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作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中新社发盛佳鹏 摄
版权声明: 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六日电 (记者 孙宇挺)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二十六日表示,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周小川是在今天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时作上述表示的。
报告分四部分:关于上半年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关于二00八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宏观调控灵活微调的情况、关于当前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关于下一步金融宏观调控工作。
谈及当前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时,周小川指出,最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这增加了判断未来经济和物价走势、把握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难度,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周小川指出,全球经济明显减速,可能会影响中国出口。他说,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的实体经济都有可能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并可能拉长调整周期。美国八月份失业率升至二00三年九月以来最高的百分之六点一,显示美国经济正快速趋向疲软。欧洲经济出现下滑,欧元区第二季度投资、消费及出口同时下降,导致当季经济收缩百分之零点二,为欧元诞生以来首次负增长。日本经济可能进入新一轮衰退,第二季度GDP环比下降百分之零点七,折年率下降百分之三。
周小川说,在此背景下,亚洲地区出口增速下降,经济逐步走缓,资本大量外流。目前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由此带来的外需减弱必然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周小川指出,当前,稳定物价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局面。他说,经济中既存在可能引起物价上涨的成本推动因素,也有物价出现持续回落的可能。因此在政策把握上需要特别谨慎。
周小川说,当前通胀压力主要来源于成本推动因素。从国际看,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政策重点从抑通胀转向保增长。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下,一旦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国际商品价格就可能重拾涨势。而且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出现趋势性上涨的可能仍然存在。从国内看,也存在较强的工资和成本上涨预期。九月份PPI涨幅仍达百分之九点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高达百分之二十二点九,有进一步向消费物价传导的压力。
“但如果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回落,推动CPI和PPI上涨的外部力量也会趋弱。”周小川表示,近期,纽约原油期价跌至八十美元左右。国际煤价最近一个月内下跌近百分之二十五。这意味着,中国通胀形势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今年四月以来,中国CPI逐步回落。九月份食品价格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环比下降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当前物价有下行动力。
周小川指出,总体来看,未来通货膨胀形势有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