上现在许多楼盘卖的时候都公开打着"降价补差价"的招牌,既然跌了可以补,也就没有跌价的风险了吧。"

  两种念头同时在黄先生的心里交锋,一边是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血汗钱和对楼市下跌的担忧,"房产商的保证能不能相信?"黄先生真是左右为难。

  记者点评:买涨不买跌是市场向来的投资习惯。我们在观望楼价的同时,开发商和上层也在密切关注市场成交情况。既然成交量是行业复苏的关键,那么我们不妨也密切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如果自己关注的小区房源成交量突然放大,那么该出手时就出手,千万别犹豫。

  写字楼租价下滑,离场还是等待?

  争议点:"长期持有"VS"及时套现"

  李小姐家底不薄,起初依靠家里的一点点"支援",早在2003年她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有房一族,房产本本上写的可是她一个人的名字。要说李小姐的炒房历程,胆大心细的她跟着几个颇有经验的"炒客"朋友一路走来,现如今也算是从业多年的"地产人"了。经验丰富的李小姐,对房产政策总要深入研究、时时关注。

  李小姐是专做商务楼租赁的,多年来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她的想法是"同样是300万的房子,普通楼盘和商务楼盘的租金相差很大,好的商务楼租金回报率普遍可以达到20%。"这对于手上拥有好几套房的李小姐来说,一年就能多挣几十万。

  不过,让李小姐对商务楼盘情有独钟的,还是"打理方便"。同样把房子租出去收租金,如果是居民住宅,就会有许多细枝末节的小事,水管堵了,屋顶漏了,哪怕是坏了一个灯泡,租家都要找到房东,再加上租客的频繁更换,这个房东可不好当。于是,李小姐及时转型,干起了商务楼的"包租婆"。由于商务楼通常都由物业统一管理,水电灯空调一概不需要费心,加上入住公司总要重新装修一番,也省去了李小姐自己动手的麻烦。

  直到去年年底,李小姐的投资还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可今年上半年开始,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租率明显降低,有些小公司关门歇业,我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这让李小姐对未来租赁市场产生了很多的担忧。

  "虽然眼下,政府出台了不少救市的政策,但是我还是担心,这些政策对商务楼盘的出租是不是能产生实质性的利好。"5年来,李小姐第一次感到了一些犹豫,在房产市场摸爬滚打了那么久,该不该及时收手套现呢?

  记者点评:就按照李小姐手中的一套房子为例吧。2002年她以每平方米5500元的价格购入一套100㎡的商品房,总价为55万元。他首付15万元,银行贷款40万元,年限为20年。现在附近的房子价钱已经接近10000元每平方米。假若李小姐能以8000元每平方米出售计算,约获利532950元。缴税后实际收入为556100元。若现在不卖,三年后仍以80万元出售,三年内每月出租收入2000元。但是,如果李小姐将房售出,把售房所得的53.3万元用其投资,以每年5%的回报率计算,三年后将有61.7万元,比三年后出售此房的收益高出4万元左右。由此可见,"转售为租"并非最佳选择。

  降息周期,别急着提前还贷!

  争议点:"以贷投资"VS"还清贷款"

  最近多项政策调控之下,"房奴"一族的压力突然减轻了,这对贷款买房者来说自然是好消息,可是马先生却突然没了方向。

  马先生在一家外资企业上班,收入不菲,房子是多年前买的,现在还在还贷,但是当时房价低,还款压力不大,并不影响生活。今年刚刚买了车的马先生,本打算下半年一次性把30万元贷款还清,可是随着降息政策的出台,他反倒有些犹豫了。

  "看到一些观点,说现在是现金称王的时代,降息之后,更不应该急着还钱,还不如做点别的投资,说不定赚得更多。"马先生完全是受他人影响,自己没有半点概念,可是"现金称王"四个字他倒是记得挺牢。

  有一次,生意场上的一个朋友向他推荐一笔买卖,把钱借给几个小老板,可以拿到3%的月利,马先生动了心。两个月下来,马先生确实赚了好几万。不过,此后他也从另外几位朋友那里得到了忠告,知道这种借贷行为存在极大的风险,便及时收手了。

  记者点评:凡是申请一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人,均可以选择"按年"或"按月"调整利率的方式。因此在进入减息通道的时候,贷款人在签署相关合同的时候,最好选择"按月"调整的方式,可以尽可能地节省利息支出。不过购房者没有必要马上向银行提出转换浮动利率,这是因为转换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如果短期内再连续降息,购房者可以考虑在支付违约金后将贷款转为浮动利率。

  此外,如果你选择了固定利率,则可考虑换成浮动利率。房贷一般为3年到10年期,按照民生银行许春光的分析,"从我国和世界的经济形势看,在未来的二三年中很难再出现一个连续加息周期,而即便此后再步入加息通道,固定利率房贷此前多支付的利息也很难被抵消。

  房租不及定期存款,该不该抛售?

