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喆 北京报道
年初被基金业内人士寄予厚望的专户理财业务,刚刚面市即遭遇熊市寒流,业务开拓举步维艰。而同为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的企业年金,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却依然发展迅速。业内人士期待,随着明年市场摆脱单边下跌,基金公司的非公募业务能迎来快速发展。
专户理财定位尚不清晰
“不会超过50亿元。”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有关人士对今年基金业专户规模作出判断。而在年中,证监会公开披露的上半年基金业专户理财规模为22亿元。
“下半年市场进一步破位下跌,投资者信心更受打击,对专户理财更谨慎了。”这位人士表示。
“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状况的急转直下。技术上的原因还包括5000万元的客户准入门槛,以及相应的客户定位问题。”安信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付强表示。“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专户理财产品本身。由于金融工具的缺乏,专户理财尚难以构造与公募基金有本质差异的产品,而它在税收待遇上又处于劣势,制约了该业务应该具有的生命力。”
据了解,基金公司在专户理财的投资运作中普遍采取谨慎策略,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有选择地参与新股发行和增发,努力确保专户资金的本金安全。但在单边下跌的市场中,受制于金融工具的缺乏,很难向投资者提供有吸引力的绝对收益,因此在业务拓展上举步维艰。
不过同样处于熊市,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基金公司的企业年金业务保持了快速发展。南方基金日前表示,截至12月底,南方基金中标的企业年金资金规模已经超过130亿元,进入投资运作的超过110亿元,与2007年底相比增长近5倍。而华夏、嘉实、博时等基金公司签约企业年金规模也都超过了100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速迅猛。
“这主要是因为养老金的投资比较保守,企业年金规定权益类投资不得超过30%,其中股票不得超过20%,在大熊市下,其存量市值的减损大大小于偏股型基金,有的年金计划甚至还有盈利。另一方面,养老金的现金流相对稳定,不断有新的企业年金进行委托投资。”付强分析道。
基金公司有关人士也表示,多家大型央企开展企业年金计划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不断有新的国企加入进来。今年底,铁道部圈定了多家入围年金承办机构,标志着规模逾200亿元的铁道部系统企业年金开闸。日前,嘉实基金已率先与铁道第三勘查设计院集团公司签约成为投资管理人。
“我们估计,到2008年底,包括社保、企业年金在内的养老金管理规模至少会达到基金规模的15%左右,该业务领先的公司其规模占基金规模的比例可能超过1/4。”付强预计。
年金业务挑战多
付强认为,非公募资产对当前中国基金行业而言已经是不可忽视的构成部分,未来其分量和重要性都仍将上升。“对于基金公司而言,非公募业务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财务收入贡献的绝对额,而在于改变基金公司财务收入与盈利的波动性,或降低基金公司财务对A股的贝塔值。”
不过,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也面临诸多挑战。“在税收优惠、一对多年金计划方面,国家政策仍有待完善,否则将制约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的发展。”一家基金公司老总曾向记者表示。
同时,企业年金业务上基金公司也面临着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挑战。“最近
中信证券在年金业务上势头很猛。”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日前工行推出的集合年金计划“如意养老1号”中,中信证券就与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共同担任投资管理人。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2009年股市将摆脱单边下跌的走势,振荡市将为基金公司开拓非公募业务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有望获得更快发展。(本系列完)
企业年金业务上,基金公司也面临着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挑战。本报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