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营销管理 > 营销

全球资产缩水 中国企业伺机出国“抄底”

  “我们现在在为某国有大型核电集团物色一个合适的澳洲矿产公司进行收购,项目完成以后,我们也会收购一部分股权。”广州鸿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小骥对记者表示,目前,澳洲的铀矿等有色金属的上市公司股价跌至今年初的1/3,股权转让只作价1/5,这对饱受高价原材料的用矿企业来说是十分有诱惑力的,现在是去境外洽谈、收购资源类项目或股权的好时机。

“买下一间矿产公司以后,可以此为落脚点再去收购其他小型公司。这个链条打开以后,可以逐渐形成一个大的矿产公司。”吴小骥预计最佳的出手时间应该是明年第一季度。

  家电巨头格兰仕也正在积极寻找海外并购目标。格兰仕常务副总裁俞尧昌对记者表示,现在是“走出去”千载难逢的机会,明年的机会更多。从今年6月开始,格兰仕就计划大规模出海抄底,公司已组织一批高层面向全球寻找并购对象,预计并购金额将在几十亿元左右。俞尧昌表示,格兰仕的并购目标锁定在跟主业相关的资产、设备和营销网络,“原来的员工一个也不要”。格兰仕已委托8个猎头公司面向全球招聘人才,招聘的职位一般要求是跨国企业的地区营销总裁一级,而且是一组组将对方企业的人才挖过来,以期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谋求主动权。

  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肆虐,全球资产大缩水,大量海外上市公司的市值跌至历史新低。大量危机深重的境外企业急需大量资金输血,以解燃眉之急。这些企业在金融危机发生前没有给中国机会,或许是因为政府政策不支持,或许是因为其彼时状态很好而不愿低下头。但现在,国内行业领先的企业到海外兼并整合的良机出现了。

  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半年里,会发生重要的跨国收购行为,这些案例会有中国的参与。不过,境外投资风险很大,一定要慎重行事——这是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众专家的共识。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表示,海外并购风险很大,“中国企业是羊,外国是狼,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是自找死路”。

  能源企业赴澳洲“捡”便宜铀矿

  □赢周刊记者 翁申霞

  澳洲有色金属公司股价缩水2/3

  “我们现在在为某国有大型核电集团物色一个合适的澳洲矿产公司进行收购,项目完成以后,我们看好这个项目的前景,也会收购一部分的股权。”广州鸿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小骥对记者表示,目前,澳洲的铀矿等有色金属的上市公司股价已经跌至今年初的1/3,股权转让只作价1/5,现在是去境外洽谈、收购一些资源类项目或股权的好时机。

  从价格方面来说,这对饱受高价原材料的用矿企业来说无疑是十分有诱惑力的。2006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牛市”行情,澳洲、巴西等资源性国家货币汇率也节节攀升。但随后的金融海啸让持续多年的大宗商品资产价格泡沫破裂。自5月份以来,大宗商品和矿业类股票的价格出现暴跌,金属铜的价格已经跌了一半,全球矿业分类指数下跌了70%。不到三个月,澳元兑美元汇率已大幅下挫超过30%;自7月以来,美元兑巴西雷亚尔则已经累计上涨接近31%。

  中方轻松掌握谈判主动权

  这些国家的资源行业已是“伤痕累累”,有报道指,目前澳洲小型矿业公司处境艰难。据业内人士介绍,澳洲很多矿业公司都是以高负债的形式运营,过去因为看好行情,矿业公司甚至可以从银行拿到100%的贷款,而不需要自有资金。但现在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对市场前景看淡,澳洲主要银行的贷款政策已经变得很保守,那些小型上市公司融资可能会遇到障碍。不仅如此,银行还会加快催促企业还款,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这些公司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增发股票给现有股东,或者把资产出售给拥有现金的大型企业,因此大公司也可以乘机捡到很多“便宜货”。

  吴小骥表示,该项目现在还处于接触和挑选的阶段,价钱等各方面的条件都还有谈判的余地,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中方在谈判中的主动权,“都是我们挑他们”。

  铀矿长期供不应求

  由于不断扩大的核电需求,铀矿资源一直是能源市场上的抢手货。据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 年底,全球有440 座商用核反应堆,需要6.7 万吨铀燃料,但当年产量只有4 万吨左右。以目前兴建新核电厂的速度,到2025 年,铀燃料需求估计介乎8.2 万至10 万吨,可见需求仍在不断上升。