  争议点:"以租养房"VS"卖房套现"

  杜先生是某企业退休下来的老干部,他和老伴平日里很少关心投资的事,可最近他们平静的生活节奏却被房价的下跌、房地产新政的出台等等一系列变数搅乱了。

  说起杜先生的房子,原先是单位补贴买的,2001年时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他可以享受一套140平方米、总价在80万元以内的房子。当时,他们选择了初具规模的陆家嘴落户。这套房子坐北朝南,隐藏在高楼林立旁的一处小巷里,真是闹中取静的好楼盘。而7年过去了,这套三室两厅的房子,也从80万元飙升到了320万元。虽然看不到现钱,可是房产升值还是挺让这对老人高兴的。

  今年夏天,杜先生的儿子提出希望他们搬过来和自己一起住,一来可以照顾老人,二来三代同堂也能多些快乐,免得老人太孤独。杜先生欣然同意,可他这套颇具价值的房子却成了难题。

  300多万元的房子空关着总不是办法,租出去呢,按照现在的行情每月6000元的租金,说低不低,可换算成收益率,却只有区区2.4%的年回报率,甚至及不上定期存款。在8月之后的短短一个月内,沪上的楼盘价格开始集体回调,虽然调整的幅度不大,但是关注房价的杜先生还是"很心疼"。他跑了几处中介,发现和自己类似的房源价格已经从320万元跌到了300万元。价格的下跌,让杜先生急得差点病了。"本来是眼不见心不烦,现在别人告诉你损失了这么多,心里能不害怕么。"这么一想,杜先生决定赶紧出售房子,便找了一家中介挂牌了。

  可就在这时,房地产救市政策陆续出台,就像在杜先生的心头浇上了新的佐料,真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专家都说,国家要救房市了,房价可能又要涨了,如果现在卖掉,以后可能再也买不到这么好的黄金地段的房子了……"

  现如今,杜先生的房子依然在好几处中介公司挂牌,三周过去了,还没有得到任何购房的反馈信息。

  记者点评:建议杜先生多跑跑中介,看看相似房源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应该看到的是,杜先生房子的地段比较优越,有极大的保值能力。未来3至6月将是新政实施后房地产成交量复苏的阶段。杜先生可以先耐心持有。

  一手价高二手旧楼,如何选择?

  争议点:"新房好住"VS"旧楼保值"

  陈小姐是个普通的公务员,她的男朋友赵先生在一家不大的民营企业上班,两个人的收入都算不上高。今年,他们打算在单位附近买一套房子,考虑结婚了。可是,让两人颇为失望的是,选中区域的一手楼盘开盘价与开发商的"放风价"差别很大,而二手楼的叫价又因为房地产新政策的关系变得忽高忽低,供应量也变得忽多忽少。因此,在长达半年的选楼过程中,这小两口一直游走在一手和二手房的矛盾状态,难以抉择,身心疲累。

  事实上,从今年4月份开始,这对新人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搜楼行动。起初,他们把心思都放在新楼盘上,"结婚么,总希望可以住新房,一切都是新的。"可是很快,赵先生率先改变了主意,跑了几个楼盘之后,他发现内环以内的新盘价格往往比旧楼高出两成甚至三成,对于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这点差距可不是小数目。

  比起赵先生的精打细算,陈小姐却有不同意见,她也更细心地搜寻新楼盘的发布信息,希望能幸运地在新楼盘中"捡漏",买到又好又新的房子。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小姐等来了房价下跌的好消息,她关注的一个新盘的价格从每平方米13000元骤降到了12000元。

  可是,面对房价的快速下跌,这对新人却得到了迥异的答案。赵先生认为,从保值的观点来说,新房就好比新车,在楼市下跌的背景下,很可能不到几个月就出现贬值;而二手房虽然也有贬值风险,但议价空间大,在这种情况下,更可以砍掉水分,买到物美价廉的房子。而且同等面积的房子,如果选择次新楼盘,往往可以省去20%左右的房款,大约是30万上下,这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综合来看购买次新楼盘比较保值,选择范围也更大。但陈小姐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原本买不起的房子,好不容易盼来了价格回调,此时不买更待何时呢?

  就在他们争执不下的时候,房贷新十四条政策就像春雷一般,给两个年轻人的买房梦注入了新的期望,而他们对于选择一手新房还是二手房的分歧却变得更大了。到底该选一手楼盘还是二手楼盘呢?

  记者点评:各有各的优势,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