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则高盛减持
西部矿业的公告引发市场对其可能抛售
工商银行的猜测。高盛持有的工行82.38亿股H股将在4月份解禁,那么,高盛是尾随瑞银减持中行、美银减持建行做减持工行的“跑路者”还是加入汇丰、淡马锡的不抛售行列做“坚守者”?抛还是不抛,这是一个问题。
“我们对高盛还是很担心的。”昨日,一位陈姓投资者在电话中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对高盛可能抛售工商银行股份的担忧。
高盛仍可能减持 就在市场笼罩在外资战略股东减持中行股份的阴影下时,高盛减持西部矿业的消息又掀起了一层涟漪。
1月13日,西部矿业公告称,发起人股东Goldman Sachs Strategic Investments(Delaware)L.L.C.(高盛集团全资控股子公司)于2008年8月7日至2009年1月9日,通过竞价交易出售公司7804万股,占总股本3.27%。
据交易期间的股价测算,高盛在二级市场套现至少4.14亿元,最高9.55亿元,平均套现6.85亿元。
高盛此次出售的股权是2006年7月20日受让东风实业公司2004年以每股3元的价格认购持有的3205万西部矿业股份所得,占当时总股本的10%(2007年经转增股本后增至1.92亿股)。减持后,高盛集团仍持有西部矿业1.14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79%。
不过,对于高盛减持西部矿业以及是否有考虑出售工行股份的问题,其新闻发言人均表示“不能评论”。
2006年4月,在工行H股上市前,高盛集团斥资25.822亿美元认购工行164.76亿股份。安联保险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德累斯登银行以8.247亿欧元的对价获得64.33亿股份。美国运通以2亿美元购得12.76亿股份。上述各家股东持有股份的一半均在2008年4月28日获得流通。
“高盛减持还是有可能的。”国泰君安(香港)王晗告诉记者,但具体的判断还是要看当时高盛的经营、流动性状况以及工行的股价表现。因为建行股解禁后,美银当时并未减持建行,可能认为在当时2.5港元的价位上减持没必要,而是股价反弹后才减持。
王晗指出,另外也要看高盛自己的发展策略。RBS减持中行是因为有个策略,新上任的CEO想收缩海外扩张转而重点发展英国本土业务。包括汇丰也没有减持交银更注重发展国内的业务。所以他们接下来的发展策略也决定了这些减持的可能。
高盛是否真的不缺钱? 此前,工行投资者关系部人士称,据我们的日常沟通情况看,我们对高盛很放心,因为高盛目前不缺钱。
对此,王晗认为,银行自身的看法是偏乐观的。如建行认为美银不大可能减持或减持影响不大。因为高盛增发和巴菲特入股等,这些优先股有付息等现金流动性需求。而且工行和高盛的合作情况还不如美银和建行,汇丰和交行的合作来得紧密。
“另外,高盛已经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接下来可能是向商业银行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通过兼并存款基础较大的金融机构来增加自己存款的策略。”王晗指出,如果是这样,它可能也会有资金需求的压力。
市场人士分析此前外资股东减持股份是由于自身财务状况“后院起火”,而高盛虽然比其它银行状况要好些,但自身也水深火热,面临严峻的考验。就连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也坦承,“第四季度的业绩反映了非常艰难的运营环境,包括各级资产估值的大幅下跌。”
尽管2008年度高盛实现净利润23.2亿美元,但摊簿后每普通股盈利4.47美元,低于2007年度的24.73美元。值得关注的是,其第四季度净收入为负15.8亿美元,出现了21.2亿美元的亏损。
高盛2008年度财报显示,其直接投资部全年净损失达38.6亿美元,包括企业直接投资损失25.3亿元,房地产直接投资损失9.49亿元,以及投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损失4.46亿美元。
“不论是受次贷拨备影响,还是支付向股东支付利息等以及裁员行动,高盛可能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王晗认为。
财报也显示,在接下来的2月和3月份,高盛将先后向其普通股股东派发每股约0.47美元的股息和向A、B、C、D、G、H系列的优先股东派发股息。
为应对金融危机,高盛几次筹集资金合计207.5亿美元,从而在第四季度将其一级资本充足率由11.6%提升至15.6%。继2008年9月高盛通过公开发售普通股筹资57.5亿美元,高盛又获得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有限公司以及部分附属机构50亿美元的入股资金。之后10月28日,高盛集团又向美国财政部发行了1,000万股永久优先股,从而获得100亿美元的流动性。
虽然筹得200亿美元,但高盛全球裁员的举动似乎也透露出高盛资金并不宽裕的一面。据国外媒体报道,高盛在10月份就计划在全球裁员10%约3260名员工,以应对经济环境的恶化。随后,11月份就通知约3200名员工被裁。此前,除去年初裁员1500人,高盛还进行了几次小幅裁员。(记者罗琳)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