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斐将离开克莱斯勒(中国)。”上周五,一位克莱斯勒(中国)的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随即,在上周五晚上10点左右,美国当地时间12月19日上午,克莱斯勒总部就宣布墨斐离职的消息。
一年之前从丰田美国公司跳槽加盟克莱斯勒任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的Deborah Meyer(梅耶)也被克莱斯勒解雇。
这距离有“中国通”之称的墨斐加盟克莱斯勒仅一年又三个月。当时为了成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高管,他辞去了刚刚任职17个月的上汽执行副总裁的职务。但是他在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位子上没坐多久,美国金融危机改变了一切。
上周五,布什政府宣布将以7000亿美元拯救资金对美国汽车业施以援手,一场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则同时在克莱斯勒内部酝酿,墨斐和梅耶成为最近一批离开的克莱斯勒高管。
时不利兮 今年4月20日,北京车展媒体日下午2点左右,日产的戈恩、通用的瓦格纳和墨斐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墨斐身着黑色西服,表情严肃,日益稀疏、浅灰色的头发记录着他在汽车业的风雨历程,30多年在通用、上汽和克莱斯勒亚太区的职业历程,使他建立了自己的声望。
但是遗憾的是,墨斐自去年9月份就职克莱斯勒亚太区总裁到现在,克莱斯勒在华的业务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当《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将这个带刺的问题抛给墨斐时,他笑了,并用轻松的口气说:“既然你认为我在中国的工作是没有任何成就,那么我的老板可能马上就会解雇我。”
未料8个月之后,这句无意之中的玩笑话竟成了一个尴尬的现实。
作为获得美国政府贷款的前提,克莱斯勒公司首先开始了大手笔的人事调整。在宣布全球停产后,克莱斯勒开始了销售与市场部门的调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墨斐将于月底离职的消息。
与梅耶的离职立即生效不同,墨斐将在12月底离开克莱斯勒。
墨斐曾在通用汽车工作了32年,其中出任通用(中国)董事长长达近10年。墨斐是在业内被公认为最了解中国汽车市场的美国人之一,也被认为是帮助克莱斯勒在华重新崛起的最好人选。
可惜天时地利并不配合。由于金融危机的扩散和克莱斯勒本土陷入困境,加上克莱斯勒(中国)以及亚太业务的重整比想象中的更为艰涩。克莱斯勒需要的已经不是普通的药剂,而可能是一场“化疗”。
在克莱斯勒总部12月20日晚上发布的这份声明更像是一个收权宣言。克莱斯勒表示将重新聚焦其在亚太区的业务,调整并加强在亚太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销售和营销职能。克莱斯勒同时表示,将继续在全球寻求合作伙伴及战略联盟,包括在中国寻求新的机遇。这些业务职能将集中由位于奥本山的总部负责。
实际上,由于克莱斯勒在北美陷入困境,克莱斯勒将全面收缩目前亏损严重的海外业务。实际上,上周五,克莱斯勒已经将国内30多家工厂全面停产一个月,以消化目前庞大的库存。
克莱斯勒的中国困境 伴随着墨斐离职的是克莱斯勒中国业务的持续萎缩以及调整。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克莱斯勒设立在北京的办公室除了保留部分行政以及市场联络业务之外,包括销售以及市场部门将大幅度收缩,同时,克莱斯勒在华计划设立的工程以及研发部门的招募计划已经处于停顿状态。
业内认为,导致克莱斯勒在华如此窘况的原因,不仅仅是克莱斯勒在全球的低迷,最主要的还在于克莱斯勒在华产品水土不服,而且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过于复杂、低效而导致。
克莱斯勒曾与戴姆勒一起合资北京奔驰,曾与福汽集团协商通过技术转让合作生产道奇凯领,然后与奇瑞汽车以及长城汽车都签署程度不等的合作协议。
“这些复杂的合作,一方面是历史的原因导致,另外一方面是与克莱斯勒自身有关。”克莱斯勒一位已经离职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被克莱斯勒寄予厚望的墨斐来了之后,这位中国通似乎没有来得及开出治疗顽疾的针对性药方,或者说,他还没有来得及将药方付诸临床,美国总部就已经失去了耐心。
