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收获了一个沉甸甸的金秋。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前三季度数据表明,农业是三大产业中增加值唯一实现同比增幅加快的产业。在国际粮油等初级产品价格飞涨、世界经济有陷入“滞胀”之虞、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等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形势向好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经济平稳发展赢得了战略空间。
农业稳定增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亮点
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1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21800亿元,增长4.5%,加快0.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101117亿元,增长10.5%,回落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78714亿元,增长10.3%,回落2.4个百分点。
在总体经济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增加值逆势上扬,凸显出中央近年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强农惠农的政策效应明显,农业基础地位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作用。
就产值来看,农业是今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中增加值唯一实现增速加快的产业。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农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和3.5%,但是增幅却分别回落1.6个和0.5个百分点。同期,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回落1.7个和2.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分别回落0.4个和1.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在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增幅继续回落的情况下,农业增加值增幅加快,农业稳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亮点。
就产量而言,粮食总产预计将创造新的历史记录,首次实现连续5年增产。初步统计,夏粮产量12041万吨,同比增长2.6%;单产再创历史新高,亩产达299.5公斤。早稻产量3158万吨,比上年略增6.2万吨;秋粮在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的共同推动下,再获丰收已成定局。棉花和糖料产量基本持平,油料产量恢复性增加。夏收油菜籽总产量1075万吨,比上年增长7.1%,扭转了连续3年下滑的局面。“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肉类产量继续增加,生猪生产恢复较快,存栏明显增加,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前三季度,生猪出栏增长5.8%,生猪存栏增长6.6%。禽蛋产量和奶类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对于抵御国际粮价上涨带来的冲击和减轻国内物价压力意义重大。
在“菜篮子”满了的同时,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971元,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
农业平稳发展对维持我国经济基本面不变和实现“一保一控”的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跌宕起伏,中国经济也屡遇波折。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农业平稳发展为维持中国经济基本面不变和实现“一保一控”的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美国虚拟经济泡沫破灭之后,大量金融资产扑向粮食、石油等初级大宗产品,以寻求资产保值增值,造成世界性的粮荒油紧,一时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国际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持续攀升,不仅对全球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给产生重要影响,还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甚至造成部分国家政局动荡。而由于国际市场传导作用日益明显,年初我国粮、肉、奶、食用油等农产品价格面临通胀持续加大的压力。同时,我国经济增长有从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鉴于此,中央及时出台了“两个防止”(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调控目标。
配合“两个防止”目标,中央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控制价格措施。针对生猪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加大了对生猪的生产和供应的支持力度、补贴标准;针对粮食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强对粮食生产的调控等等。今年中央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之大,史所罕见。在中央财政已安排“三农”支出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在今年春耕生产关键时期,再增加农业投入252.5亿元,直接补贴给农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补贴”资金达到1028.63亿元,比上年翻一番,资金拨付时间也比上年大为提前,有力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中国粮价在世界粮价普遍飞涨中保持相对平稳,通胀压力逐步减弱。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恶化,美国经济面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受其袭扰,世界经济遭遇近年来罕见“寒冬”。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对我国国民经济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不利影响,中国外贸出口明显减速,部分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等情况。同时,年初中国南方遭遇多年来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经济增长面临诸多困难。在此不利局面下,中央对年初的“两个防止”调控目标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明确了“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的调控目标。再次强调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工作的基础和重心,农业在总体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保持平稳发展。
农业稳定发展为我国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坚实基础,保障了中国经济基本面不变。目前来看,农业稳定,“一控”目标逐渐在接近;“一保”的目标也将因为农业基础稳定,中央可以放手出台相对宽松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最终得以实现。
牢牢抓住经济平稳发展的“定盘星”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出口经济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显现。前三季度,我国出口额10741亿美元,增长22.3%,但增幅回落4.8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上年同期减少1.2个百分点。在外贸出口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制约时,我国强化立足国内消费战略,以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为此,更需要在坚定信心的同时,始终牢牢把握农业生产这个事关全局的“稳定器”。
从历史上看,我国每一次经济形势的逆转都首先是从农业开始的,而每次调整的成功也都以农业特别是粮食形势的好转为前提的。只有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物价才能保持相对平稳,立足内需的战略才能真正启动、发挥效应。
从世界范围来看,今年以来的新一轮世界粮食危机让许多国家重新认识到,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忽视。而一旦没有真正将农业当成永恒的基础产业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可能发生粮食危机,而且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将大大削弱。
我国农业农村的好形势,坚定了我们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但在连年丰收面前,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前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日益增多,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的压力不断增大:一是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耕地面积在减少,耕地质量也有所下降。二是我国人均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加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缺水严重。三是自然灾害呈重发态势,动植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据专家估计,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损失的影响可能会上升到10%-15%。四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五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日益突出。虽然近两年农产品价格恢复性增长,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加、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提高,农业特别是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日益突出。六是农业生产要素流出严重、服务能力不强。因此,必须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出台扶持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全面提高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始终抓住农业农村和国民经济全局平稳发展的主动权。
我们看到,中国农业在收获金秋的同时,更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将使我国农业迈入新的发展时代,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坚实,动力将更为强劲。(中国信息报 记者 鄢来雄)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