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国内车市的低迷状态让各家汽车制造与销售商间的竞争有越来越激烈的发展趋势,而这样引发的结果之一,显然就是本来已经备感压力、在车市的“低层”奋斗的自主品牌要承受更加大的挤压。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自主品牌确实遭遇到越来越大的发展阻力,但未来的中国车市里它们依然有着不小的发展空间。
从目前来看,极力开拓新市场将是最为有效的举措
基本状况:发育成熟遭遇成长的烦恼 与几年前相比,那些自主品牌汽车已经有着质的不同——虽然依旧在产品技术与销售服务各方面落后于有着国际汽车业巨头为背景的国内合资车厂,但客观地说其骨架已经完全立了起来,未来在车市的激烈竞争中也多少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从消费者的直接感受来看,这些年来自主品牌汽车的制造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不仅毛病少了,而且款式新了,产品线也丰富了。这背后隐藏的事实是,各家在技术上的投入加大了,尽管起家时的模仿痕迹依然清晰可辨,但其最新的产品上已经整合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新设计。同时这些厂家已经或多或少地完备了在国内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建设,其产品的稳定性与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都使得国内市场大量的潜在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新车的信任度有所增加。所以尽管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产销利润也不见得很高,但各家依然努力向市场推出更多的新车,以寻找自己的最佳立足点。
今年比亚迪、长安、中华、奇瑞、长城等多家自主品牌新车扎堆上市,囊括了从中级车到微型车的各种级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车往往都大力宣传自己的技术性、安全性与时尚性,如长城精灵就以“精品小车”为宣传口号,而在定价上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以往国产车主打的性价比的传统。虽然这些车的销售未必尽如人意,但它们至少反映出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开始成熟,并且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了。
国内市场:从边缘向着核心挪动 长期以来,低价一直是自主品牌汽车的主要竞争手段,这就造成了这些厂家产品以边缘化为起家的资本——消费者大多是核心城市边缘甚至乡村的人群,车型不是极小的微型车就是极大的低端SUV,同时缺乏整体品牌规划、人们往往只知道其产品不知道其品牌。这样生存下来的结果,就是产品附加值低,难以非常迅速地扩张。
然而,如今的情况有所不同,比亚迪、长城等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奇瑞、力帆等也在积极准备上市,由此可以在大量资金的注入下取得更加好的发展条件。同时,在产品的规划上各家也显得雄心勃勃。吉利宣称自己已经规划研发了42款新产品,都计划在2015年前陆续上市销售。比亚迪将电动车的研发作为其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特色。奇瑞则积极争取与海外产业巨头合作,甚至为海外车厂代工制造汽车。有“国产SUV大王”之称的长城,也开始推出了第一款微型轿车精灵,同时还预备推出炫丽紧凑型轿车或者酷熊紧凑型MPV,喜欢其传统的SUV的消费者如今也可以选择一款外观时尚的嘉誉MPV作为商务甚至私人用车。
总之,尽管面临着发展上的种种局限,这些自主品牌依然设法逐步向着核心挪动。眼下的车市低迷对于它们也确实有着不小的影响,但本来就处于低端与边缘的自主品牌或许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倒是有可能因为低价的一贯战略跟上主流车厂的“队尾”。
国际市场:积极开拓新路 相比之下,曾经被许多自主品牌厂家看好的出口之路,目前正遭受着重大的阻碍。据透露,长城汽车出口业务在9月份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迹象,比预期减少两到三成,其中中南美市场的情况尤为严重,估计原定今年出口7万辆车的目标最终可能只达到6万辆。主攻俄罗斯市场的奇瑞也遭遇类似的困难。因此有人预测,中国汽车出口减速的趋势会持续一段时间,明年中国汽车的出口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这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打击尤其明显。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当海外金融风暴度过眼下这个最猛烈的爆发阶段,人们逐渐开始修复伤口时,整个欧美将对廉价汽车有着更加巨大而且迫切的需求,同时国际汽车产业的巨头们身负重伤,对于竞争对手的打压或许也会乏力许多,甚至有可能主动来寻求合作。因此,只要保持积极开拓的精神,,未来的海外市场未必一定如此衰退萎靡。
当然,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稳住自己的“后院”——在国内汽车市场上保持一定的份额,甚至扩张自己的“地盘”,没有了国内市场的支撑,想要迅速走出去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丁之方)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