  而中国潜在的铀矿需求占全球产量的近1/10。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千瓦。为保证核电发展需要,核燃料循环各环节生产能力在2020年会有很大的提高。截至2005年,中国已探明铀储量为7万吨。目前,中国铀原料年消费量为1500吨,而到2020年这一消费量预计将达到7000吨左右,2050年则会达到3.5万吨。业内人士指出,澳洲储量丰富的铀矿可以为中国发展核电提供稳定和连续的原料供应。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经济还是要靠制造业,而收购矿业资源与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匹配。

  现在澳洲的低成本铀矿量最多,占了全球36%,其次是加拿大、哈萨克和南非等等。印度最大的发电企业NTPC也于今年1月宣布,为了给计划兴建的核电站提供燃料,不排除到海外收购铀矿。

  收购上游原料并整合产业链

  因此吴小骥也认为,投资资源类的实业风险小,也更适合中国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需要。“从长远看,一是能够拿到主动权,二是能保证产业链的上游的原材料供应。”

  吴小骥表示,与其合作的核电企业过去一直由澳洲公司供应铀矿,由于收购价格谈判处于被动,一直以来都很希望独立收购一间在澳洲上市的含有铀矿开发资源的矿产公司,以保证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并进一步打开整个产业链格局。“买下一间矿产公司以后,可以此为落脚点再去收购其他小型公司。这个链条打开以后,可以逐渐形成一个大的矿产公司。”

  其实,早在金融风暴爆发之前,中国核电集团的产业整合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据公开资料显示,此前中国核工业集团已经与多个海外企业签署了铀资源开发协议。2006年7月,中国核工业集团与尼日尔矿业能源部在首都尼亚美签署了两个铀矿区块合作协议,获得两个北部铀矿矿区的勘探和开采权。2006年底,中国核工业集团成立了中国国核海外铀资源开发公司,主要从事海外铀资源的勘探找矿和天然铀的生产经营等业务。去年3月,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又与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签订了海外铀资源投资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已和澳大利亚铀开采商皮皮尼矿业签订合作协议,收购其附属的PepinNiniResourcesCurnamonaPty公司60%股权,首次直接持有澳洲铀矿股权。

  外国政府审批有望“外紧内松”

  吴小骥认为从经济角度来讲,境外收购资源类企业不存在风险,唯一的困难来自两国政府间法律法规的相关限制。“国企出去投资的限制比较多,而且澳洲政府过去对中国国企的收购行为限制也很多,包括贸易保护等等。例如中国收购某澳洲公司股权的时候,澳洲要通过国会的同意,听证了半年后才同意收购。澳洲对铀矿的用途很担心,如果是政府背景的收购,则对其用途更加担心。”

  然而受金融危机之困,外国政府对来自境外的收购行为的态度也不得不有所松动。美中交流投资基金董事赫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国政府在公开层面上不会松口,但在审批、商业运作上会有所放松,操作起来会比以前更顺畅。

  政府鼓励资源类企业“走出去”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表示了谨慎支持的态度。

  今年7月,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二司司长王毅韧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将积极推进铀资源勘查与开发“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有能力、有技术的勘查企业到境外开展铀资源勘查,或与境外相关勘查企业联合勘查,从而最终保证核电对天然铀的需求。

  10月,商务部副部长陈健表示,商务部将采取积极审慎的态度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对虚拟经济的投资应该特别谨慎,但从长期来看,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策略不会改变。

  11月下旬,广东省出台十六条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其中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到境外开展经贸合作,特别是资源开发合作。

  对此,赫然认为,中国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可能会比较含蓄,企业应该用心解读。“目前我们(国家)外汇储备多,在海外的收购阻力减少了。而在资金筹措、配套外汇管制方面,政府都会提供有力的帮助。”

  最好的时机是明年第一季

  “我认为现在很适合去跟境外企业做接洽,但不是现在就收购。如果说什么时候买最合适,我给的建议是明年第一季度。”吴小骥预计,由于全球需求持续减弱,成品价格会再次大跌,所以明年第一季度有色金属、煤等资源的价格仍然会下跌,“预计届时需求会比现在萎缩15%以上,不能预计价格是否到底,但可以肯定估值会比现在更便宜,企业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钱准备好。”

  赫然亦表示,有境外收购意向的企业不需要操之过急。由于国内企业的境外收购经验太少,不要对自己的判断力过于自信,要找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做方案设计和安排商业模式,不然“放着金子也不知道怎么去挖”。其次是要处理好企业内部关系,一方面,管理层和股东层之间取得良好的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另一方面做好资金的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反收购行为。

