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暴跌催生风控变革 期货基金行将试水?
伴随着期货业界对商品基金(期货投资管理基金,CTA)探讨与追问,各种“灰色商品基金(期货私募)”是暗潮涌动,似乎从未停息过。
本报记者了解到,期货投资基金业务有望在今年开展试点,目前相关试点工作方案已开始征求意见。
1月7日,上海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期货公司总经理向记者确认,2008年11月底,CTA业务已开始征求各期货公司的意见。其透露,该文件第一轮发派至证监会各派出机构,第二轮在11月底时发到部分期货公司高管处。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此前曾接受过中国期货业协会委托,专门做过商品基金课题研究,他向记者表示,“2009年推出的可能性很大。期货基金的试点工作将以通过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从事交易顾问业务的方式开展,即所谓的CTA业务模式。”
上述期货公司总经理介绍, CTA业务将由期货公司专门成立全资或控股的CTA公司或交易顾问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期货市场资产管理服务。征询稿要求此类公司不负责资金募集,只负责委托资金在期货市场运用;投资范围仅限于国内商品期货交易及相关的国内现货商品交易。
根据试点工作方案讨论稿,为防范风险,CTA业务将与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严格隔离(防火墙)。CTA公司在符合条件的试点期货公司中产生,并由期货公司全资设立或控股。
“风险”倒逼CTA浮出水面
对于业界千呼万唤的商品基金,为什么会在当下时机中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认为这与2008年国庆节之后期货市场出现的连续暴跌不无关系。
“2008年期货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极端行情,参与者散户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风险的累积与畸形释放,而市场散户化本身亦非证监会之初衷:管理层面更希望机构投资者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
“这次暴跌风险同时也侧面考验了期货公司推出商品基金的条件是否成熟”,党剑指出,“2008年下半年期市遭遇了极端行情,但期货公司却并未受到大范围内的冲击,说明经过多年成长与磨练,期货公司更规范、更健康了。”
曾以“商品基金”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课题的乾坤期货机构部总监田宏鹏(其曾于2005年最先在业内提出期货信托基金模式,提出参照证券阳光信托理念,通过初级受益人及次级受益人的结构化信托,首推期货基金产品)介绍,推出商品基金,除了极端行情唤醒人们对风控机制的重新探讨之外,“还应该存在倒逼力量”。
事实上,在各种形式的期货私募背后,是期货公司对商品基金恒久的“冲动”所驱使。
北京某期货公司市场经理的个人主页和聊天工具上的签名档里,都清晰地写着“期货私募加入流程……”;
另外,无论是在私下的沟通里,还是一些期货公司业务人员在开发客户的时候,对“私募”、“代客理财(即由专人代客户操作)”、“工作室”等等各种名义存在的灰色期货基金的宣传总是不遗余力的——而一个期货公司客户经理手里掌握几个、十几个等数量不等的客户交易账户而代为交易,亦为业内屡见不鲜的现象。
但是,这股长期存在似已成业界主流的“倒逼力量”,却又被一些业内高层主动自认是不合规,甚至是不合法的。
另一位要求隐去姓名和单位的某期货公司总经理向记者坦承,“期货工作室这样的投资管理公司的形式是灰色的,是没有得到监管部门认同的模式,在法律法规层面难以说通”,“而代客理财也是需要有法律前提,需要一部具体的法规来规范,但现在这样的法规还是空缺。所以此模式下,投资者利益是得不到法律保障的。”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1年末,市场就传言筹划设立期货基金,到2004年,更是传出了永安、弘业和格林三家期货公司成为期货市场管理账户的试点,先行探索中国特色的期货基金投资模式。
这些猜测的试点后来被部分公司坚决否认。北京一位从业多年的北京某期货公司高层人士却认为就是相关部门默许可以尝试,只是没有公开发文。
至于更高层次和更深意义上的期货公司“试水”商品基金模式,亦早已为业内所熟悉。
“目前市场存在诸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例如南华香糖伟业,在法律上该公司是一家独立法人,与南华期货互不相干,但这两家公司都隶属于浙江横店集团,受控于同一家股东。”某期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与其说是兄弟单位,投资管理公司更像期货公司的一个委托管理部门”。
南华香糖伟业总经理丁海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华期货除了为投资管理公司提供期货交易跑道外,还带来了客户和资金。“我们的资金大多来源于期货公司客户的委托,期货公司的营业部经理会为我们招揽客户。”
这个“南华模式”,在业内很为广泛,“永安、冠通、经易等期货公司都有,保守估计国内有一二十家。”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但是由于没有法律的支持,这些投资管理公司仍属灰色地带,因此也难以做大。”
助推投资主体机构化
胡俞越对上述存在的期货投资管理公司“试水模式”则持较为宽容的态度,其向记者表示,“是否合法要看其资金来源是否合理合法,同时不能向投资者作出保底承诺,否则就是欺骗行为”。
胡俞越对CTA业务开展试点意义的归纳显得言简意赅,“以前国内期货市场有三个问题,品种少、规模小、散户多。现在品种少不算突出,但散户多,机构参与者少,这也导致期货市场做不大、做不强,而CTA业务能解决这个问题。”
田宏鹏介绍,现有模式下的“私募”运作,最主流的方式还是账户专项管理,即一个投资者一个账户,交给投资管理公司管理。如香糖伟业的一个投资管理人的手上就会同时拥有多个账户(此内容得到该公司高层的肯定)。而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一个人很难同时操作很多个账户,这会影响判断、效率和进出场的时机,所以业内一直想要做集合账户就是这个目的。”
按业内常规,一个水平中等偏上的交易员(即国外市场中的商品交易顾问,CTA),同时操作4-5个账户时就已存在出现偏差和贻误的可能性(有专门下单员团队的交易员除外)。
而此次试点CTA业务,对“困斗”多年的期货公司而言,无异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田宏鹏认为,CTA业务给市场带来的最显见的影响,就是拓展和丰富了期货市场的投资主体,由原来中小投资者主体逐渐向机构主体过渡。这其中不但包括期货基金,也包括为迎接股指期货而出现的其他类型的股指期货基金。
而CTA对期货行业整体的影响,亦颇为深远。田宏鹏指出,CTA将对以期货行业为代表的金融衍生行业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对虚拟经济的推动,主要依靠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所带动,而CTA业务,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壮大,影响不容小视。
其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链条将起到比较大的推动作用。在没有商品基金等主体参与的市场价格,是扭曲的(注:不是背离),目前的期货价格无法真实反映市场预期,因现有中小投资者占多数,力量薄弱,相对而言投资机构者和产业经济(现货需求商)对价格的控制比较强——市场需要一个独立于套保商(套期保值)和“ 少数人的投资机构”的散户力量的“集合编队”,对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进行“再洗牌”。
最后,田还认为,CTA业务有利于壮大我国本土的期货投资力量,在我国资本项目日益开放,逐渐融入全球资本市场的背景下,有利于抵抗外国产业基金和投资基金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控制以及影响,有利于维护对商品定价权和金融主权(如新华富时50指数推出时对国内市场所形成的冲击,并最终促使中金所的诞生),增强我国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