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9日从海关总署获悉,全国出口加工区今年将全面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和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
中国从2000年开始设立出口加工区,区内企业大多从事“两头在外”的产品加工。2007年初,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松江等7个出口加工区率先开展保税物流功能和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试点并取得成效。
试点期间,松江出口加工区新增投资总额6400万美元,累计实现保税物流业务315.43亿美元。两年间,松江出口加工区新增企业18家,生产型企业和物流企业各占一半;引进物流项目7个,检测机构1个、维修机构2个;有10家企业依托拓展功能这一政策平台将产业链延伸至研发、检测、维修范围。
开展试点以来,松江出口加工区检测、维修业务分别实现进出口额39.3亿美元和21.7亿美元。借助这些新业务的开展,区内很多企业争取到了更多的生产订单,也进一步降低原先依靠单一加工制造模式盈利所蕴含的市场风险。
试点以来,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引进物流项目20个、研发机构4个、检测机构1个、维修机构8个,建成保税物流仓储设施22万平方米。2008年,实现保税物流业务金额81.4亿美元。
海关总署负责人表示,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和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的第一步。下一步,海关还要将具备条件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整合转型为保税港区或综合保税区,并最终使内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为“综合保税区”,沿海沿江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为“保税港区”。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