  格兰仕“先破后拿”的海外收购计划

  正在积极寻找海外并购目标的家电巨头格兰仕常务副总裁俞尧昌也对记者表示,对于格兰仕来说,现在是“走出去”千载难逢的机会,收购计划正在选择与洽谈中,但并不急着作决定,因为明年的机会会更多。

  从今年6月份开始,格兰仕就计划大规模抄底陷入困境的家电企业,公司已经组织一批高层面向全球寻找并购对象,足迹遍及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巴西、墨西哥、越南等地,预计并购金额将在几十亿元左右。

  与能源类企业的海外并购不同,格兰仕的并购目标锁定在跟主业相关的资产、设备和营销网络。俞尧昌对记者表示:“在白电、小家电、研究机构这些领域都可以,我们要买的是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研究机构及完善的销售网络,原来的员工一个也不要。”

  不难看出,格兰仕对自己的境外收购目的有清醒的认识。俞尧昌向记者强调境外收购不能给自己背上包袱,并反复提到“先破后拿”的原则,即只考虑购买破产清算的企业,在彻底解决了被收购企业的债务和当地员工安置问题后,再将先进的设备、研究技术和销售网络为自己所用。

  从设备“抄底”到人才“抄底”

  记者还注意到,在大量外资同行忙着裁员之时,格兰仕正逆势展开大规模的招聘计划。最近,格兰仕的人才招聘广告频频出现在国内各大报纸及网站上,招聘的职位主要是营销、研发等高层次人才,开出的薪水从10万到上百万元不等。据俞尧昌介绍,格兰仕已委托8个猎头公司,为其面向全球招聘人才,招聘的职位一般要求是跨国企业的地区营销总裁一级,挖的也不是以单个人才为主,而是一组组将对方企业的人才挖过来,以提升人才结构与国际化水平,在未来的人才竞争当中谋求发展主动权。

  “目前格兰仕的硬件非常好,但是软系统还不够强大,这次大量招兵买马,我们对国际化人才开出的价码往往比他在其他企业高出20%以上,而且我们目前没有数量上的限制。”俞尧昌表示。

  跨境收购是“双刃剑”

  不过,境外投资风险很大,一定要慎重行事——这是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众专家学者不约而同谈到的观点。

  仅从资产价格的角度来看,现在或许是个“抄底”历史的契机,但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不是这样,还不能妄下结论,关键在于收购的资本是否符合国内的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

  去年次贷危机刚刚显露苗头时,中国公司就已频频出海购买资产,在一年之后的今天看来,当时的举动有草率之嫌。当前全球股价暴跌,具备一定实力的中国企业能否理性地审视危机,基于自身发展规划作出正确的并购决策,将是对中国企业的重大考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所长陈淮认为,中国现在的优势在于手里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优先买谁的资产或产品,谁的经济就会先活跃起来。但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相比,还远不是一个层次,买回来的海外资产能不能给自己带来效益还是未知之数。如果因为“消化不良”而使企业背上包袱,再便宜也没有价值。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握紧手里的现金,先把家看好了,别看着国外的资产便宜就轻举妄动。

  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海外并购风险很大,国内企业的能力和经验都相对有限,“中国企业是羊,外国是狼,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是自找死路”。

  从技术层面来说,由于目前很多中国国内上市公司还不能利用其本身的股票以换股的方式进行海外并购,中国企业海外收购通常采取大量现金的方式,在目前流动资金普遍紧张的时候,大量动用现金进行收购要求收购企业有较好的未来的现金流,以免影响自身的正常经营。所以,目前的经济形势只为那些现金流较好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低价格收购的机会。

  也有专家直言,对于并购活动,每个时候都有利弊,经济低迷时更是“双刃剑”,这个时候整合的成本低,但收购企业资源的整合力度会不足,因为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部,什么时候可以有信心,这与股市上的操作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有专家建议,在境外收购的实际运作中,要引导中国的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合作,组成联合体“同船出海”。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对投资对象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前者往往注重与标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以提升自身价值,对短期财务收益看得相对较轻;而后者则恰恰相反,金融企业在投资中更注重目标企业的财务回报。因而投资中如将这两类企业结合,组成收购联合体,可以起到取长补短、规避风险,在利益上各取所需的效果。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吴小骥 | 俞尧昌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