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转型中的阵痛。”2月23日,在深圳市第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式上,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作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深圳作为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依存度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受金融危机影响和冲击比其它地区更大,今年很可能是特区成立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同珠三角其它两个中心城市——广州、东莞一样,今年,深圳亦将10%定为该市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
“从2008年税收收入反映的情况看,尽管外部形势严峻,但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制造业税收增长率高于其他产业,部分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税收贡献甚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充分说明了高端产业强劲的内在发展能力。”
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教授向本报分析,作为国家首个创新型试点城市,深圳市企业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对冲一部分外部需求减少带来的进出口滑坡。
而从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看出,投资仍然被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深圳2009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总规模596.6亿元,几近占了广东省2009年总投资3030亿元的五分之一。
本报记者从深圳市发改局了解到,596.6亿元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为:政府统筹510.5亿元(含财政预算177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47亿元),国土基金67.6亿元,专项资金18.5亿元(含对口支援甘肃专项8亿元)。
在政府投资安排的重点项目上,深圳将安排202亿元在轨道交通、海空港等城市重大基础设施上,包括地铁1、2、3、5号线、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机场飞行区扩建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西部港区疏港道路、深圳港西部政府码头等。
在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支持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项目建设上深圳安排64亿元做高新技术重大项目转型发展基金、创新型产业用房、南方科技大学建设、软件基地等。同时深圳还将安排58亿元加大环保建设力度、98亿元推进特区内外市政路网体系建设、55亿元投入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建设上等。
许宗衡介绍,今年深圳财政安排产业发展资金90.8亿元,同比增长60%,以加快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拟与香港共同编制区域合作规划
本报记者注意到,深圳《政府工作报告》约13处提及学习香港、与香港合作。如,推出“建立金融危机应急机制,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推进两地证券交易所合作”、“推进东部跨境高速公路”、“年内实现深户籍居民办理一年多次往返香港旅游签注”等等。
香港大学中国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赵晓斌博士对本报分析,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更多篇幅阐述深港合作问题,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大背景下,深港关系朝着更加紧密的方向发展,并且由于深港“前店后厂”的历史关系,金融危机将加深两地合作的实质性推动。
在深港合作定位上,许宗衡提出,要“推动与香港共同编制区域合作规划,建设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化城市”。
他进一步表示,要“与香港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建立金融危机应急机制,进一步加强支付清算系统、监管业务、信息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大力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推进两地证券交易所合作”。
而据本报记者掌握的深圳上报国务院待批的《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里,深圳下一步还将加快推进前后海地区的规划建设和体制创新,作为加强与港澳合作和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重要载体等。另外,深港两地在建立亚太区高端服务业中心、物流枢纽和国际贸易中心方面都有具体措施推进。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