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产业振兴规划并非万能钥匙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和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后,去年11月末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系列产业振兴规划已经基本审议完毕。

  在三个月时间里,围绕十个产业振兴规划的具体内容、出台时间以及谁是最后一个未被公开提及的产业,业界、投资界和大小媒体传出了诸多消息。

真真假假,莫衷一是。

  人们对于产业振兴规划的期待容易理解。纺织业、钢铁业、汽车业、船舶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业、石化产业、物流业和有色金属业,都是中国主要的实体经济构成行业,其工业增加值、就业贡献率均在各行业前列。

  现实来看,这十大行业也是现在面临困难较大的一些行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出台这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中国经济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举措之一。我们已经看到汽车购置税减免等措施在1月份拉动了购车热潮,这是振兴规划立竿见影起效的明显证据。

  各个产业振兴规划通过后,下一步将是规划的细则陆续出台。比起框架性的内容,其实细则更值得期待,这关系到振兴规划的实际利好到底有多大。根据陆续披露的一些细则,笔者以为,业界应对振兴规划有客观和理性的认知。

  准确理解振兴规划的效果,首先要准确认识振兴规划出台的初衷。所谓振兴,其核心含义应是提振信心,疏通障碍。在财政收入下滑、各项支出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这些规划的细则可能很难在企业最关心的财政政策方面有全面、重大突破,可能更多是在加快并购、扶持自主创新等方面的鼓励政策。

  纵观政府本轮经济刺激措施,“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观念贯穿始终。理性判断这一趋势,企业应及早跳出“政策市”套路,不等不靠,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政策东风,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

  要意识到产业振兴规划并非万能钥匙。十大产业中,多数产业仍面临着产业结构老化、“两高一资”现象严重、产品竞争力不足等现状。利用政策及时改善内生竞争力,才是这些企业当前最应该做的。短期刺激措施可能帮助企业缓解困境,但长期来看,仍有赖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温家宝总理今年1月在青岛视察时曾对振兴规划的目标有过介绍:这些规划既着眼于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又着眼于产业的长远发展,成熟一个,执行一个。

  此外,除了内部因素,外部经济不景气因素也不可忽视,企业要对全球经济低迷的长期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十大产业中外贸比重占据较大比例,在欧美消费市场难以在短期内走出低迷的情况下,需求不旺将直接影响企业产能。正在加大力度的扩大内需政策,同样也需要时间来加以检验。内需能否启动最终仍取决于整体改革的推进,在加大对农村等市场的财政补贴后,社保、医疗等措施尚需全面推进。

  同时,产业振兴规划之后的细则制定也考验着制定者的智慧。在中国改革开放推进30年之后,如何继续加快改革,不故步自封,是经济危机下的最大考验。

  笔者以为,产业振兴规划的细则应更多释放各种经济因素的活力,降低市场门槛,起到润滑经济的作用。细则还应科学合理界定行政职能,包括正确界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不越俎代庖,也不忽视危机时刻应有的干预措施。

  (作者为本报记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