由于奇瑞汽车的强势,克莱斯勒和奇瑞的合作在这个12月初告吹。虽然今年7月,在墨斐主导下,克莱斯勒与长城汽车签署了一个备忘录,但迄今为止双方的合作仅仅停留在一纸协议上。墨斐在今年年初也一度试图通过与广汽以及上汽合作打开局面,墨斐今年多次奔赴广州与广汽高层商谈合资的可能,但是最终都不了了之。
更不幸的是,墨斐入职一年多来,刚好遇上克莱斯勒的汽车在中国销售的每况愈下。今年上半年,克莱斯勒在中国售出5590辆铂锐,不到同期凯美瑞销量十分之一。300C 的销量同样少得可怜,1~11月份的销量仅有3485辆,比去年同期下滑54%。2007年,克莱斯勒授权总部位于福建的东南汽车公司生产两款微型厢式车。至今这些汽车的销量很少。今年上半年,克莱斯勒的道奇在华销量为1441辆,大捷龙只售出了288辆。
半年之前,克莱斯勒(中国)的公关总监贾群对记者表示,克莱斯勒亚太总部扎根上海后,对整体战略的推进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我们公司内部,已经开始对未来的车型进行积极准备,同时,我们也相信会有更多有利的措施来推进各项工作。”
但是随着墨斐的离去,这个美好的愿望不知道需要花多久才能实现?墨斐的希望和结局卫金桥
墨斐看到了希望,但是他没有猜到结局! 克莱斯勒亚太区总裁墨斐被奥本山总部解雇,对处于风雨飘零中的克莱斯勒来说,墨斐的意外离去当然非常可惜。
但一年多来,克莱斯勒始终在中国找不到方向,加之金融风暴的蔓延,墨斐离去也并不意外。
这不仅仅是墨斐的问题:墨斐的才能毋庸置疑,在他出色的运作下,通用(中国)的历程已经证明他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战略者,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经营者。墨斐的错误在于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选择了一家错误的公司。
克莱斯勒最为倚重的北美市场已经摇摇欲坠,克莱斯勒断臂求生,注定要把有限的援助资金用于尽快恢复北美业务,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放弃多年来毫无起色的中国和亚太业务成为必然的选择。
其实,墨斐的调整只是克莱斯勒上周五一连串调整的一部分,包括市场、销售以及区域市场的负责人在内,接近10名高管调离或者彻底离开克莱斯勒。
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克莱斯勒试图讨好政府的一部分。由于克莱斯勒一直倚重的北美市场自身失血已经极为严重,如果不能在明年3月份之前止血,克莱斯勒与他们的投资人很难看到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所以,在每年销量不足2万辆的中国市场,墨斐的话语权和空间实在有限。在这个市场上,克莱斯勒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缺乏一家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这类合作对建立起销售和生产至关重要。而由于没有像通用和福特那样,在中国找到有执行力和话语权的合作伙伴,克莱斯勒在中国浪费了不少时间。
因此,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并遵循通用汽车和福特的做法发展本地供应商,这本来是墨斐最擅长之处,在他执掌通用(中国)的几十年过程中,他已经深谙其道。
克莱斯勒当初的想法,是借助墨斐出色的政府资源和熟谙中国不同地区汽车集团之间的各种规则,迅速帮助克莱斯勒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伙伴落地中国。
但是这次克莱斯勒和墨斐都失算了。实事求是地说,墨斐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摇摇欲坠的克莱斯勒中国业务是不现实的,陈旧而不合时宜的产品、复杂的合作关系、渺茫的新车型计划都使得克莱斯勒注定要比其他两家美国汽车巨头更为脆弱,金融危机的出现只是加速了这家固执而不愿改变的美国车商破灭的时间,而这,能干如墨斐,显然也无能为力。
希望腾挪出克莱斯勒(中国)一片天空的墨斐壮志未酬,未料迎来中途出局的结局。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